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套珩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60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缸套珩磨装置,所述竖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珩磨长板安装在竖板的上方,所述气缸设置有气缸顶杆,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珩磨长板的下表面,所述气缸顶杆穿过所述顶杆孔延伸至所述珩磨长板的上方,所述顶杆套设置于珩磨长板的上表面,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顶杆套和弹簧均套在所述气缸顶杆上并位于所述珩磨长板与上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珩磨长板上,并环绕在第一通孔周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套珩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缸套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套珩磨装置。
技术介绍
缸套是燃油汽车发动机的必备零组件之一。随着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要求逐步提高。最为突出的要求,是针对汽车发动机零件的尺寸精度与接口区域表面质量的要求。为了确保缸套的尺寸与表面质量符合要求,通常需要对缸套进行珩磨。在珩磨加工中,缸套珩磨装置首先需要实现对缸套的定位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牢固,操作便利的缸套珩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缸套珩磨装置,包含底座、竖板、珩磨长板、上固定板、气缸、弹簧、固定块、顶杆套,所述竖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珩磨长板安装在竖板的上方,所述气缸设置有气缸顶杆,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珩磨长板的下表面,所述珩磨长板设置有顶杆孔,所述气缸顶杆穿过所述顶杆孔延伸至所述珩磨长板的上方,所述顶杆套设置于珩磨长板的上表面,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顶杆套和弹簧均套在所述气缸顶杆上并位于所述珩磨长板与上固定板之间,所述珩磨长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缸套的顶部从第二通孔露出进行珩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珩磨长板上,并环绕在第一通孔周围。所述每个底座上垂直安装两个竖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珩磨长板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并环绕在第三通孔周围。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珩磨长板上还设置有气缸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对气缸推动气缸顶杆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所述上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气缸。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槽,所述固定块通过螺丝锁固在所述珩磨长板上,所述螺丝穿过该通孔槽,可以通过调节螺丝在该通孔槽内的位置,对固定块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上固定板的边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穿过该安装孔,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安装有紧固螺丝。所述珩磨长板的长度大于底座的长度,所述珩磨长板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所述上固定板与顶杆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径、外径分别与所述顶杆套的内径、外径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缸套珩磨装置,通过气缸和上固定板将缸套垂直夹紧,通过上固定板上的通孔将缸套的水平方向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缸套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的位置定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确保了缸套珩磨的位置一致性。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缸套珩磨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缸套珩磨装置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图2,一种缸套珩磨装置,包含底座1、竖板2、珩磨长板3、上固定板4、气缸5、弹簧6、固定块7、顶杆套8,所述竖板2垂直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珩磨长板3安装在竖板2的上方,所述气缸5设置有气缸顶杆9,所述气缸5安装在所述珩磨长板3的下表面,所述珩磨长板3设置有顶杆孔,所述气缸顶杆9穿过所述顶杆孔延伸至所述珩磨长板3的上方,所述顶杆套8设置于珩磨长板3的上表面,所述气缸顶杆9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板4,所述顶杆套8和弹簧6均套在所述气缸顶杆9上并位于所述珩磨长板3与上固定板4之间,所述珩磨长板3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上固定板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第二通孔41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缸套的顶部从第二通孔41露出进行珩磨,所述固定块7设置于所述珩磨长板3上,并环绕在第一通孔31周围。所述每个底座1上垂直安装两个竖板2。所述固定块7设置有4个。所述珩磨长板3上还设置有气缸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对气缸5推动气缸顶杆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所述上固定板4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气缸5。所述固定块7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槽10,所述固定块7通过螺丝锁固在所述珩磨长板3上,所述螺丝穿过该通孔槽,可以通过调节螺丝在该通孔槽内的位置,对固定块7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上固定板4的边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穿过该安装孔,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安装有紧固螺丝。所述珩磨长板3的长度大于底座1的长度,所述珩磨长板3的宽度大于底座1的宽度。所述上固定板4与顶杆套8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内径、外径分别与所述顶杆套8的内径、外径相等。实施例二所述珩磨长板3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31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固定块7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1上表面,并环绕在第三通孔周围。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套珩磨装置,包含底座、竖板、珩磨长板、上固定板、气缸、弹簧、固定块、顶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珩磨长板安装在竖板的上方,所述气缸设置有气缸顶杆,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珩磨长板的下表面,所述珩磨长板设置有顶杆孔,所述气缸顶杆穿过所述顶杆孔延伸至所述珩磨长板的上方,所述顶杆套设置于珩磨长板的上表面,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顶杆套和弹簧均套在所述气缸顶杆上并位于所述珩磨长板与上固定板之间,所述珩磨长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缸套的顶部从第二通孔露出进行珩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珩磨长板上,并环绕在第一通孔周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套珩磨装置,包含底座、竖板、珩磨长板、上固定板、气缸、弹簧、固定块、顶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珩磨长板安装在竖板的上方,所述气缸设置有气缸顶杆,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珩磨长板的下表面,所述珩磨长板设置有顶杆孔,所述气缸顶杆穿过所述顶杆孔延伸至所述珩磨长板的上方,所述顶杆套设置于珩磨长板的上表面,所述气缸顶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顶杆套和弹簧均套在所述气缸顶杆上并位于所述珩磨长板与上固定板之间,所述珩磨长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缸套的顶部从第二通孔露出进行珩磨,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珩磨长板上,并环绕在第一通孔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套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底座上垂直安装两个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套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长板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环绕在第三通孔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套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琼曾培江欧阳新平干晟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