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76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导线管,所述外壳的顶端两侧设有吊耳,所述外壳和泵体的外侧外壁之间形成风腔,所述泵体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和泵体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内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挡板,且挡板的顶端和泵体的顶部内壁焊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排风管,且排风管的一端和通孔相连通,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穿过泵体延伸至风腔内,所述排风管的顶端内壁上焊接由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水直接和泵体接触造成大面积腐蚀,另外,也可以保证电机运作时泵体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
本技术涉及潜水电泵
,尤其涉及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
技术介绍
泵体叶轮和驱动叶轮的电机都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水泵,有深井用和作业面用两种,深井用潜水电泵通过伸入井中的电缆向电机供电,免去了传动长轴,因而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使用和转移方便,在有电源地区有取代长轴深井泵的趋势,但对含沙量大的水井和无电源地区不适用,潜水电泵用的电动机有干式、半干式、充油式和湿式等类型。目前的充油式潜水泵的泵体都是直接与水接触,导致其耐腐蚀性差,另外,通过拉绳拴在单独的吊耳上,导致电机运行时,水泵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导线管,所述外壳的顶端两侧设有吊耳,所述外壳和泵体的外侧外壁之间形成风腔,所述泵体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和泵体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内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挡板,且挡板的顶端和泵体的顶部内壁焊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排风管,且排风管的一端和通孔相连通,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穿过泵体延伸至风腔内,所述排风管的的顶端内壁上焊接由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下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排风管的底端内壁上焊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挡水板以及固定块可将排风管部分闭合,所述泵体的内部安装有副支撑板,且副支撑板和支撑板之间形成副内腔,副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焊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转叶,所述转叶位于内腔的内部,且转叶的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和挡板之间设有间隙。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和固定块的一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导线管穿过风腔和泵体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传动杆的一端穿过穿孔至内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吊耳的数量为两个,且吊耳相对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直径大于挡板上的通孔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电机转动时,带动传动杆上的转叶转动,可以形成很大的风,在压力的作用下,这时风通过挡板内的通孔排进至排风管内,大的风力使得挡水板沿着合页转动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这样可以将风最终排进外壳和泵体之间形成的风腔内,将风腔内的水排除至风腔外,这样可以防止水直接和泵体接触造成大面积腐蚀,另外,用两根拉绳分别系紧在吊耳的凹槽内,可以保证电机运作时泵体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传动杆、3定位板、4挡水板、5排风管、6固定块、7挡板、8转叶、9吊耳、10内腔、11导线管、12支撑板、13外壳、14泵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体14,泵体14的外侧设有外壳13,外壳13的外壁上设有导线管11,外壳的顶端两侧设有吊耳9,外壳13和泵体14的外侧外壁之间形成风腔,泵体14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和泵体14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内腔10,支撑板12的顶端焊接有挡板7,且挡板7的顶端和泵体14的顶部内壁焊接,挡板7上开设有通孔,挡板7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排风管5,且排风管5的一端和通孔相连通,排风管5的另一端穿过泵体14延伸至风腔内,排风管5的的顶端内壁上焊接由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下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挡水板4,排风管5的底端内壁上焊接有定位板3,定位板3和挡水板4以及固定块6可将排风管部分闭合,泵体14的内部安装有副支撑板,且副支撑板和支撑板12之间形成副内腔,副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电机1上焊接有传动杆2,且传动杆2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转叶8,转叶8位于内腔10的内部,且转叶8的远离传动杆2的一端和挡板7之间设有间隙。本技术中,定位板3的一侧和固定块6的一侧处于同一水平面,导线管11穿过风腔和泵体14的内部相连通,支撑板12上开设有穿孔,传动杆2的一端穿过穿孔至内腔10的内部,吊耳9的数量为两个,且吊耳9相对外壳1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排风管5的直径大于挡板7上的通孔直径。工作原理:在电机1转动时,带动传动杆2上的转叶8转动,可以形成很大的风,在压力的作用下,这时风通过挡板7内的通孔排进至排风管5内,大的风力使得挡水板4沿着合页转动远离定位板3的一侧,这样可以将风最终排进外壳13和泵体14之间形成的风腔内,将风腔内的水排除至风腔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4)的外侧设有外壳(13),所述外壳(13)的外壁上设有导线管(11),所述外壳的顶端两侧设有吊耳(9),所述外壳(13)和泵体(14)的外侧外壁之间形成风腔,所述泵体(14)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和泵体(14)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内腔(10),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焊接有挡板(7),且挡板(7)的顶端和泵体(14)的顶部内壁焊接,所述挡板(7)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7)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排风管(5),且排风管(5)的一端和通孔相连通,所述排风管(5)的另一端穿过泵体(14)延伸至风腔内,所述排风管(5)的的顶端内壁上焊接由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一侧下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挡水板(4),所述排风管(5)的底端内壁上焊接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和挡水板(4)以及固定块(6)可将排风管部分闭合,所述泵体(14)的内部安装有副支撑板,且副支撑板和支撑板(12)之间形成副内腔,副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所述电机(1)上焊接有传动杆(2),且传动杆(2)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转叶(8),所述转叶(8)位于内腔(10)的内部,且转叶(8)的远离传动杆(2)的一端和挡板(7)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不锈钢耐腐蚀充油式潜水电泵,包括泵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4)的外侧设有外壳(13),所述外壳(13)的外壁上设有导线管(11),所述外壳的顶端两侧设有吊耳(9),所述外壳(13)和泵体(14)的外侧外壁之间形成风腔,所述泵体(14)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和泵体(14)的顶部内壁之间设有内腔(10),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焊接有挡板(7),且挡板(7)的顶端和泵体(14)的顶部内壁焊接,所述挡板(7)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7)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排风管(5),且排风管(5)的一端和通孔相连通,所述排风管(5)的另一端穿过泵体(14)延伸至风腔内,所述排风管(5)的的顶端内壁上焊接由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一侧下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挡水板(4),所述排风管(5)的底端内壁上焊接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和挡水板(4)以及固定块(6)可将排风管部分闭合,所述泵体(14)的内部安装有副支撑板,且副支撑板和支撑板(12)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冠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