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学讲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40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文教学讲桌,包括本体部,以及书夹,书夹包括书托,以及设于书托中部的书槽,还包括设于书槽两侧的可对书两侧进行夹置的两个压书部;位置调整部,包括固连于本体部内的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包括与本体部固连的固定板,以及形成于固定板两侧的两个刀形板,于各刀形板的刀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倾斜槽,于各刀形板的靠近刀头一端形成有圆孔,还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于长方体形框架两侧形成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倾斜槽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倾斜槽,长方体形框架经由滑动销轴活动连接于固定基座上,还包括滑动穿设于长方体形框架内的高度调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Chinese teaching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Chinese teaching table, including a main body, and the book, the book includes a book holder, and a book book supporting groove in the middle, including a book on both sides of the slot can b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ok's two book pressing department; position adjustment, including fixed to the body of the the fixed base, the fixed base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part, two knife and formed on the fixed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plate, knife position on the knif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clined chute in each knife plate near the head end forming hole, also includes a cuboid shaped frame. And there were two of the first slant groove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second inclined grooves are formed in a rectangular frame, a rectangular frame through the sliding pin shaft is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fixed base, also includes a slide inserted in rectangular shap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high Degree adjustment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achieve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文教学讲桌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中文教学讲桌。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中文教学讲桌仅为普通的讲桌,教师讲课时,将课本搁置于讲桌上,课本的高度以及角度不能随需要调整,而使教师讲课时弯腰次数、弯腰时间较长,而影响教师身体健康,且课本直接搁置于讲桌上,讲课时,还需要另找重物压住课本避免乱翻页,而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文教学讲桌,能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文教学讲桌,包括本体部,还包括:书夹,所述书夹包括书托,以及设于所述书托中部的书槽,还包括设于所述书槽两侧、分别平行于所述书槽设置的可对翻页后的书两侧进行夹置的两个压书部;位置调整部,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固连于所述本体部内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包括与所述本体部固连的固定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两个刀形板,于各所述刀形板的刀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倾斜槽,于各所述刀形板的靠近所述刀头一端形成有圆孔,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两侧形成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倾斜槽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倾斜槽,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经由滑动销轴同时穿过其两侧的两个第二倾斜槽以及刀形板两侧的两个第一倾斜槽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内的、一端穿透所述本体部顶部与所述书托连接的高度调整板,所述高度调整板的另一端沿其高度方向间隔排布有多个定位孔,当其一定位孔与所述圆孔对齐时经由转动销轴将所述高度调节板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且在驱动部的拉动下所述高度调整板绕所述转动销轴转动以实现所述高度调整板的前后位置调整。作为限定,所述驱动部包括操作手柄,以及设于所述操作手柄的四个角处的四个杆体,于所述操作手柄同一直线上的两个不同侧的杆体构成杆体组,各杆体组分别经由滑动销轴和转动销轴活动连接于固定基座上。作为进一步的限定,于所述刀形板的远离与固定板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且相对于所述刀头位置和刀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部,两组杆体组置于两个限位部之间。作为限定,所述高度调整板与所述书托间经由销轴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销轴杆的两侧分别包覆有橡胶阻尼块。作为限定,各所述压书部均包括形成于所述书托一侧两端的两个连接孔,以及压书板,于所述压书板两侧分别设于与两个连接孔适配的管体,于各所述连接孔与适配的管体间均设有弹性件。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作为限定,于所述本体部内部设有多个隔板将所述本体部内部分隔成多个搁置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本技术通过书夹的设置,可便于课本的搁置,且压书部的设置,可便于对课本翻页后的压置,使用方便,通过位置调整部的设置,且位置调整部中的高度调整板高度可调,而使课本的高度可调,同时,在驱动部的拉动下高度调整板绕转动销轴转动以实现高度调整板的前后位置调整,而调整课本的前后位置,便于教师授课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课本位置,而使该讲桌具有较好的使用性;(2)本技术通过将驱动部设置成包括操作手柄,以及设于操作手柄的四个角处的四个杆体的结构,可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3)本技术通过两个限位部的设置,且两组杆体组置于两个限位部之间,可很好的限定高度调整板的前后移动位移;(4)本技术通过使高度调整板与书托间经由销轴杆转动连接,于且销轴杆的两侧分别包覆有橡胶阻尼块,可实现书托的转动角度调整;(5)本技术通过隔板的设置,而可将本体部内部分隔成多个搁置腔,而便于搁置更多的物品。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能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文教学讲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本体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书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书夹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书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位置调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长方体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高度调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销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部,11-通口,12-长方体形固定块,13-隔板,2-书夹,21-书托,211-长方体形槽,212-安装孔,22-书槽,23-连接孔,24-压书板,241-管体,3-位置调整部,31-固定基座,311-固定板,312-刀形板,313-第一倾斜槽,314-圆孔,315-竖直槽,32-长方体形框架,321-第二倾斜槽,322-滑动销轴,323-小隔板,33-高度调整板,331-定位孔,332-转动销轴,333-通孔,34-驱动部,341-操作手柄,342-杆体,343-限位部,4-销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中文教学讲桌,其整体结构包括本体部1、书夹2以及位置调整部3,具体结构上,由图1结合图2所示,本体部1为长方体形设置,于本体部1的一侧呈开口状设置,具体使用上,呈开口状设置的一侧面向黑板布设,于本体部1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通口11以容下述高度调整板33穿过,于本体部1的内部与呈开口状设置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固连有长方体形固定块12,于固定块的四个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以与下述固定基座31固连,本实施例中,为增大本体部1内的搁置空间,于本体部1内部设有多个隔板13将本体部1内部分隔成多个搁置腔,隔板13的数量以及横纵交叉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本实施例中,由图1结合图3至图5所示,为便于对课本的搁置、以及翻页夹持,书夹2包括书托21,以及设于书托21中部的书槽22,还包括设于书槽22两侧、分别平行于书槽22设置的可对翻页后的书两侧进行夹置的两个压书部,具体结构上,书托21呈长方体形设置,书槽22的设置可便于课本的中部搁置于其内,各压书部均包括形成于书托21一侧两端的两个连接孔23,以及压书板24,于压书板24两侧分别设于与两个连接孔23适配的管体241,于各连接孔23与适配的管体241间均设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使用时,先拉动书托21一侧的压书板24,压书板24拉动弹簧而使压书板24与书托21间出现一定的间隙而使翻页后的课本一侧置于间隙内,后松开压书板24,压书板24在弹簧的带动下复位,而将课本的一侧压紧,书托21另一侧的压书板24使用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再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由图1结合图6至图11所示,位置调整部3包括固连于本体部1内的固定基座31,具体结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文教学讲桌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文教学讲桌,包括本体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书夹,所述书夹包括书托,以及设于所述书托中部的书槽,还包括设于所述书槽两侧、分别平行于所述书槽设置的可对翻页后的书两侧进行夹置的两个压书部;位置调整部,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固连于所述本体部内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包括与所述本体部固连的固定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两个刀形板,于各所述刀形板的刀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倾斜槽,于各所述刀形板的靠近所述刀头一端形成有圆孔,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两侧形成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倾斜槽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倾斜槽,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经由滑动销轴同时穿过其两侧的两个第二倾斜槽以及刀形板两侧的两个第一倾斜槽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内的、一端穿透所述本体部顶部与所述书托连接的高度调整板,所述高度调整板的另一端沿其高度方向间隔排布有多个定位孔,当其一定位孔与所述圆孔对齐时经由转动销轴将所述高度调节板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且在驱动部的拉动下所述高度调整板绕所述转动销轴转动以实现所述高度调整板的前后位置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文教学讲桌,包括本体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书夹,所述书夹包括书托,以及设于所述书托中部的书槽,还包括设于所述书槽两侧、分别平行于所述书槽设置的可对翻页后的书两侧进行夹置的两个压书部;位置调整部,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固连于所述本体部内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包括与所述本体部固连的固定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两个刀形板,于各所述刀形板的刀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倾斜槽,于各所述刀形板的靠近所述刀头一端形成有圆孔,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两侧形成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倾斜槽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倾斜槽,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经由滑动销轴同时穿过其两侧的两个第二倾斜槽以及刀形板两侧的两个第一倾斜槽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内的、一端穿透所述本体部顶部与所述书托连接的高度调整板,所述高度调整板的另一端沿其高度方向间隔排布有多个定位孔,当其一定位孔与所述圆孔对齐时经由转动销轴将所述高度调节板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且在驱动部的拉动下所述高度调整板绕所述转动销轴转动以实现所述高度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彦确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