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93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真空泵减震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包括主减震器,所述的主减震器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的主减震器上设置有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够降低减震器的刚度,有利于减震和装配,有利于吸收冲击能量,达到较好的防震效果的减震装置。

Main shock absorber mechanism of shock absorb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electric vacuum pump shock absorber, in particular to a main shock absorber mechanism of a damp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in shock absorber mechanism of a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shock absorber. The main shock absorber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e main shock absorber is provided with two pairs of dislocation equal hole chamber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main shock absorber are provided with step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rigidity of the shock absorber can be reduced, the shock absorption and the assembly are favorable, and the shock absorbing device is favorable for absorbing the impact energy and achieving a better shockproof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真空泵减震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电动真空泵内部为往复运动,会造成径向方向的不平衡力,从而会引起震动。而且整车行驶恶劣惯性冲击工况下出现电动真空泵脱落。基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对整车NVH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且整车可靠性、安全性的考虑。特开发一款适用于往复运动的电动真空泵减震结构。目前的减震机构存在着缺陷:一是,刚度较大,不能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二是,装配麻烦,机构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降低减震器的刚度,有利于减震和装配,有利于吸收冲击能量,达到较好的防震效果的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震器,所述的主减震器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的主减震器上设置有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台阶。优选方式为,所述的空腔为六边形腔体。优选方式为,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下侧部处开设有凹槽。优选方式为,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侧部的中间处设置有环形凸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在使用的时候,主减震器的设置是为了提高整个真空泵的减震能力,使得冲击能量得到有效吸收。主减震器设计,采用硅橡胶硫化成型,其两端面设计台阶,实现在主减震器装入杯形支板的杯形腔内时,端面刚度降低,有利于减震及装配,外圆直径与杯形腔呈过盈配合,装配时,涂少量水,方能轻松装配;六边形腔体的六边与固定销和固定件的大端直径过盈配合,六边角呈间隙状态,有利于橡胶件变形吸收冲击能量,达到减震目的;设计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降低产品的径向刚度,达到良好的减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凹槽和环形凸条可以使得主减震器能更好的安装在真空泵上,使得主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够降低减震器的刚度,有利于减震和装配,有利于吸收冲击能量,达到较好的防震效果的减震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实施例: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包括主减震器1,所述的主减震器1上开设有空腔2,所述的主减震器1上设置有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3,所述的主减震器1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台阶4。优选方式为,所述的空腔为六边形腔体。优选方式为,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下侧部处开设有凹槽5。优选方式为,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侧部的中间处设置有环形凸条6。主减震器设计,采用硅橡胶硫化成型,其两端面设计台阶,实现在主减震器装入杯形支板的杯形腔内时,端面刚度降低,有利于减震及装配,外圆直径与杯形腔呈过盈配合,装配时,涂少量水,方能轻松装配;六边形腔体的六边与固定销和固定件的大端直径过盈配合,六边角呈间隙状态,有利于橡胶件变形吸收冲击能量,达到减震目的;设计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降低产品的径向刚度,达到良好的减震性能。在工作时,径向产生的冲击震动,通过两主减震器,可有效吸收冲击能量,隔震率能达到95%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

【技术保护点】
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震器,所述的主减震器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的主减震器上设置有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震器,所述的主减震器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的主减震器上设置有两对置的错位均等孔腔,所述的主减震器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台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的主减震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斌蒋锦邦瞿烨罗祥春刘军郑白凯潘盼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知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