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624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包括:扭转手柄、横梁、丝杠;所述扭转手柄位于丝杠的顶部,且扭转手柄与丝杠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通过贯穿方式与横梁相连接,且丝杠的另一端与轴承相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压盖的内部,且轴承与压盖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梁,且横梁与支撑梁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位于支撑梁的底部,且支撑梁通过固定座与罐体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密闭性好,结构简单,密封盖不易变形,不易造成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细菌学中对厌氧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等商品性厌氧操作装置的发展已有30余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外分离和鉴定出的厌氧菌菌种数目逐年增加,厌氧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例如环境保护上的污水厌氧净化工程,能源上的沼气生产,化学工业厌氧菌发酵生产某些化工原料,保健和食品工业生产双歧因子和对肉毒杆菌等的监测,制药工业利用厌氧菌转化出珍贵的熊去氧胆酸钠以及土壤细菌学和兽医学中的应用。尤其是临床医学上近10余年来对临床厌氧菌感染和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验室内接种、分离、培养和鉴定厌氧菌的过程中均需要在一个氧浓度极低的厌氧环境的操作和培养装置内进行,现有的培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密封垫圈易老化,使用寿命短,或者因长期正压作用使罐盖变形而漏气,造成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等问题和不足。如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并通过该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达到解决上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能更具有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密封垫圈易老化,使用寿命短,或者因长期正压作用使罐盖变形而漏气,造成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包括:扭转手柄、横梁、丝杠、轴承、压盖、密封盖、密封胶沿、密封垫圈、支撑梁、固定座、放气塞、罐体、单向进气阀、料箱、耗氧透气袋、二氧化碳制备袋、托盘、培养皿、培养箱;所述扭转手柄位于丝杠的顶部,且扭转手柄与丝杠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通过贯穿方式与横梁相连接,且丝杠的另一端与轴承相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压盖的内部,且轴承与压盖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梁,且横梁与支撑梁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位于支撑梁的底部,且支撑梁通过固定座与罐体相连接;所述密封胶沿位于密封盖的底部,且密封胶沿与密封盖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位于罐体的上方,且密封盖与罐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与罐体的连接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料箱位于罐体的一侧,且料箱与罐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盘位于料箱的一侧,且托盘与料箱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耗氧透气袋、二氧化碳制备袋位于托盘的内部;所述放气塞位于罐体的外壁上,且放气塞与罐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进气阀设置在罐体的下部,且单向进气阀与罐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培养箱位于罐体的内部,且培养皿位于培养箱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螺纹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所述压盖的外观特征呈X形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所述密封盖与罐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所述料箱的一侧设置有卡扣。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所述托盘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圆形状通气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所述料箱与罐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压盖的外观特征呈X形状的设置,增大了压盖与密封盖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压盖与密封盖能更好的接触,防止压力不均造成密封盖变形,影响密闭性。2、本专利技术密封盖与罐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凹槽的设置,便于密封垫圈的安装,密封垫圈以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凹槽内,增强了装置的密闭性,防止装置出现漏气的现象。3、本专利技术托盘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圆形状通气孔的设置,便于罐体内的气体与托盘内的介质进行反应,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厌氧环境。4、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密闭性好,结构简单,密封盖不易变形,不易造成培养基的杂菌污染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压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料箱结构示意图。图中:扭转手柄1、横梁2、丝杠3、轴承4、压盖5、密封盖6、密封胶沿7、密封垫圈8、支撑梁9、固定座10、放气塞11、罐体12、单向进气阀13、料箱14、耗氧透气袋15、二氧化碳制备袋16、托盘17、培养皿18、培养箱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包括:扭转手柄1、横梁2、丝杠3、轴承4、压盖5、密封盖6、密封胶沿7、密封垫圈8、支撑梁9、固定座10、放气塞11、罐体12、单向进气阀13、料箱14、耗氧透气袋15、二氧化碳制备袋16、托盘17、培养皿18、培养箱19;扭转手柄1位于丝杠3的顶部,且扭转手柄1与丝杠3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丝杠3通过贯穿方式与横梁2相连接,且丝杠3的另一端与轴承4相连接;轴承4设置在压盖5的内部,且轴承4与压盖5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横梁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梁9,且横梁2与支撑梁9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固定座10位于支撑梁9的底部,且支撑梁9通过固定座10与罐体12相连接;密封胶沿7位于密封盖6的底部,且密封胶沿7与密封盖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密封盖6位于罐体12的上方,且密封盖6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密封盖6与罐体12的连接设置有密封垫圈8;料箱14位于罐体12的一侧,且料箱14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托盘17位于料箱14的一侧,且托盘17与料箱14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耗氧透气袋15、二氧化碳制备袋16位于托盘17的内部;放气塞11位于罐体12的外壁上,且放气塞11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单向进气阀13设置在罐体12的下部,且单向进气阀13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培养箱19位于罐体12的内部,且培养皿18位于培养箱19的内部。具体的,横梁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螺纹通孔,便于丝杠3的安装,通过扭转手柄1的扭转使得丝杠3通过内螺纹下降,从而形成压力。具体的,压盖5的外观特征呈X形状,增大了压盖5与密封盖6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压盖5与密封盖6能更好的接触,防止压力不均造成密封盖6变形,影响密闭性。具体的,密封盖6与罐体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凹槽,便于密封垫圈8的安装,密封垫圈8以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凹槽内,增强了装置的密闭性,防止装置出现漏气的现象。具体的,料箱14的一侧设置有卡扣,便于托盘17的安装与固定,通过侧拉的形式可实现托盘17的安装与拆卸。具体的,托盘17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圆形状通气孔,便于罐体12内的气体与托盘17内的介质进行反应,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厌氧环境。具体的,料箱14与罐体1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密闭性。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使用该装置时,将培养物置于培养皿18内,并将培养皿18依次放入培养箱19内,培养箱19放置到罐体12的内部,将料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包括:扭转手柄(1)、横梁(2)、丝杠(3)、轴承(4)、压盖(5)、密封盖(6)、密封胶沿(7)、密封垫圈(8)、支撑梁(9)、固定座(10)、放气塞(11)、罐体(12)、单向进气阀(13)、料箱(14)、耗氧透气袋(15)、二氧化碳制备袋(16)、托盘(17)、培养皿(18)、培养箱(19);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手柄(1)位于丝杠(3)的顶部,且扭转手柄(1)与丝杠(3)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3)通过贯穿方式与横梁(2)相连接,且丝杠(3)的另一端与轴承(4)相连接;所述轴承(4)设置在压盖(5)的内部,且轴承(4)与压盖(5)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梁(9),且横梁(2)与支撑梁(9)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0)位于支撑梁(9)的底部,且支撑梁(9)通过固定座(10)与罐体(12)相连接;所述密封胶沿(7)位于密封盖(6)的底部,且密封胶沿(7)与密封盖(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6)位于罐体(12)的上方,且密封盖(6)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6)与罐体(12)的连接设置有密封垫圈(8);所述料箱(14)位于罐体(12)的一侧,且料箱(14)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盘(17)位于料箱(14)的一侧,且托盘(17)与料箱(14)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耗氧透气袋(15)、二氧化碳制备袋(16)位于托盘(17)的内部;所述放气塞(11)位于罐体(12)的外壁上,且放气塞(11)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进气阀(13)设置在罐体(12)的下部,且单向进气阀(13)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培养箱(19)位于罐体(12)的内部,且培养皿(18)位于培养箱(19)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厌氧培养装置,包括:扭转手柄(1)、横梁(2)、丝杠(3)、轴承(4)、压盖(5)、密封盖(6)、密封胶沿(7)、密封垫圈(8)、支撑梁(9)、固定座(10)、放气塞(11)、罐体(12)、单向进气阀(13)、料箱(14)、耗氧透气袋(15)、二氧化碳制备袋(16)、托盘(17)、培养皿(18)、培养箱(19);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手柄(1)位于丝杠(3)的顶部,且扭转手柄(1)与丝杠(3)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3)通过贯穿方式与横梁(2)相连接,且丝杠(3)的另一端与轴承(4)相连接;所述轴承(4)设置在压盖(5)的内部,且轴承(4)与压盖(5)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梁(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梁(9),且横梁(2)与支撑梁(9)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0)位于支撑梁(9)的底部,且支撑梁(9)通过固定座(10)与罐体(12)相连接;所述密封胶沿(7)位于密封盖(6)的底部,且密封胶沿(7)与密封盖(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6)位于罐体(12)的上方,且密封盖(6)与罐体(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6)与罐体(12)的连接设置有密封垫圈(8);所述料箱(14)位于罐体(12)的一侧,且料箱(14)与罐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仲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