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分离过的玉米的发酵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09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多用作饮料食品的原料,且容易获得的材料非麦谷物例如未发芽的玉米为原料,提供获得无发酵不良产生,且为高质量的发酵饮料,特别是啤酒味饮料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非麦谷物至少将淀粉组分和蛋白质组分分离,将两组分分别各自用外加酶处理成糖化淀粉及蛋白质水解物,之后通过作为发酵过程中发酵原液的原料使用,消除了酿造过程中的不良性。而且还详细探讨了分别配制的糖化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混合比例,设定了发酵过程中无发酵不良产生的理想的混合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分离过的非麦谷物为发酵原料的发酵饮料。特别涉及以分离过的玉米为原料的啤酒味饮料。
技术介绍
从古至今,在啤酒味饮料等发酵饮料中,常常进行使用100%未发芽谷物作为发酵原料酿造的尝试。但因其原料与通常的啤酒、发泡酒的发酵原料不同,不使用麦芽,所以不含有麦芽内在的酶(例如淀粉酶类、蛋白酶类),需与外加的淀粉酶类、蛋白酶类的酶组合,以使其发挥作用。例如,作为饮料食品的原料多用的材料玉米,即使其发芽,与大麦发芽后的麦芽相比,也很难生成满足所需品质的酶。因此,将玉米作为发酵饮料的原料使用时,为使淀粉易由外加酶分解(糖化),所以在糖化过程前需进行液化。但是,此液化时的加热温度为90~105℃,大大超过了其后使用的外加酶(例如淀粉酶类、蛋白酶类)的最适温度,如直接使用,会与以往的啤酒或发泡酒的酿造同样不能进行糖化。为解决此问题,在酿造中将未发芽的玉米原料用水和液化酶加热液化后,再用冷水或冷却器冷却到外加酶(例如淀粉酶类、蛋白酶类)的最适温度,得到糖液。此冷却操作,因未发芽玉米原料与水的热量及酿造装置的容量的均衡关系,所以冷却到目的温度非常困难,同时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糖液,因其外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酵饮料,其特征为把从非麦谷物分离的淀粉组分及从非麦谷物分离的蛋白质组分用作发酵原料,进行酿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贵章角户洋一古久保进高冈成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