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72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按照工艺流程从前之后依次包括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好、传输定位精准、传输整齐度高的优点。

A cooling and conveying mechanism after casting of cylinder slee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veying mechanism of cylinder casting after cooling, 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was followed by including cylinder casting blank cooling device, the first delivery device, cylinder casting blank align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rea, short cooling time, good cooling effect, accurate transmission and positioning, and high transmission ti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
专利技术涉及缸套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缸套作为发动机主要配附件之一,是发动机A级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排放、噪音等技术要求。缸套的加工包括铸造、冷却、切割、金加工等工艺。缸套为筒形结构,在铸件凝固过程中由于内壁无法散热,铸件最后凝固位置靠近铸件内壁一侧,精加工后缸套内壁容易出现疏松、硬相分布不均等铸造缺陷,降低了缸套的耐磨性,因此在铸造后需要对缸套进行冷却处理。传统的冷却方式多为风冷,为保证冷却效果以及加工工序的连续性,需要加长冷却线以延长缸套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此方式设备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冷却成本高。而若采用水冷,则刚从中频炉中铸造出来的铸坯件突然遇水,会导致其应力过大,影响铸件的物性。经过冷却后的缸套铸造坯件由传输机构输送至切割机上,进行定长切割。套铸造坯件在输送过程中,收到机械外力等干扰,其位置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后续切割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占地面积小、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好、传输定位精准、传输整齐度高的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按照工艺流程从前之后依次包括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冷却后的述缸套铸造坯件输送至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包括基座、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为枢转端,所述枢转端与所述基座的上端枢转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摆臂的顶部开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贯通所述枢转端、自由端;在所述摆臂的两个侧面对称设置有伸缩挡料装置,且靠近所述枢转端,两个所述伸缩挡料装置的伸缩部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缸套铸造坯件运输的方向平行;在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料槽两侧转动连接,且所述滚轴由第一电机驱动。优选地:每一个滚轴配置一个第一电机,所有第一电机同步转动;或者位于输送起始位置的滚轴配置一个第一电机,所有滚轴通过皮带连接。优选地:在所述滚轴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径从中间区域至两端逐渐增大,形成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优选地:在所述导料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开通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与所述导料槽连通。优选地:所述摆臂上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摆臂的两个侧面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导料通道中设置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由第二电机驱动,若干个所述导向辊沿着所述导料通道的导向方向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在所述导料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若干个所述导向辊、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上安装有第一磁铁块,在所述导料通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块对应的第一磁性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基座、摆臂之间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与与所述基座铰接。优选地:在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二磁铁块、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传感器、第三磁性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从中频炉中铸造出来的缸套铸造坯件输送至输送台上,通过泵等抽水装置向水管中通入冷却水如地下水、井水等,水从支流管的出水口流出,带走缸套铸造坯件表面的热量,实现热量的交换。由于从支流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只是靠近缸套铸造坯件的表面,并不与缸套铸造坯件接触,故大大地降低了缸套铸造坯件因极速与水接触,导致应力增大的现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设置为外露装置,缸套铸造坯件在与冷水进行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仍然同时进行空冷作用,双重冷却,极大提高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缸套铸造坯件切割前,进行对齐,能实现一台切割机对多个缸套铸造坯件同时切割,且保证切割后每个切割件的整齐、一致;另外,在输送过程中,将缸套铸造坯件进行对齐处理,使得同一输送路径上相邻缸套铸造坯件之间的间距一致,方便后续机械在同一状态持续工作,无需不断调节机械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水管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水管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导料槽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在导料槽的内壁开设槽,将水管嵌入至槽中。紧固件可以是线卡子,或者其他现有技术。进一步,本专利技术限位件可以套设在滚轴上,再通过螺栓等紧固在滚轴上或者直接焊接在滚轴上。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的限位件的设置,使得缸套铸造坯件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位于限位件的中间位置,防止缸套铸造坯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跑偏的现象。进一步,一个导水孔进水、一个导水孔出水,保证导料槽内的水位始终在一定的高度。防止水位过高,淹没缸套铸造坯件。另外,导料槽底部始终有冷却水的流入,能对缸套铸造坯件的底部进行热交换,加大热交换的效果。进一步,缸套铸造坯件在导料通道运动过程中,通过伸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将缸套铸造坯件限位在导料通道的中间,对缸套铸造坯件在前期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偏移进行校正。进一步,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沿着摆臂的轴向间隔分布。多个限位件同时作用,提高限定效果。进一步,工作时,缸套铸造坯件输送至导向辊上,电机转动,带动导向辊转动,从而给予缸套铸造坯件一定的传输动力。若缸套铸造坯件与导料通道之间的摩擦过大,摆臂倾斜后,则缸套铸造坯件不能滑动至摆臂的枢转端。因此,导向辊转动,从而给予缸套铸造坯件一定的传输动力,能带动缸套铸造坯件向摆臂的枢转端运动。进一步,通过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运转动作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多缸套铸造坯件同步冷却用换热冷却装置,通过一根滚轴即可连通多个导料槽,现实多个缸套铸造坯件同步冷却。简化了设备的结构,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皮带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按照工艺流程从前之后依次包括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3、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2。如图2-3所示,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1包括输送台11,输送台11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9,输送台11上设置有水管12,水管12间隔连通有支流管13,支流管13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按照工艺流程从前之后依次包括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冷却后的述缸套铸造坯件输送至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包括基座、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为枢转端,所述枢转端与所述基座的上端枢转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摆臂的顶部开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贯通所述枢转端、自由端;在所述摆臂的两个侧面对称设置有伸缩挡料装置,且靠近所述枢转端,两个所述伸缩挡料装置的伸缩部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按照工艺流程从前之后依次包括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冷却装置冷却后的述缸套铸造坯件输送至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所述缸套铸造坯件对齐装置包括基座、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为枢转端,所述枢转端与所述基座的上端枢转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摆臂的顶部开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贯通所述枢转端、自由端;在所述摆臂的两个侧面对称设置有伸缩挡料装置,且靠近所述枢转端,两个所述伸缩挡料装置的伸缩部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缸套铸造坯件运输的方向平行;在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料槽两侧转动连接,且所述滚轴由第一电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滚轴配置一个第一电机,所有第一电机同步转动;或者位于输送起始位置的滚轴配置一个第一电机,所有滚轴通过皮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铸造后冷却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轴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