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杆套及其应用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937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18
顶杆套及其应用的模具,所述顶杆套呈筒状从而具有套通道,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模具包括上模芯,在所述上模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内径大于所述顶杆套的套外径,所述安装孔的孔下端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安装孔延伸到所述上模芯的上方,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卡定在所述安装孔的孔下端上;还包括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旋接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的连接外螺纹上。这样,所述顶杆套可以便捷地安装到所述上模芯上,并降低顶杆套和安装孔之间的配合精度。

Ejector sleeve and its application mold

The ejector sleeve and the mould used for the ejector sleeve are cylindrical and have a sleeve channel. The lower end part of the top rod sleeve is a horn like outward opening, and the upper end part of the top rod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external threads. The mould includes upper mold core, wherein a moun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mandrel, hole diameter of the mounting hol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op rod sleeve sleeve diameter, the lower hole of the mounting hole of the trumpet shaped open outw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push rod sleeve from the bottom up through the mounting the hole extends into the upper, lower hol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ush rod sleeve fixed on the mounting hole; further comprises a connecting nut, wherein the connecting nut is screwed in the external threa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leeve. In this way, the top rod sleeve can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on the mold core and reduces the matching precision between the top rod sleeve and the installation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杆套及其应用的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杆套,还涉及一种应用所述顶杆套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模具中,顶料装置是模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将已凝固冷却成形的铸件顺利的顶出模具型腔。顶料装置种类繁多,有顶杆、顶环等等。其中由于所述顶杆的成本比较低廉,布局位置灵活,所以所述顶杆相对其他类型的顶料装置来说较为常用。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顶杆需要穿过上模芯的顶杆孔上下滑动来完成顶料工作。经过数万次的往复运动后,所述顶杆与所述顶杆孔相互摩擦而使所述顶杆孔严重磨损,孔径逐渐扩大。导致模具型腔内的金属液会渗入到所述顶杆孔内粘结所述顶杆,使所述顶杆活动不顺畅,同时还导致铸件上对应所述顶杆孔的位置出现毛刺、飞边等缺陷。而修复所述顶杆孔是极其繁琐的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在模具安装盘区域一般设置有顶杆套,所述顶杆活动穿插在所述顶杆套上。这样,当所述顶杆和所述顶杆套的套孔之间间隙变大而影响到铸件质量时,只需要更换所述顶杆套即可。目前,所述顶杆套通常采用T型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顶料装置包括呈T型的顶杆套1和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杆套1上的顶杆4。为了能够与所述顶杆套1适配安装,在所述上模芯2上首先需要加工与所述顶杆套适配设置的T型安装孔。把所述顶杆套1安装到所述T型安装孔内后,为了防止所述顶杆套1向上窜动,还设置有顶压所述顶杆套1的压板3。此方案中,很好地解决了所述顶杆孔磨损、修复的问题,但是为了能够使T型的顶杆套与所述T型安装孔能够很好的配合,需要对所述T型孔进行高精度的加工。而且更换所述顶杆套时,需要先拆卸所述压板3,操作极其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旨在对所述顶杆套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顶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呈筒状从而具有套通道,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其中,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所以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的外径比其上端部的外径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字槽。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顶杆套的模具,包括上模芯和所述顶杆套,在所述上模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内径大于所述顶杆套的套外径,所述安装孔的孔下端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安装孔延伸到所述上模芯的上方,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卡定在所述安装孔的孔下端上;还包括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旋接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的连接外螺纹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顶杆,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套通道上下滑动地穿插在所述顶杆套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由于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在所述上模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内径大于所述顶杆套的套外径,所述安装孔的孔下端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这样,所述顶杆套主要通过其喇叭状的下端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喇叭状的孔下端进行配合安装,所述喇叭状的下端部与喇叭状的孔下端成为所述顶杆套与所述安装孔的主要配合部位,喇叭状的结构特征使所述顶杆套的中心轴能够便捷地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重叠设置,从而使所述顶杆套得到准确的径向定位。而且由于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而具有外径比其上端部大的下端部,依靠所述下端部能够防止所述顶杆套向上脱离所述安装孔。另外,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之上的套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孔下端之上的孔内部之间是间隔设置的,这样可以减少它们之间的配合加工面积,降低加工难度。2.由于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安装时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安装孔延伸到所述上模芯的上方。这样,安装时在所述连接外螺纹上旋接上所述连接螺母即把所述顶杆套便捷地安装到所述上模芯上。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压板的设置。维护时,旋开所述连接螺母即可单独拆卸所述顶杆套,简单方便。另外,由于所述顶杆套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的T型顶杆套一样设置与上模芯一致的高度,所述顶杆套的高度可适当地设置得比较大,所以同一规格的所述顶杆套可以适配使用于具有不同厚度的上模芯上。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顶杆套及其应用的模具上。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应用到模具中的顶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顶杆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图2所示顶杆套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把图2所示的顶杆套应用到模具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上模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顶杆套及其应用模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顶杆套1,所述顶杆套1呈筒状从而具有套通道10,所述顶杆套1的下端部11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在所述顶杆套1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12。在所述顶杆套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字槽13。如图4和图5所示,应用所述顶杆套1的模具包括上模芯2,在所述上模芯2上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的孔内径D1大于所述顶杆套1的套外径D2,所述安装孔21的孔下端20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安装时,所述顶杆套1的上端部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安装孔21延伸到所述上模芯2的上方,所述顶杆套1的下端部11卡定在所述安装孔21的孔下端20上。然后把连接螺母5穿套在所述顶杆套1上,借助一字刀插入到所述一字槽13上防止所述顶杆套1旋转,再后旋转所述连接螺母5使所述连接螺母5旋接到连接外螺纹12上并把所述顶杆套1锁紧到所述上模芯2上。安装完毕后,把所述顶杆4通过所述套通道10上下滑动地穿插在所述顶杆套1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所述顶杆套1主要通过其喇叭状的下端部11与所述安装孔21的喇叭状的孔下端20进行配合安装,所述喇叭状的下端部11与喇叭状的孔下端20成为所述顶杆套1与所述安装孔21的主要配合部位,喇叭状的结构特征使所述顶杆套1的中心轴能够便捷地与所述安装孔21的中心轴重叠设置,从而使所述顶杆套1得到准确的径向定位。而且由于所述顶杆套1的下端部11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而具有外径比其上端部大的下端部11,依靠所述下端部11能够防止所述顶杆套1向上脱离所述安装孔21。另外,所述顶杆套1的下端部11之上的套外壁与所述安装孔21的孔下端20之上的孔内部之间是间隔设置的,这样可以减少它们之间的配合加工面积,降低加工难度。另外,安装时在所述连接外螺纹12上旋接上所述连接螺母5即把所述顶杆套1便捷地安装到所述上模芯2上。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压板的设置。维护时,旋开所述连接螺母5即可单独拆卸所述顶杆套1,简单方便。其次,由于所述顶杆套1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的T型顶杆套1一样设置与上模芯2一致的高度,所述顶杆套1的高度可适当地设置得比较大,所以同一规格的所述顶杆套1可以适配使用于不同厚度的上模芯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顶杆套及其应用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顶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呈筒状从而具有套通道,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顶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呈筒状从而具有套通道,所述顶杆套的下端部呈向外张开的喇叭状,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部设置有连接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杆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杆套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字槽。3.应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顶杆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芯和所述顶杆套,在所述上模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内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文陈庆勋李俊涛王乾吴嘉诚张月桂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