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40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包括房基、位于房基底部的底板、位于房基四周的围板和地基结构,所述房基和底板之间通过减震器相连,所述地基结构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上方设有凹槽,且围板的形状尺寸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围板的底部位于凹槽中,所述围板的底部设有一竖直的支撑柱,且支撑柱穿过凹槽落于内管下方的地基中,所述支撑柱的四周与内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弹性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以及减震效果好的优点,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防止了建筑倒塌造成灾害。

A kind of shock absorbing buil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tructure, especially as a kind of structural vibration, including foundations, floor, located in the basal part of the housing is located in the house around the coaming and founda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foundations and the bottom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shock absorber,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shock-absorbing device, the shock-absorbing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The sleeve comprises an inner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tube, the shape and the wall groove and the match, the panel on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he supporting column of the pane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vertical support column, and passes through the groove on the inner tube falling below the ground. The support of a sp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column around the inner tube, the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lastic cush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effectively enhancing the damping effect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house, and preventing the collapse caused by th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减震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当今国内外的建筑结构均以钢筋混凝土和砖为主体,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仍是通过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来实现的。在国内,尤其在村镇建筑工程中存在建筑结构体系混乱、施工质量不合格、缺乏抗震措施等问题,现有的建筑结构大多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底板上直接打地基,然后直接在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这种结构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倒塌,建筑物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裂缝增加,使得震后修复困难,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减震建筑结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述减震建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以及减震效果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包括房基、位于房基底部的底板、位于房基四周的围板和地基结构,所述房基和底板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并列排布的减震器相连,所述地基结构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且内管的内部充满地基,所述内管的上方设有凹槽,且围板的形状尺寸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围板的底部位于凹槽中,所述围板的底部设有一竖直的支撑柱,且支撑柱穿过凹槽底部落于内管下方的地基中,所述支撑柱的四周与内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弹性垫。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围板之间设有弹性防水材料层。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形状为凸形。优选的,所述围板的底部外表面与凹槽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且空隙处填充有弹性隔离材料层。优选的,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层。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设有弹性隔离材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房基和底板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并列排布的减震器相连,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本技术中,利用支撑柱与地基间的相对可移动性,保证了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效减弱地震产生的横向倾覆力和拉拔力对建筑结构的作用,减少了地震波向上部建筑结构的传递,减轻了上部建筑结构的震波反应,防止了建筑倒塌造成灾害。本技术中,支撑柱的四周与内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可以减少房屋所受到的振幅,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撑柱的底部设有弹性垫起到了震动吸收的作用,减弱了地震波向上部建筑结构的传递,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以及减震效果好的优点,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防止了建筑倒塌造成灾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减震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房基、2底板、21弹性防水材料层、3围板、4地基结构、5减震器、6减震装置、61套管、62内管、621凹槽、63外管、7支撑柱、71弹簧、72弹性垫、8弹性材料层、9弹性隔离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包括房基1、位于房基1底部的底板2、位于房基1四周的围板3和地基结构4,且底板2与围板3之间设有弹性防水材料层21,防止水分和湿气进入房基1内部,同时有助于减弱地震产生的作用力的影响,围板3由具有阻尼功能的复合材料块组成,具有减震效果好,比强度和比模量大的优点,房基1和底板2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并列排布的减震器5相连,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地基结构4内设有减震装置6,减震装置6包括套管61,且套管61的形状设置为凸形,便于施工,确保减震装置6整体结构的稳定和牢固,套管61包括内管62和外管63,且内管62的内部充满地基,增加其结构稳定性,内管62和外管63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层8,能够有效的吸收来自左右的摆动和上下波动,内管62的上方设有凹槽621,且围板3的形状尺寸与凹槽621相匹配,围板3的底部位于凹槽621中,围板3的底部外表面与凹槽621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处填充有弹性隔离材料层9,防止地基结构4受到的作用力转移到围板3上。围板3的底部设有一竖直的支撑柱7,且支撑柱7穿过凹槽621底部落于内管62下方的地基中,支撑柱7的外表面设有弹性隔离材料层9,保证支撑柱7不与地基直接连接,但可固定在地基中,在地震发生时,支撑柱7与地基之间可发生相对的移动,支撑柱7的四周与内管62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71,可以减少房屋所受到的振幅,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支撑柱7的底部设有弹性垫72,起到了震动吸收的作用,减弱了地震波向上部建筑结构的传递,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震建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基(1)、位于房基(1)底部的底板(2)、位于房基(1)四周的围板(3)和地基结构(4),所述房基(1)和底板(2)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并列排布的减震器(5)相连,所述地基结构(4)内设有减震装置(6),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套管(61),所述套管(61)包括内管(62)和外管(63),且内管(62)的内部充满地基,所述内管(62)的上方设有凹槽(621),且围板(3)的形状尺寸与凹槽(621)相匹配,所述围板(3)的底部位于凹槽(621)中,所述围板(3)的底部设有一竖直的支撑柱(7),且支撑柱(7)穿过凹槽(621)底部落于内管(62)下方的地基中,所述支撑柱(7)的四周与内管(62)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71),所述支撑柱(7)的底部设有弹性垫(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基(1)、位于房基(1)底部的底板(2)、位于房基(1)四周的围板(3)和地基结构(4),所述房基(1)和底板(2)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并列排布的减震器(5)相连,所述地基结构(4)内设有减震装置(6),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套管(61),所述套管(61)包括内管(62)和外管(63),且内管(62)的内部充满地基,所述内管(62)的上方设有凹槽(621),且围板(3)的形状尺寸与凹槽(621)相匹配,所述围板(3)的底部位于凹槽(621)中,所述围板(3)的底部设有一竖直的支撑柱(7),且支撑柱(7)穿过凹槽(621)底部落于内管(62)下方的地基中,所述支撑柱(7)的四周与内管(6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伟马宁杨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