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811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滤网,包括支架和网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支架壳体,支架壳体为口字型,支架壳体的中心为空心槽,空心槽贯通支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空心槽内设置有多个网芯支架,所有网芯支架之间相互平行,且所有网芯支架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左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左侧边缘,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右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右侧边缘,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相邻的两根网芯支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网芯的数量与网芯支架的数量相同,网芯为波浪形,网芯包括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网芯上板和网芯下板通过网芯弧形成一体式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滤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气滤网,属于汽配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发动机的进气滤网,往往采用环形滤网,同时材质选用纸质滤网,进气量非常不稳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而且成本高昂,不利于环保。中国专利201220718321.1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锥形进气滤网,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由底圈和底网构成的锥形骨架,底网的外层包裹丝网;所述锥形骨架的大端的丝网外侧设有压圈、底网内侧设有衬圈,所述的压圈与衬圈均与底圈连接;所述的锥形骨架的小端的丝网的底边设有压盖,压盖的边缘设有压圈。该方案的进气量依然不稳定,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稳定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进气滤网。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气滤网,包括支架和网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支架壳体,支架壳体为口字型,支架壳体的中心为空心槽,空心槽贯通支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空心槽内设置有多个网芯支架,所有网芯支架之间相互平行,且所有网芯支架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左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左侧边缘,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右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右侧边缘,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相邻的两根网芯支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网芯的数量与网芯支架的数量相同,网芯为波浪形,网芯包括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上均设置有滤孔,网芯上板和网芯下板通过网芯弧形成一体式结构,网芯上板的安装方向和网芯下板的安装方向相对水平面均倾斜朝下,网芯弧安装在网芯支架上;支架上板安装在支架壳体的前侧边缘;支架上板的上端设置有上迎风槽,支架上板的下端设置有下迎风槽,上迎风槽的开口方向和下迎风槽的开口方向均相对水平面倾斜朝上。考虑到在竖直方向上,由于重力的轻微作用,位于上方空气的密度会略低于下方的空气密度,采用上迎风槽和下迎风槽能够有效将空气收束,网芯上板和网芯下板充分接触空气,同时网芯弧降低空气动力损失、本技术所述网芯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层。固定层选用磨砂层,或者一些细小的立柱,将网芯固定,增加与网芯支架3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本技术所述网芯上板包括网芯上板前端和网芯上板后端,网芯下板包括网芯下板前端和网芯下板后端,相邻的两个网芯中,位于上方的网芯的网芯下板后端与位于下方的网芯的网芯上板后端连接。本技术同一个网芯中,网芯上板前端与网芯弧相连,网芯下板前端与网芯弧相连。本技术所述网芯上板后端和网芯下板后端均设置有网芯半弧,相邻的两个网芯中,位于上方的网芯的网芯下板后端的网芯半弧与位于下方的网芯的网芯上板后端的网芯半弧连接。本技术所有网芯在竖直平面上完全覆盖空心槽。本技术所述网芯的材质选用金属。本技术所述金属为钛合金。钛合金充分适应于发动机中复杂的化学环境,提高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相具有更加环保,进气量更加稳定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空气的流体特性,使得发动机的运行更加稳定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进气滤网,包括支架和网芯5。支架包括支架上板1和支架壳体2。其中,支架壳体2为口字型,支架壳体2的中心为空心槽4,空心槽4贯通支架壳体2的前侧和后侧,空心槽4内设置有多个网芯支架3。所有网芯支架3之间相互平行,且所有网芯支架3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任意一根网芯支架3的左端均安装在空心槽4的左侧边缘,任意一根网芯支架3的右端均安装在空心槽4的右侧边缘。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相邻的两根网芯支架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上方空气流量较低,下方空气流量较大,因此上方所需网芯5数量较少,下方所需网芯5数量较多。网芯5的数量与网芯支架3的数量相同。其中,网芯5包括网芯上板51、网芯下板52和网芯弧53,网芯上板51和网芯下板52通过网芯弧53形成一体式结构,网芯上板51、网芯下板52和网芯弧53组成波浪形的网芯5。网芯上板51、网芯下板52和网芯弧53上均设置有滤孔。网芯上板51的安装方向相对水平面倾斜朝下,网芯下板52的安装方向相对水平面倾斜朝下。其中,作为优选,可以将网芯上板51的安装方向和网芯下板52的安装方向相对水平面均设置成倾斜朝下。网芯弧53安装在网芯支架3上。支架上板1安装在支架壳体2的前侧边缘。支架上板1的上端设置有上迎风槽11,支架上板1的下端设置有下迎风槽12,上迎风槽11的开口方向和下迎风槽12的开口方向均相对水平面倾斜朝上。考虑到在竖直方向上,由于重力的轻微作用,位于上方空气的密度会略低于下方的空气密度,采用上迎风槽11和下迎风槽12能够有效将空气收束,网芯上板51和网芯下板52充分接触空气,同时网芯弧53降低空气动力损失、作为优选,网芯支架3上设置有固定层。固定层选用磨砂层,或者一些细小的立柱,网芯支架3通过固定层将网芯5固定,增加与网芯支架3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作为优选,网芯上板51包括网芯上板前端和网芯上板后端,网芯下板52包括网芯下板前端和网芯下板后端。网芯上板后端和网芯下板后端均设置有网芯半弧54。相邻的两个网芯5中,位于上方的网芯5的网芯下板后端与位于下方的网芯5的网芯上板后端通过各自的网芯半弧54连接。两个网芯半弧54拼接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芯弧5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同一个网芯5中,网芯上板前端与网芯弧53相连,网芯下板前端与网芯弧53相连。作为优选,所有网芯5在竖直平面上完全覆盖空心槽4。作为优选,网芯5的材质选用金属。其中金属可以采用钛合金。钛合金充分适应于发动机中复杂的化学环境,提高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进气滤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气滤网,包括支架和网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支架壳体,支架壳体为口字型,支架壳体的中心为空心槽,空心槽贯通支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空心槽内设置有多个网芯支架,所有网芯支架之间相互平行,且所有网芯支架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左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左侧边缘,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右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右侧边缘,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相邻的两根网芯支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网芯的数量与网芯支架的数量相同,网芯为波浪形,网芯包括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上均设置有滤孔,网芯上板和网芯下板通过网芯弧形成一体式结构,网芯上板的安装方向和网芯下板的安装方向相对水平面均倾斜朝下,网芯弧安装在网芯支架上;支架上板安装在支架壳体的前侧边缘;支架上板的上端设置有上迎风槽,支架上板的下端设置有下迎风槽,上迎风槽的开口方向和下迎风槽的开口方向均相对水平面倾斜朝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滤网,包括支架和网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上板和支架壳体,支架壳体为口字型,支架壳体的中心为空心槽,空心槽贯通支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空心槽内设置有多个网芯支架,所有网芯支架之间相互平行,且所有网芯支架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左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左侧边缘,任意一根网芯支架的右端均安装在空心槽的右侧边缘,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相邻的两根网芯支架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网芯的数量与网芯支架的数量相同,网芯为波浪形,网芯包括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网芯上板、网芯下板和网芯弧上均设置有滤孔,网芯上板和网芯下板通过网芯弧形成一体式结构,网芯上板的安装方向和网芯下板的安装方向相对水平面均倾斜朝下,网芯弧安装在网芯支架上;支架上板安装在支架壳体的前侧边缘;支架上板的上端设置有上迎风槽,支架上板的下端设置有下迎风槽,上迎风槽的开口方向和下迎风槽的开口方向均相对水平面倾斜朝上。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夏开欧阳新平刘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