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460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硬件主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送入轨道装置、送入检测箱体、送出轨道装置和送出检测箱体,所述送入轨道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入检测箱体,所述送入轨道装置和所述送入检测箱体之间设置有上弯曲检测装置,所述送出检测箱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出轨道装置,所述送出轨道装置和所述送出检测箱体之间设置有下弯曲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弯曲检测装置进行向上和向下弯曲检测,通过送入检测箱体和送出箱体实现对不合格硬件主板进行截停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件主板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计算机硬件主板是计算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通常为矩形电路板,在主板上一般会安装控制芯片、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若计算机硬件主板抗弯曲性能差则容易导致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元件接触不良或者脱落的情况,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目前市面上采用对计算机硬件主板的抗弯曲性能检测大多只检测单面,但实际生活中,用户使用计算机主板的情况复杂,仅对计算机硬件主板进行单面的抗弯曲性能检测不足以满足用户的模拟使用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可对计算机硬件主板进行双重检测,并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截停,避免重复检测,可提高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送入轨道装置、送入检测箱体、送出轨道装置、送出检测箱体和导出台,所述送入轨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夹具送入齿条,所述夹具送入齿条上齿轮啮合有第一啮合动力齿轮,所述第一啮合动力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送入轨道装置内部,所述送入轨道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入检测箱体,所述送入轨道装置和所述送入检测箱体之间设置有上弯曲检测装置,所述送入检测箱体内部设置有送入夹具,所述送入检测箱体紧邻所述送出检测箱体,所述送出检测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送出夹具,所述送出检测箱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出轨道装置,所述送出轨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夹具送出齿条,所述夹具送出齿条上齿轮啮合有第二啮合动力齿轮,所述第二啮合动力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送出轨道装置的内部,所述送出轨道装置和所述送出检测箱体之间设置有下弯曲检测装置,所述送出检测箱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导出台;

3、所述夹具送入齿条包括第一齿条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上弯曲检测装置包括上弯曲锤和上弯齿柱,所述上弯齿柱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送入夹具包括送入夹手、送入夹臂和送入套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送入套孔;

4、所述夹具送出齿条包括第二齿条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下弯曲检测装置包括下弯曲锤和下弯曲齿柱,所述下弯曲齿柱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送出夹具包括送出夹手、送出套孔和送出夹臂,所述送出套孔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入轨道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盒和送入圆柱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盒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一活动凹槽,所述第一活动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入圆柱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盒的前侧面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一轨道盒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套接孔,所述送出轨道装置包括送出圆柱轨道和第二轨道盒,所述第二轨道盒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活动凹槽,所述第二活动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出圆柱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盒的后侧面开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轨道盒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套接孔。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入检测箱体包括送入面板和第一安全操作腔,所述送入面板上开设有第一送入窗口,所述第一安全操作腔的两侧开设有送入夹具轨道,所述第一安全操作腔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送出窗口,所述第一安全操作腔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套接孔,所述送出检测箱体包括送出面板和第二安全操作腔,所述第二安全操作腔前侧开设有第二送入窗口,所述送出面板后侧开设有第二送出窗口,所述第二安全操作腔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套接孔,所述第二安全操作腔的两侧开设有送出夹具轨道。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入夹手包括夹指,所述夹指上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活动连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固定杆。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弯曲检测装置和所述下弯曲检测装置形状相同,所述上弯曲锤为半圆柱形状,所述上弯齿柱为带齿轮凹槽的圆柱。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条板为前侧有齿轮的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板上齿条完整。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啮合动力齿轮包括主动力长齿轮,所述主动力长齿轮两端套接有啮合齿轮柱短齿轮。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出台包括夹具送入齿条,所述夹具送入齿条的表面光滑。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啮合动力齿轮与第一齿条板产生啮合推动第一啮合动力齿轮进行转动,利用第一啮合动力齿轮的转动带动上弯齿柱啮合,从而使上弯齿柱进行上升运动,通过与上弯齿柱固定连接的上弯曲锤的向上运动,由于上弯曲锤为半圆柱形,当上弯曲锤计算机硬件主板进行接触时,其受力面积小,对计算机硬件主板进行受力使其发生形变来达到向上抗弯曲的性能检测,通过第二齿条板与第二啮合动力齿轮啮合推动下弯曲齿柱进行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与下弯曲齿柱固定连接的下弯曲锤的向下运动,利用下弯曲锤向下运动可对计算机硬件主板产生形变达到对其向下抗弯曲的性能检测,相较于传统的抗弯曲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考虑了向上和向下两种情况,更加贴合实际生活中对计算机主板抗弯曲性能的使用情况,提高了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的质量。

14、2、该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送入检测箱体,通过第一安全操作腔上第一送出窗口的形状设置,将未通过检测的计算机硬件主板截停在送入检测箱体内,当计算机硬件主板未通过向上弯曲检测时,会发生弯曲现象,弯曲的主板无法通过长方形形状的第一送出窗口,由此达到截停效果,通过设置送出检测箱体,当通过向上弯曲性能检测的主板进入送出检测箱体时,下弯曲锤向下运动进行向下弯曲测试,若主板因形变过大无法通过第二送出窗口,则未通过向下弯曲性能检测,计算机硬件主板被截停在第二安全操作腔内,通过截停未通过的计算机硬件主板,提高硬件主板的性能,并且通过两次截停,若主板性能差,则在第一次检测时即被截停,提高了检测效率。

15、3、该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送入检测箱体和送出检测箱体,送入检测箱体和送出检测箱体均为半封闭腔体,当计算机硬件主板通过上弯曲锤或下弯曲锤产生的向上或向下形变过大引起主板断裂时,由于送入检测箱体和送出检测箱体的半封闭状态,避免了计算机主板因断裂造成的碎片飞溅,提高了主板检测时的安全性,对操作工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6、4、该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齿条板的前半段有齿轮,后半段无齿轮,当第一连接板开始滑动时,第一啮合动力齿轮不与第一齿条板啮合,当滑动至第一齿条板的齿轮部分时,第一啮合动力齿轮才产生啮合运动带动上弯齿柱,避免出现计算机硬件主板还未到检测弯曲区域上弯曲锤就产生向上运动的情况,提高了上弯曲锤对计算机硬件主板的受力精准范围。

17、5、该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齿条板的开端为齿轮,使得送出夹臂一开始进行滑动时第二啮合动力齿轮就可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送入轨道装置(1)、送入检测箱体(2)、送出轨道装置(3)、送出检测箱体(4)和导出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夹具送入齿条(28),所述夹具送入齿条(28)上齿轮啮合有第一啮合动力齿轮(50),所述第一啮合动力齿轮(50)固定连接在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内部,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和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之间设置有上弯曲检测装置(47),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内部设置有送入夹具(31),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紧邻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送出夹具(40),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夹具送出齿条(44),所述夹具送出齿条(44)上齿轮啮合有第二啮合动力齿轮(54),所述第二啮合动力齿轮(54)固定连接在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的内部,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和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之间设置有下弯曲检测装置(51),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导出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包括第一轨道盒(7)和送入圆柱轨道(8),所述第一轨道盒(7)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一活动凹槽(10),所述第一活动凹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入圆柱轨道(8),所述第一轨道盒(7)的前侧面开设有第一活动孔(6),所述第一轨道盒(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套接孔(9),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包括送出圆柱轨道(18)和第二轨道盒(19),所述第二轨道盒(19)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活动凹槽(21),所述第二活动凹槽(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出圆柱轨道(18),所述第二轨道盒(19)的后侧面开设有第二活动孔(20),所述第二轨道盒(1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套接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包括送入面板(11)和第一安全操作腔(13),所述送入面板(11)上开设有第一送入窗口(12),所述第一安全操作腔(13)的两侧开设有送入夹具轨道(15),所述第一安全操作腔(13)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送出窗口(14),所述第一安全操作腔(1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套接孔(16),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包括送出面板(22)和第二安全操作腔(24),所述第二安全操作腔(24)前侧开设有第二送入窗口(23),所述送出面板(22)后侧开设有第二送出窗口(25),所述第二安全操作腔(2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套接孔(27),所述第二安全操作腔(24)的两侧开设有送出夹具轨道(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夹手(32)包括夹指(35),所述夹指(35)上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36),所述活动连接件(36)活动连接活动杆(37),所述活动杆(37)活动连接驱动杆(38),所述驱动杆(38)固定连接固定杆(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曲检测装置(47)和所述下弯曲检测装置(51)形状相同,所述上弯曲锤(48)为半圆柱形状,所述上弯齿柱(49)为带齿轮凹槽的圆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板(29)为前侧有齿轮的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板(45)上齿条完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啮合动力齿轮(54)包括主动力长齿轮(55),所述主动力长齿轮(55)两端套接有啮合齿轮柱短齿轮(5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台(5)包括夹具送入齿条(28),所述夹具送入齿条(28)的表面光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送入轨道装置(1)、送入检测箱体(2)、送出轨道装置(3)、送出检测箱体(4)和导出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夹具送入齿条(28),所述夹具送入齿条(28)上齿轮啮合有第一啮合动力齿轮(50),所述第一啮合动力齿轮(50)固定连接在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内部,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和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之间设置有上弯曲检测装置(47),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内部设置有送入夹具(31),所述送入检测箱体(2)紧邻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送出夹具(40),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夹具送出齿条(44),所述夹具送出齿条(44)上齿轮啮合有第二啮合动力齿轮(54),所述第二啮合动力齿轮(54)固定连接在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的内部,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和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之间设置有下弯曲检测装置(51),所述送出检测箱体(4)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导出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轨道装置(1)包括第一轨道盒(7)和送入圆柱轨道(8),所述第一轨道盒(7)的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一活动凹槽(10),所述第一活动凹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入圆柱轨道(8),所述第一轨道盒(7)的前侧面开设有第一活动孔(6),所述第一轨道盒(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套接孔(9),所述送出轨道装置(3)包括送出圆柱轨道(18)和第二轨道盒(19),所述第二轨道盒(19)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活动凹槽(21),所述第二活动凹槽(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出圆柱轨道(18),所述第二轨道盒(19)的后侧面开设有第二活动孔(20),所述第二轨道盒(1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套接孔(17)。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晋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