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031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6:41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于阵列基板上的电致发光结构,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光学调节层,设置于发光单元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且光学调节层包括有机染料,有机染料吸收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和/或吸收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如此,使得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射出的光线配比与预期的光线配比相同或基本相同,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色偏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已经成为海内外非常热门的平板显示器产业,被喻为下一代的“明星”平板显示技术,这主要是因为OLED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发光效率高、面板厚度薄、可制作大尺寸与可弯曲式面板、制程简单、低成本等特点。随着柔性显示产品越来越受关注,对柔性显示产品封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薄膜封装是柔性显示产品最常用的封装方式之一,薄膜封装层通常由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堆叠形成。薄膜封装层中的无机层和有机层折射率的搭配对OLED器件的RGB出光率影响不同,无机层的可见光范围折射率一般在1.7-1.9,无机层的折射率可通过PECVD(PlasmaEnhancedChemicalVaporDeposition)即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调整,而有机层的可见光范围折射率一般在1.5左右,当白光透过薄膜封装层后,由于有机层中的有机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吸收强度不同,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强度差异较大,导致光线配比发生变化,和预期光线配比出现偏差,从而导致OLED产品的显示出现了较大的色偏,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引入了光学调节层,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色偏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光学调节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有机染料,所述有机染料吸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和/或吸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蓝色,所述第三有机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绿色。可选地,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有机层,所述光学调节层为所述有机层中掺杂有机染料分子,或,所述光学调节层为所述有机层的有机物分子链中掺杂有机染料的发色基团。可选地,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封装层至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为所述光学调节层。可选地,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学调节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电致发光结构的一侧。可选地,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位于非弯折区的第一光学调节层和位于弯折区的第二光学调节层。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中掺杂有机染料分子的浓度小于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中掺杂有机染料分子的浓度。可选地,其中:所述有机染料分子包括第一有机染料分子和第二有机染料分子,所述第一有机染料分子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所射出的部分光线,所述第二有机染料分子用于吸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所射出的部分光线。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染料分子的种类包括偶氮类、蒽醌类、硫靛类和菁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二染料分子的种类至少包括香豆素类。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掺杂有机染料的发色基团的浓度小于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掺杂有机染料的发色基团的浓度;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和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射出的部分光线,并增强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引入了光学调节层,该光学调节层包括有机染料,该有机染料能够吸收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和/或吸收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从而使得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射出的光线配比与预期的光线配比相同或基本相同,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色偏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所示为常规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发光单元的一种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6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柔性显示面板以其可弯折、功耗低、轻便等特点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显示面板之一。图1所示为常规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图,通常,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01,其中阵列基板101包括柔性基底10,该柔性基底10由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制成,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在柔性基底10上设置有缓冲层30,通常缓冲层30覆盖柔性基底10的整个上表面。在缓冲层30的上表面设置有薄膜晶体管阵列(驱动功能层20)、在薄膜晶体管阵列的上方设置有电致发光结构40、在电致发光结构40上设置有薄膜封装层50,薄膜封装层50通常包括多层无机层和有机层,无机层和有机层交错堆叠。通常,驱动功能层20包括:位于缓冲层30上的半导体有源层25,半导体有源层25包括通过掺杂N型杂质离子或P型杂质离子而形成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位于半导体有源层25上方的栅极绝缘层26,栅极绝缘层26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层,并且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位于栅极绝缘层26上的第一金属层21,第一金属层21的特定区域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栅极可包括金(Au)、银(Ag)、铜(Cu)、镍(Ni)、铂(P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光学调节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有机染料,所述有机染料吸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和/或吸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光学调节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有机染料,所述有机染料吸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和/或吸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蓝色,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绿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有机层,所述光学调节层为所述有机层中掺杂有机染料分子,或,所述光学调节层为所述有机层的有机物分子链中掺杂有机染料的发色基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封装层至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为所述光学调节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学调节层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健苏聪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