装车机及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523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04
装车机,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传送机构,以及,与一级传送机构呈夹角倾斜设置的二级传送机构;一级传送机构与二级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传送方向相反;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物料在一级传送机构和二级传送机构间转送的转料机构,转料机构的入料端与一级传送机构的卸料端相对,转料机构的卸料端与二级传送机构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针对这种特殊场地条件并且大运量装车要求的设计,即折返式双级尾车结构的大运量移动装车系统,通过地面皮带机输送物料到双级尾车结构移动装车机,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全列自动连续装车,确保列车装载准确、快速、连续、安全。

Loader and loading system

Loa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inclined, is two level angle of inclined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ransmission direction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two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n the contrary; further includes a material transfer mechanism. The material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two grade level the transfer mechanism between the unloading rotary feeding mechanism of the feeding end and a transfer mechanism relative to the discharge end to end, feeding mechanism and two stage relative transfer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for special site conditions and the loading requirements of large capacity design, namely large capacity mobile loading system reentrant double tail car structure, double level structure of tail car mobile loading machine through the ground belt conveying material,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full column automatic continuous loading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ensure accurate, train loading fast, continuous and s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载装备
,涉及一种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用于散料装运的移动式散料连续装车系统主要有两种设备,一种是应用在非电气化铁路上的单臂架移动装车机,例如公开号为CN20449006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可跨股道散料装车机构”;一种是应用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条件下的双伸缩臂架结构的移动装车机,例如公开号为CN103569691B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双伸缩臂架移动装车机”。这两种设备都能够实现将散状物料连续定量的装入整列铁路货车。这两种移动装车机输送煤炭运量一般在1500-2500t/h,适用于现场移动装车机轨面与铁路轨面不存在高度差,或高度差较小的场地条件。对于范围内大运量煤炭输送要求,以及现场场地移动装车机轨面与铁路轨面存在大的高度差的情况下,需要装车机整体货物运载垂向高度大。如图1所示的装载环境,为一种电气化铁路装载环境。货车停放轨道21上方即为接触电网23,为了避免装车系统对接触电网23造成影响,通常,装车轨道22设计为低于货车停放轨道21。以2500-4000t/h运量为例,电气化铁路现场场地移动装车机轨面与铁路轨面存在大的高度差,铁路轨面比移动装车机轨面高度差可达到8米,这种垂向高度上的物料输送依靠传动皮带传送。公开号为CN103569691B公开了一种传送方式,如果采用常规的双臂架移动装车机结构,一方面需要增加皮带宽度、尾车宽度,抬高装车机支腿高度,另一方面为保证煤炭的爬坡角度,会造成尾车设计长度增加一倍,移动装车机整体长度达到100多米,严重占用场地面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装车机不能满足装车条件。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铁路轨面与装车机轨面存在较大高度差的特殊场地情况下的大运量装车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具有大运量装载能力的装车机及装车系统。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装车机,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传送机构,以及,与一级传送机构呈夹角倾斜设置的二级传送机构;一级传送机构与二级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传送方向相反;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物料在一级传送机构和二级传送机构间转送的的转料机构,转料机构的入料端与一级传送机构的卸料端相对,转料机构的卸料端与二级传送机构相对。作为优选:所述装车机用于将货物由低处向高处传送,进一步包括一级上料传送带,以及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安装平台;一级上料传送机构的纵向低端为上料端,纵向高端为卸料端,所述一级上料传送带沿一级传送机构的上料端、卸料端和所述安装平台回绕成一闭合传送回路。作为优选:所述上料传送带位于所述安装平台的部分,一部分延伸至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的后方。作为优选:一级上料传送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回转辊筒,所述一级上料传送带经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后,回转缠绕经过回转辊筒,并延伸至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的后方。作为优选:所述转料机构为分料漏斗,具有一个入料端口和两个卸料端口,其中一个卸料端口与二级传送机构相对,一个卸料端口与上料传送带延伸至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的后方的部分相对。作为优选:所述一级上料传送带一部分延伸到一级上料传送机构上料端的前方;其延伸到一级上料传送机构上料端前方的部分设置有上料点,延伸到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后方的部分设置有弃料回收点。作为优选:进一步包括用以接收二级传送机构卸料的伸缩臂架,包括主体框架及臂架。作为优选:所述主体框架内平行安装有两条伸缩臂架,二级传送机构的卸料端出设置有用以将物料卸载至伸缩臂架的分料漏斗,分料漏斗的入料口与二级传送机构的卸料端相对,两个出料口分别与两条伸缩臂架相对。作为优选:分料漏斗与上料传送带延伸至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的后方相对的卸料端口纵向延伸设置有传送筒。作为优选: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纵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臂架可移动安装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间隔空间内;所述伸缩臂架进一步包括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沿第一框架长度方向、臂架上端面长度方向、臂架下端面长度方向及第二框架长度方向闭合缠绕。装车系统,包括装车机,并进一步包括地面上设置有行走轨,所述一级传送机构、二级传送机构和主体框架均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设置在行走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针对这种特殊场地条件并且大运量装车要求的设计,即折返式双级尾车结构的大运量移动装车系统,通过地面皮带机输送物料到双级尾车结构移动装车机,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全列自动连续装车,确保列车装载准确、快速、连续、安全。该装车系统可以实现将散状物料连续、定量的装入铁路敞车车厢,煤炭运量范围在2500-4000t/h。该移动装车系统适用于电气化铁路,能在电气化接触网下安全作业,适应于地处山区复杂地带的煤炭集运。(2)折返式双级尾车设计解决了由于移动装车机轨道与铁路敞车轨平面相差太大造成采用单个尾车长度太长的问题,减少占用土地面积。满足电气化和非电气化铁路站场、集运站和港口的移动装车。(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新型伸缩臂架结构,在满足相同装载功能的情况下,新型伸缩臂架长度比现有技术中伸缩臂架的长度大大缩短,例如,原有伸缩臂架长度约为25米的情况下,新型伸缩臂架长度仅为15米。由于长度缩短,可提高伸缩臂架的稳性。(4)伸缩臂架长度的减少也节省了生产伸缩臂架的用料,从而可节省伸缩臂架的重量。例如,原有伸缩臂架的重量为24.5吨,相同装载能力的新型伸缩比较重量仅为16.5吨。附图说明图1为电气化货车停放轨道及装车轨道结构示意;图2为装车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装车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臂架伸出前结构示意图;图5为臂架伸出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移动装车过程机构示意图;图7为伸缩臂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臂架结构示意图;图9a为臂架结构示意图;图9b为臂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臂架及第一框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1为臂架及第一框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2为伸缩臂架缩回状态结构示意图(带皮带);图13为伸缩臂架伸出状态结构示意图(带皮带);图14为伸缩臂架缩回状态皮带缠绕结构示意图;图15为伸缩臂架伸出状态皮带缠绕结构示意图;图16为伸缩臂架结构示意图。其中:其中:1-臂架,101-行走轮,102-行走齿条,103-臂架梁,104-传动辊,105-行走轨导向轮,106-缓冲块,2-第一框架,201-行走轮轨,202-横梁,203-止挡块,3-第二框架,301-辊轮,302-横梁,303-托架,304-托轮,305-托轮架,4-传送皮带,501-第一换向轮,502-第二换向轮,503-第三换向轮,504-第四换向轮,505-第五换向轮,6-伸缩臂架驱动电机,7-一级传送机构,701-上料端,702-卸料端,8-二级传送机构,801-上料端,802-卸料端,9-一级上料传送带,10-安装平台,11-上料点,12-弃料回收点,13-分料漏斗,1301-传送筒,14-回转辊筒,15-分料漏斗,16-张紧机构,17-皮带辊筒,18-行走轨,19-行走轮,20-车厢,21-货车停放轨道,22-装车轨道,23-接触电网,24-装载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技术保护点】
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传送机构,以及,与一级传送机构呈夹角倾斜设置的二级传送机构;一级传送机构与二级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传送方向相反;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物料在一级传送机构和二级传送机构间转送的的转料机构,转料机构的入料端与一级传送机构的卸料端相对,转料机构的卸料端与二级传送机构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一级传送机构,以及,与一级传送机构呈夹角倾斜设置的二级传送机构;一级传送机构与二级传送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传送方向相反;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物料在一级传送机构和二级传送机构间转送的的转料机构,转料机构的入料端与一级传送机构的卸料端相对,转料机构的卸料端与二级传送机构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级上料传送带,以及用于安装一级上料传送机构的安装平台;一级上料传送机构的纵向低端为上料端,纵向高端为卸料端,所述一级上料传送带沿一级传送机构的上料端、卸料端和所述安装平台回绕成一闭合传送回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沿上料方向,所述上料传送带位于所述安装平台的部分,一部分延伸至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的后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一级上料传送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回转辊筒,所述一级上料传送带经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后,回转缠绕经过回转辊筒,并延伸至一级上料传送机构卸料端的后方。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机构为分料漏斗,具有一个入料端口和两个卸料端口,其中一个卸料端口与二级传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于任龙孟琳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