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1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所述顶杆基座上方设置有旋转卡扣,所述连接法兰上开有两个卡扣安装孔,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侧面均开有卡扣卡槽,所述连接法兰开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顶杆基座通过旋转卡扣与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顶杆主体连接,所述顶杆主体测表面设置有若干润滑槽,所述顶杆主体顶端设置有过渡倒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润滑槽,实现了减少摩擦力,储存润滑油持久润滑的功能,通过采用独特的连接法兰和顶杆基座相配合,实现了将顶杆主体和顶杆基座分离,可根据不同的模具需要来跟换不同的顶杆主体,顶杆主体和顶杆基座之间的快速安装和分离,以快接的形式快速更换顶杆主体的功能。

A low friction decomposable top rod used for cast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 friction casting mould used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rod, the top rotating buckle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rod, wherein the connecting flange is provided with two buckle mounting holes, the two buckle mount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both sides of the buckle groove, the connecting the flange has four positioning holes, the top bar base by rotating the buck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flange, the connecting flanges are connected by bolts and rod body, the rod body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ubrication grooves, the top ro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main transition chamf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lubricating groove, reduces friction, lubrication oil storage permanent lubrication fun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unique connection flange and the top rod is matched with the base, the top rod rod body and base isol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s to die It is quickly installed and separated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he top bar, the main body of the top bar and the base of the top rod,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op rod is quickly replaced in the form of fast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
本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如: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在自动化铸造设备当中顶杆是用来将铸造好的铸件脱离模具的部件,顶杆本身的作用决定了它的特性,细长,坚硬,现在市面上的模具顶杆大多不能随意更关,不同的顶杆有固定的搭配基座和模具,如果模具更换了规格,就需要更换顶杆,老式的顶杆更换起来非常麻烦,顶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摩擦对顶杆造成的损伤会很严重,最后导致顶杆与模具之间配合误差变大无法使用。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随意更换规格,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的顶杆,正是专利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能实现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随意更换规格,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其包括过渡倒角结构、润滑槽、顶杆主体、连接法兰、螺栓、顶杆基座、旋转卡扣、卡扣安装孔、定位孔、卡扣卡槽,所述顶杆基座上方设置有旋转卡扣,所述连接法兰上开有两个卡扣安装孔,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侧面均开有卡扣卡槽,所述连接法兰开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顶杆基座通过旋转卡扣与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顶杆主体连接,所述顶杆主体测表面设置有若干润滑槽,所述顶杆主体顶端设置有过渡倒角结构。进一步,所述润滑槽在圆周向为多个V型沟槽首位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所述若干润滑槽之间间隔相同,所述若干润滑槽宽度与若干润滑槽之间的间隔相同。进一步,所述连接法兰外径与顶杆主体外径相同,所述连接法兰上设置的四个定位孔呈矩形排列。进一步,所述两个旋转卡扣为圆弧形弯曲的L型结构,且圆心位于顶杆基座上端面与轴心交汇处,所述两个旋转卡扣半径相同。进一步,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为圆弧结构,且圆心位于连接法兰轴心处,所述两个旋转卡扣半径相同。进一步,所述卡扣卡槽长度等于卡扣安装孔的一半,所述旋转卡扣的长度比卡扣卡槽的长度小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采用多个V型沟槽首尾连接形成的润滑槽,实现了减少模具和顶杆之间的摩擦力,储存润滑油持久润滑,外表更加美观的功能。2.本技术通过采用独特的连接法兰和顶杆基座相配合,实现了将顶杆主体和顶杆基座分离,可根据不同的模具需要来跟换不同的顶杆主体的功能。3.本技术通过采用旋转卡扣和连接法连上的卡扣卡槽相配合,实现了顶杆主体和顶杆基座之间的快速安装和分离,以快接的形式快速更换顶杆主体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顶杆基座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定案基座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连接法兰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法兰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渡倒角结构;2-润滑槽;3-顶杆主体;4-连接法兰;5-螺栓;6-顶杆基座;7-旋转卡扣;8-卡扣安装孔;9-定位孔;10-卡扣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参见图1是本技术结构视图、局部剖视图、顶杆基座6主视图、定案基座俯视图、连接法兰4仰视图、连接法兰4俯视图,其包括过渡倒角结构1、润滑槽2、顶杆主体3、连接法兰4、螺栓5、顶杆基座6、旋转卡扣7、卡扣安装孔8、定位孔9、卡扣卡槽10,所述顶杆基座6上方设置有旋转卡扣7,所述连接法兰4上开有两个卡扣安装孔8,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8侧面均开有卡扣卡槽10,所述连接法兰4开有四个定位孔9,所述顶杆基座6通过旋转卡扣7与连接法兰4连接,所述连接法兰4通过螺栓5与顶杆主体3连接,所述顶杆主体3测表面设置有若干润滑槽2,所述顶杆主体3顶端设置有过渡倒角结构1。所述润滑槽2在圆周向为多个V型沟槽首位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所述若干润滑槽2之间间隔相同,所述若干润滑槽2宽度与若干润滑槽2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连接法兰4外径与顶杆主体3外径相同,所述连接法兰4上设置的四个定位孔9呈矩形排列,所述两个旋转卡扣7为圆弧形弯曲的L型结构,且圆心位于顶杆基座6上端面与轴心交汇处,所述两个旋转卡扣7半径相同,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8为圆弧结构,且圆心位于连接法兰4轴心处,所述两个旋转卡扣7半径相同,所述卡扣卡槽长度等于卡扣安装孔8的一半,所述旋转卡扣7的长度比卡扣卡槽的长度小2mm。本技术外侧表面设置的润滑槽2间隔排列布满了整个顶杆主体3的表面,大大减少了顶杆主体3和模具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润滑槽2当中可以储存润滑油,避免了润滑油在顶杆工作的时候被完全带出配合间隙并刮落,润滑槽2是由多个V型沟槽连接而成,润滑槽2内的润滑油越积累越多,最后溢出来为顶杆和模具之间进行润滑,实现了反复润滑,连接法兰4通过螺栓5连接在顶杆主体3上充当快接接头的作用,顶杆基座6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更换不同的顶杆主体3并对应顶杆基座6上的旋转卡扣7进行安装即可实现不同规格顶杆主体3的快速更换,顶杆基座6上设置的旋转卡扣7采用了水平卡扣的结构,安装、拆卸快捷方便。本技术通过采用多个V型沟槽首尾连接形成的润滑槽2,实现了减少模具和顶杆之间的摩擦力,储存润滑油持久润滑,外表更加美观的功能,通过采用独特的连接法兰4和顶杆基座6相配合,实现了将顶杆主体3和顶杆基座6分离,可根据不同的模具需要来跟换不同的顶杆主体3的功能,通过采用旋转卡扣7和连接法连上的卡扣卡槽10相配合,实现了顶杆主体3和顶杆基座6之间的快速安装和分离,以快接的形式快速更换顶杆主体3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倒角结构、润滑槽、顶杆主体、连接法兰、螺栓、顶杆基座、旋转卡扣、卡扣安装孔、定位孔、卡扣卡槽,所述顶杆基座上方设置有旋转卡扣,所述连接法兰上开有两个卡扣安装孔,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侧面均开有卡扣卡槽,所述连接法兰开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顶杆基座通过旋转卡扣与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顶杆主体连接,所述顶杆主体测表面设置有若干润滑槽,所述顶杆主体顶端设置有过渡倒角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倒角结构、润滑槽、顶杆主体、连接法兰、螺栓、顶杆基座、旋转卡扣、卡扣安装孔、定位孔、卡扣卡槽,所述顶杆基座上方设置有旋转卡扣,所述连接法兰上开有两个卡扣安装孔,所述两个卡扣安装孔侧面均开有卡扣卡槽,所述连接法兰开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顶杆基座通过旋转卡扣与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顶杆主体连接,所述顶杆主体测表面设置有若干润滑槽,所述顶杆主体顶端设置有过渡倒角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低摩擦力可分解式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槽在圆周向为多个V型沟槽首位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所述若干润滑槽之间间隔相同,所述若干润滑槽宽度与若干润滑槽之间的间隔相同。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