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悬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86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00:28
本公开涉及一种平衡悬架和车辆。所述平衡悬架包括平衡轴(1)、板簧(3)和连接组件(2),所述平衡轴(1)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所述板簧(3)用于承托所述平衡轴(1),该板簧(3)的中段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轴(1)的下方,两端分别搭接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车桥上,以使得所述车桥能够通过所述板簧(3)绕所述平衡轴(1)做杠杆运动。本公开提供的平衡悬架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悬架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悬架和包括该平衡悬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平衡悬架是载货汽车常用的悬架形式。目前的平衡悬架多采用钢制板簧作为弹性元件以用于承载和传递车辆竖直方向的载荷。但是,现有的平衡悬架中,板簧通常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平衡轴的上方,车辆竖直方向的载荷(如车架的重力)通过平衡轴作用于连接组件,再通过连接组件传递至板簧。这种布置方式容易导致连接组件应力集中,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为了确保连接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连接组件通常需要具有较大的尺寸和重量,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悬架,该平衡悬架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平衡悬架,包括平衡轴、板簧和连接组件,所述平衡轴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所述板簧的中段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轴的下方并承托所述平衡轴,并且两端分别搭接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车桥上,以使得所述车桥能够通过所述板簧绕所述平衡轴做杠杆运动。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板簧安装座和U型螺栓,所述板簧安装座可绕所述平衡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轴上,所述U型螺栓套设在所述板簧上并与所述板簧安装座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U型螺栓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平衡轴的前后两侧。可选地,所述板簧的中段与所述U型螺栓的弯段之间设置有衬板,所述衬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U型螺栓的弯段的弧形槽。可选地,所述车桥上设置有用于可活动地容纳所述板簧的端部的板簧支撑座,以使得所述板簧能够通过所述板簧支撑座与所述车桥搭接。可选地,所述板簧支撑座设置有朝侧向开口的凹槽,所述板簧的端部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可选地,所述板簧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板簧的两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由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耐磨板。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平衡悬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具有本公开提供的平衡悬架应用于车辆时,由于板簧位于平衡轴的下方并承托该平衡轴,使得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载荷,如车架的重力能够通过平衡轴直接作用于板簧,并通过板簧最终传递至车桥,这时连接组件仅用于保持平衡轴和板簧的相对位置稳定,并不用于承力,从而能够延长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通过适当减弱连接组件的强度,实现连接组件的尺寸和重量的减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并且车桥能够通过板簧绕平衡轴做杠杆运动,使得作用于车桥的载荷均匀分布,保证车辆稳定行驶。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平衡悬架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通常是以车辆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具体地车头所在的方位为“前”,车尾为“后”;“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例如以车辆轮廓为基准定义的车内和车外,靠近车辆中部的一侧为“内”,反之为“外”。如图1所示,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平衡悬架,包括平衡轴1、板簧3和连接组件2,平衡轴1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板簧3的中段通过连接组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平衡轴1的下方并承托所述平衡轴,板簧3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车桥上,以使得车桥能够通过板簧3绕平衡轴1做杠杆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具有本公开提供的平衡悬架应用于车辆时,由于板簧3位于平衡轴1的下方并承托该平衡轴1,使得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载荷,如车架的重力能够通过平衡轴1直接作用于板簧3,并通过板簧3最终传递至车桥,这时连接组件2仅用于保持平衡轴1和板簧3的相对位置稳定,并不用于承力,有利于延长连接组件1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通过适当减弱连接组件1的强度,实现连接组件的尺寸和重量的减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并且车桥能够通过板簧3绕平衡轴1做杠杆运动,能够确保车桥的载荷均匀分布,保证车辆稳定行驶。具体地,连接组件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例如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2可以包括板簧安装座21和U型螺栓22,板簧安装座21可同轴转动地安装在平衡轴1上,U型螺栓22套设在板簧3上并与板簧安装座21固定连接。详细地,板簧安装座21上可以开设有用于U型螺栓22穿过的过孔,U型螺栓22穿过该过孔并与紧固螺母配合以固定板簧3,通过将板簧3设置在平衡轴1的下方,使得U型螺栓22仅起到将板簧3固定于板簧安装座21的作用而不用于承受车辆高度方向的载荷,因此U型螺栓22可以具有较小的尺寸,从而起到减重的效果。为了保证板簧3和板簧安装座21的连接稳定,U型螺栓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平衡轴1的前后两侧。进一步地,板簧3的中段与U型螺栓22的弯段(即中间部分)之间设置有衬板4,衬板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U型螺栓22的弯段的弧形槽,以消除板簧3和U型螺栓22的弯段之间的间隙,避免板簧3从U型螺栓中滑脱。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平稳,车桥上设置有用于可活动地容纳板簧3的端部的板簧支撑座5,从而使得板簧3通过板簧支撑座5与车桥搭接,以保证板簧3能够具有较大的刚度变化范围,使得车辆能够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板簧支撑座5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可以构造有供板簧3的端部穿过的通孔。还可以的是,如图1中所示,板簧支撑座5可以具有例如朝向车辆内侧开口的凹槽,也可以称为C形槽,板簧3的端部可活动地设置在凹槽内,以限制板簧3绕平衡轴1转动的范围。在此需要解释的是,在安装状态下,朝向车轮的一侧为外侧,与之相反的一侧为内侧。为了进一步地减轻平衡悬架的质量,板簧3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玻璃纤维材料等,以使得板簧3能够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较大的强度。适应性地,板簧3的两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由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耐磨板,避免板簧3与板簧支撑座5的接触位置发生磨损。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平衡悬架。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平衡悬架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轴(1)、板簧(3)和连接组件(2),所述平衡轴(1)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所述板簧(3)的中段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轴(1)的下方并承托所述平衡轴(1),并且两端分别搭接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车桥上,以使得所述车桥能够通过所述板簧(3)绕所述平衡轴(1)做杠杆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轴(1)、板簧(3)和连接组件(2),所述平衡轴(1)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所述板簧(3)的中段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轴(1)的下方并承托所述平衡轴(1),并且两端分别搭接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车桥上,以使得所述车桥能够通过所述板簧(3)绕所述平衡轴(1)做杠杆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板簧安装座(21)和U型螺栓(22),所述板簧安装座(21)可绕所述平衡轴(1)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轴(1)上,所述U型螺栓(22)套设在所述板簧(3)上并与所述板簧安装座(2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螺栓(22)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平衡轴(1)的前后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正刘知汉孙松红庞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