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1902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耦装置,设置于两个天线之间,包括耦合单元和可调谐单元,其中,所述耦合单元包括水平分支和垂直分支,所述水平分支的中间点与所述垂直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垂直分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耦合单元上,用于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多频段天线之间的互耦问题,实现对多个频段进行解耦,提升天线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解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解决手持移动终端中的天线之间的互耦问题时,常采用地分支结构进行解耦。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所示,利用简化的单级天线来说明地分支解耦的方法。参见图1所示,两个单极天线(即单极天线A和单极天线B)相互平行,而且距离比较近,在具体实现时两个单极天线的电长度均为λ/4,且两个单极天线长度一样。这样,两个天线直接就存在比较大的互耦。如果单极天线A馈入正弦信号,其上的电流是I1;由于单极天线B与单极天线A距离较近,在单极天线A上的电流就会耦合到单极天线B上,产生耦合电流I2;I1与I2是反相的,幅度成正比。其中,PortA和PortB分别为单极天线A和单极天线B的端口。为了解决单极天线A和单极天线B之间的互耦问题,可引入另一条耦合路径,这条耦合路径具有一定的幅度和相位,能与原来的耦合相抵消。参见图2所示,所述单极天线A和单极天线B之间可引入耦合单元C,所述耦合单元C的水平的电长度为λ/4。在引入耦合单元C之后,该结构中总共就有两条耦合路径,一条是本来的耦合路径,另一条是附加的耦合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耦合起始于单极天线A,通过耦合单元C,然后耦合到单极天线B。单极天线A与B直接耦合与图1中箭头所示的情况相同。具体的,单极天线B上的耦合电流为I2,I2与单极天线A上的激励电流I1反相,其幅度依赖于耦合因子α。对于另一个引入的新的耦合路径,其在单极天线B上的耦合电流I3与单极天线A上的激励电流I1同相,即I3和单极天线B上的耦合电流I2反相。如果β是耦合电流I3的耦合因子,那么通过适当调节,可控制幅度使两个耦合电流相消除,即I2+I3=0。也就是说,合适的耦合单元可使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上述增加耦合单元的方案一般只能解决一个频段的解耦,如果两个天线实现的是多个频段,且多频段天线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而解耦的电长度却只有一种,这个时候就不能解决天线间的互耦问题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耦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分支结构不能对多频段天线之间的互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耦装置,设置于两个天线之间,包括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包括水平分支和垂直分支,所述水平分支的中间点与所述垂直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垂直分支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解耦装置还包括:可调谐单元,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耦合单元上,用于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优选的,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平分支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或者所述水平分支和所述垂直分支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可调谐单元为可调电容,通过电容值的改变来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优选的,所述可调谐单元包括单刀多掷开关和多个预先设置的匹配电路,通过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切换能够使得所述耦合单元连接到不同的匹配电路,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优选的,所述匹配电路包括电容和/或电感。优选的,所述耦合单元为T字形。优选的,所述水平分支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小垂直分支,所述小垂直分支的一端与所述水平分支连接,所述小垂直分支的另一端悬空,用于扩展所述水平分支的电长度。优选的,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小垂直分支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解耦装置设置于两个天线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可调谐单元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贴合在所述耦合单元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解耦装置,通过包括可调谐单元的地分支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多频段天线之间的互耦问题,实现对多个频段进行解耦,提升天线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现有的两个单级天线之间耦合的示意图。图2表示利用现有的地分支结构解耦图1所示的两个单级天线的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解耦装置的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解耦装置的示意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解耦装置的示意图。图6表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解耦装置进行解耦的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谐单元的一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例一的解耦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例二的解耦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解耦装置,其采用了地分支结构,设置于两个天线之间。其中,所述解耦装置包括耦合单元1和可调谐单元2。所述耦合单元1包括水平分支11和垂直分支12,所述水平分支11的中间点与所述垂直分支12的一端连接,所述垂直分支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可调谐单元2设置于所述耦合单元1上,用于改变所述耦合单元1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以实现对不同频段进行解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解耦装置,通过包括可调谐单元的地分支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多频段天线之间的互耦问题,实现对多个频段进行解耦,提升天线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天线可为单级天线、多级天线等,本专利技术不对天线的种类进行限制。优选的,所述解耦装置设置于两个天线的中间位置。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可以根据实际的调试情况来决定所述可调谐单元2的放置位置。优选的,参见图3所示,所述可调谐单元2可设置于所述水平分支11和所述垂直分支12的连接处。此外,所述可调谐单元2还可设置于所述水平分支11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例如,参见图4所示,所述可调谐单元2可设置于所述水平分支11的左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3或图4所示,所述耦合单元1为T字形。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所述水平分支11的两端可分别设有一个小垂直分支,即第一小垂直分支111和第二小垂直分支112,形成倒山字形。并且,所述小垂直分支的一端与所述水平分支11连接,所述小垂直分支的另一端悬空,用于扩展所述水平分支11的电长度。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可调谐单元2可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小垂直分支的另一端。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解耦装置进行解耦的示意图。在解耦过程中,依然以两个简化的单级天线为例,与图2所示的解耦装置(即耦合单元C)相比,图6中的解耦装置包括可调谐单元2(设置于耦合单元1上),通过所述可调谐单元2的调节,能够实现对多个频段进行解耦,提升天线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谐单元2可以选用如下两种方案实现改变所述水平分支11的电长度,具体如下:(1)所述可调谐单元2为可调电容这个方案中,是通过电容值的改变来改变所述耦合单元1的水平分支11的电长度。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改变加载在所述可调电容上的电压值来改变所述可调电容的电容值,当电容值改变后,相应的耦合单元1的水平分支11的电长度也会发生改变。具体的,当可调电容的电容值改变后,会改变相应的耦合单元在SMITH圆图上的阻抗的位置。通过调整所述可调电容的电容值,可以把所需要解耦的频段在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解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耦装置,设置于两个天线之间,包括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包括水平分支和垂直分支,所述水平分支的中间点与所述垂直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垂直分支的另一端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装置还包括:可调谐单元,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耦合单元上,用于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耦装置,设置于两个天线之间,包括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包括水平分支和垂直分支,所述水平分支的中间点与所述垂直分支的一端连接,所述垂直分支的另一端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装置还包括:可调谐单元,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耦合单元上,用于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谐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平分支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或者所述水平分支和所述垂直分支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谐单元为可调电容,通过电容值的改变来改变所述耦合单元的水平分支的电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谐单元包括单刀多掷开关和多个预先设置的匹配电路,通过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切换能够使得所述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昱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