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及其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9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南瓜籽、西葫芦籽、石榴籽中萃取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方法及该产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能防止产品变质,又能使产品不被污染。其过程是在不超过50℃的低温下进行,所以有效地减少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变质;萃取过程又在高达40Mpa的高压下进行,使二氧化碳深深渗入植物种子胚乳的细胞内部,所以出油率较高;同时,二氧化碳对人体消化系统无毒害,它在常温、常压下又完全释放出来,对油脂产品不留任何毒副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南瓜籽、西葫芦籽、石榴籽中萃取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方法及该油脂。
技术介绍
共轭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许多特别的保健功能,诸如抗癌变、促生长、降血脂、减少脂肪积累等。但是,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容易被氧化变质,尤其在受热条件下,这点对于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更为突出。富含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天然产物有多种,象南瓜、西葫芦、石榴的种子的胚乳中就富含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从植物种子中提取油脂的方法有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压榨法,即使是其中的冷榨法,在挤压种子过程中,种子接受巨大的机械功后不可避免地要升温,因而使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变质,使压榨法油脂中的共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有机溶剂法的油脂中不可避免地残留少量有机溶剂,使产品受到有机物污染。所以,这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于从南瓜、西葫芦或石榴的种子中提取供保健品用的油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能在相对比较低的温度下提取油脂,使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免遭氧化变质,同时并不会使其产品受到污染。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从植物种子中提取油脂的方法虽有报道,但都不是从南瓜、西葫芦及石榴的种子中提取油脂,特别是它们的目标都不是提取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产品变质,又能使产品不被污染,最终能有效地从南瓜、西葫芦及石榴的种子中,把其中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提取出来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其中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步骤包括有(1)、先把植物种子破碎至50~90目,尽可能地去掉杂质及种子的外壳、皮后,剩留种子的胚乳或和种子皮,再放进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的萃取罐,形成填充层;(2)、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状态是指温度为30~50℃,压力为15~45Mpa;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压力驱动下,从底部进入萃取罐,透过填充层使种子胚乳中的油脂,溶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然后从顶部一起流出萃取罐,进入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的分离罐,其中所述分离罐的温度为35~80℃,压力为10~32Mpa;(3)、在分离罐中,溶入二氧化碳的油脂分离出来,积存于分离罐下部,定时排出成为常温、常压下的油脂产品;分离出油脂的二氧化碳,再从高压泵重新压缩成为超临界状态,再进入萃取罐。二氧化碳形成循环流动,损耗不多。上述方法所述的植物籽可以是南瓜籽、或西葫芦籽或石榴籽。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所得油脂产品是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其特性是25℃折射率1.477-1.520,酸价小于4.0mgKOH/g油,熔点是12-15℃,皂化值189-225mgKOH/g油,不皂化物小于1.7%,碘值115-204mgI2/g油,饱和脂肪酸小于40%,不饱和脂肪酸55%-85%,共轭不饱和脂肪酸3%-23%。所述植物籽可以是南瓜籽、或西葫芦或石榴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能防止产品变质,又能使产品不被污染,其过程是在不超过50℃的低温下进行,所以有效地减少油脂中的共轭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氧化变质;萃取过程又在高达40Mpa的高压下进行,使二氧化碳深深渗入植物种子胚乳的细胞内部,所以出油率较高;同时,二氧化碳对人体消化系统无毒害,它在常温、常压下又完全释放出来,对油脂产品不留任何毒副作用。实施方式实施例1石榴籽晒干后,含水率为15%。经破碎、过筛,再筛取50~90目的石榴籽胚乳与种子外壳皮。本例未把外壳皮分离出去。然后把它俩一起装填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的萃取罐,装填系数为90%。温度为32℃,压力为35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底部进入萃取罐。经2小时的萃取后,在温度为45℃、压力为15Mpa的分离罐中把石榴籽油分离到敞口的塑料罐中。所得到的石榴籽油呈现极浅的红黄色,25℃折射率为1.518,熔点为13℃,酸价1.1mgKOH/g油,碘值170mgI2/g油,不皂化物0.7%,皂化值189.9mgKOH/g油,饱和脂肪酸为39%,不饱和脂肪酸为55%,其中共轭不饱和脂肪酸为15%。实施例2南瓜籽晒干后,含水率为13%,经破碎、过筛,再筛取50~90目的南瓜籽胚乳与种子外壳皮。把外壳皮分离出去,然后装填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的萃取罐,装填系数为90%。温度为35℃,压力为35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底部进入萃取罐。经2小时的萃取后,在温度为44℃、压力为15Mpa的分离罐中把南瓜籽油分离到敞口的塑料罐中。所得到的南瓜籽油呈现极浅的黄色,25℃折射率为1.503,熔点为15℃,酸价0.6mgKOH/g油,碘值168mgI2/g油,不皂化物0.9%,皂化值215.2mgKOH/g油,饱和脂肪酸为35%,不饱和脂肪酸为60%,其中共轭不饱和脂肪酸为14%。实施例3西葫芦籽晒干后,含水率为15%,经破碎、过筛,再筛取50~90目的西葫芦籽胚乳与种子外壳皮。把外壳皮分离出去,然后装填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的萃取罐,装填系数为90%。温度为32℃,压力为33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底部进入萃取罐。经2小时的萃取后,在温度为42℃、压力为15Mpa的分离罐中把西葫芦籽油分离到敞口的塑料罐中。所得到的西葫芦籽油呈现极浅的黄色,25℃折射率为1.483,熔点为12℃,酸价0.8mgKOH/g油,碘值181mgI2/g油,不皂化物1.6%,皂化值220.0mgKOH/g油,饱和脂肪酸为25%,不饱和脂肪酸为66%,其中共轭不饱和脂肪酸为20%。权利要求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有(1)、先把植物种子破碎至50~90目,尽可能地去掉杂质及种子的外壳、皮后,剩留种子的胚乳或和种子皮,再放进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的萃取罐,形成填充层;(2)、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状态是指温度为30~50℃,压力为15~45Mpa;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压力驱动下,从底部进入萃取罐,透过填充层使种子胚乳中的油脂,溶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然后从顶部一起流出萃取罐,进入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的分离罐,其中所述分离罐的温度为35~80℃,压力为10~32Mpa;(3)、在分离罐中,溶入二氧化碳的油脂分离出来,积存于分离罐下部,定时排出成为常温、常压下的油脂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其特征在于,分离出油脂的所述的二氧化碳,再从高压泵重新压缩成为超临界状态,再进入萃取罐。3.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所得油脂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产品是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所得油脂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其特性是25℃折光指数1.477-1.520,酸价小于4.0mgKOH/g油,熔点是12-15℃,皂化值189-225mgKOH/g油,不皂化物小于1.7%,碘值115-204mgI2/g油,饱和脂肪酸小于40%,不饱和脂肪酸55%-85%,共轭不饱和脂肪酸3%-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籽可以是南瓜籽、或西葫芦籽或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植物籽油,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有:(1)、先把植物种子破碎至50~90目,尽可能地去掉杂质及种子的外壳、皮后,剩留种子的胚乳或和种子皮,再放进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的萃取罐,形成填充层;(2)、二氧化碳的超临 界状态是指温度为30~50℃,压力为15~45Mpa;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压力驱动下,从底部进入萃取罐,透过填充层使种子胚乳中的油脂,溶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然后从顶部一起流出萃取罐,进入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的分离罐,其中所述分离罐的温度为35~80℃,压力为10~32Mpa;(3)、在分离罐中,溶入二氧化碳的油脂分离出来,积存于分离罐下部,定时排出成为常温、常压下的油脂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国良王尚义于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