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771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反应管以及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相连,所述第二反应管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右侧,所述第一反应管左端设有气体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反应管下端设有第一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下端设有废液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上端设有气体出料管道;所述气体进料管道外侧设有多个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包括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上端;所述第一反应管内设有第二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分析仪器中蒸气发生进样的气液分离器,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场原位分析需求的增大,便携式化学分析仪器发展迅速,便捷式微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器采用蒸气发生引入分析物进行分析检测,能够大幅度提高样品引入效率,降低基体干扰,提高稳定性及检测灵敏度等优点。在蒸气发生反应过程中产生分析物气态物种与废液需要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能否实现气体与废液的高效分离和降低气体中水汽的含量对仪器分析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设计适用于便携式仪器的稳定、可靠、高效、微型的气液分离器十分必要。化学分析仪器中,微型气液分离器如申请号为201020261166.6、201120099410.8和201320043558.9等专利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仪,其特点在于样品与还原剂在短时间反应内产生大量氢气、水蒸气、分析物及废液。但是微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中微等离子体激发源相对于荧光检测器更易受反应产生的氢气和水蒸气的影响,蒸汽发生进样过程中对氢气的产量和分析物中水蒸气含量要求更为严格。另外,目前商品化的氢化物发生器可以用于实验室研究或与实验室大型仪器联用,但其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不适用于便捷式样品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反应管以及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相连,所述第二反应管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右侧,所述第一反应管左端设有气体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反应管下端设有第一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下端设有废液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上端设有气体出料管道;所述气体进料管道外侧设有多个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包括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通孔的侧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反应管内设有第二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为环形溶液进料管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的内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反应管的内径直径为14-2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反应管的长度不小于20mm,所述第二反应管的长度不小于5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反应管下端与第二反应管下端的距离为1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气体进料管道与第一反应管为同心管,所述气体进料管道的内径为2-4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溶液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下端,所述第一溶液进料管道与第一反应管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溶液进料管道与气体进料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气体出料管道与第二反应管为同心管,所述气体出料管道的内径为2-4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气体出料管道下端设置在第二反应管内,所述气体出料管道下端与第二反应管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5mm。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气液分离效率高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反应管为横向设置,可以使溶液反应更充分,并在载气吹扫下气体分析物更高效进入气相,提高了气液分离效率,有利于改善检出限;本专利技术中设有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之间倾斜设置,可以有效增大了水汽微液滴碰壁损失的概率,从而大幅提升除水效果,有效提高了反应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体进料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溶液进料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反应管,2、第二反应管,3、气体进料管道,4、第一溶液进料管道,5、废液出料管道,6、气体出料管道,7、气体出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1、液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可见,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反应管1以及第二反应管2,所述第一反应管1与第二反应管2相连,所述第二反应管2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1右侧,所述第一反应管1左端设有气体进料管道3,所述第一反应管1下端设有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所述第二反应管2下端设有废液出料管道5,所述第二反应管2上端设有气体出料管道6;所述气体进料管道3外侧设有多个气体出口7,所述气体出口7包括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8设置在第二通孔9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8的侧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通孔9的侧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反应管1内设有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0,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0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相连,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0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11,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0为环形溶液进料管道。本专利技术中气体进料管道3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分开设置,有效避免了传统气液分离器存在的溶液与气体混合进入时导致的间断喷射,显著提高了稳定性;气体进料管道3外侧设有多个气体出口7,可以使气体通过均匀设置的气体出口7进入第一反应管1内,可以使气体更加均匀的进入第一反应管1内,有效提高了反应效率;所述气体出口7包括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8设置在第二通孔9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8的侧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通孔9的侧截面为矩形,第一通孔8可以有效增大气体的扩散面积,有效提高了气体的反应效率。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0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11,可以使反应物均匀进入至第一反应管1内,可以使反应物与气体进料管道3的气体进行均匀混合,从而有效提高了混合效率。所述第一反应管1与第二反应管2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所述第一反应管1与第二反应管2的内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反应管1的内径直径为14-20mm。所述第一反应管1的长度不小于20mm,所述第二反应管2的长度不小于50mm。所述第一反应管1的下端与第二反应管2下端的距离为10mm。所述气体进料管道3与第一反应管1为同心管,所述气体进料管道3的内径为2-4mm。所述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1下端,所述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与第一反应管1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所述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与气体进料管道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mm。所述气体出料管道6与第二反应管2为同心管,所述气体出料管道6的内径为2-4mm。所述气体出料管道6下端设置在第二反应管2内,所述气体出料管道6下端与第二反应管2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5mm,可以有效增大了水汽微液滴碰壁损失的概率,从而大幅提升除水效果,有效提高了反应效率。本专利技术,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将重金属(砷、铅、汞等)样品溶液与硼氢化钾溶液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反应物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4进入第一反应管1内,混合物进行混合反应后产生的气态分析物、氢气、水蒸气等进入第二溶液进料管道10内,并经过液体出口11进入第一反应管1内,将惰性气体(氩气、氦气)从气体进料管道3进入至第一反应管1内并进行吹扫,混合气体进入至第二反应管2内,并将产生的气体从气体出料管道6排出装置外,并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管以及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相连,所述第二反应管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右侧,所述第一反应管左端设有气体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反应管下端设有第一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下端设有废液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上端设有气体出料管道;所述气体进料管道外侧设有多个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包括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通孔的侧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反应管内设有第二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为环形溶液进料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管以及第二反应管,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相连,所述第二反应管倾斜设置在第一反应管右侧,所述第一反应管左端设有气体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反应管下端设有第一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下端设有废液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管上端设有气体出料管道;所述气体进料管道外侧设有多个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包括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通孔的侧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反应管内设有第二溶液进料管道,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与第一溶液进料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第二溶液进料管道为环形溶液进料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的内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反应管的内径直径为14-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利杨春郑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思齐环保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