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编码基因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97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编码基因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株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取脾细胞后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经筛选获得特异性针对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序列分析获得了所得单克隆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并分析获得了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序列及CDR序列,通过克隆表达的嵌合抗体也能够有效且特异性识别人CD79a胞外端蛋白,且抗体作用于人B淋巴细胞时内化率高,具有良好的用于制备靶向B淋巴细胞的靶向药物的前景,可以用于治疗B淋巴细胞相关的疾病。

An antibody, encoding gene and application of an anti human CD79a extracellular end prote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ody, encoding gene and application of anti human CD79a extracellular end prote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human B cell lymphoma cell line Raji as immunogen to obtain mice spleen cells and mouse myeloma cell fusion hybridoma cells, followed by screen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D79a extracellular N-terminal protein, by sequence analysis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obtained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obtained, and the sequence CDR sequences of 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 and analysis, th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chimeric antibody can effectively and specifically recognize CD79a extracellular N-terminal protein, and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B lymphocytes when the internalization rate is high, with good prospects for targeted drug preparation of targeting B lymphocytes, ca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related to B lymphocy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编码基因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编码基因及应用。
技术介绍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它由一个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两个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CD79a/CD79b(又称Igα/Igβ)异源二聚体构成。B细胞分子CD79a/CD79b,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分子量分别为45kDa、33kDa和37kDa,其分别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胞膜外区结构属IgSF,分别有1个C2样区和V样结构域,跨膜区都有一个谷氨酸。CD79a和CD79b跨膜区带负电的谷氨酸或谷氨酰胺与mIgM重链跨膜区带正电的氨基酸可形成盐桥,稳定BCR复合物。两种CD79分子的胞质区均有一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抗原结合mIg诱导CD79-ITAM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通过募集并活化下游信号分子Syk及Lyn等,沿着Btk、PLC-γ2和PI3K这3条主要途径活化,从而介导由BCR途径的信号转导。因此,CD79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研究人员的注意。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淋巴瘤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其病死率几乎是100%。随着世界各国对淋巴瘤诊疗的深入研究,新的抗肿瘤药物的不断问世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施,淋巴瘤的预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严重的毒副作用仍然是临床成功治疗淋巴瘤的主要障碍,且复发耐药的病例缺乏药物选择,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抗体工程技术的进步,只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淋巴瘤靶向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其中单克隆抗体(单抗)导向的靶向治疗是该领域的主要方向。与化疗比较,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它们只杀伤表达靶分子的细胞,而不损伤无靶分子表达的血细胞成分和组织器官细胞,从而可大大提高靶向治疗的特异性,降低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有效的靶向治疗取决于良好的先导分子,系列特异性表面分化抗原单抗作为先导分子,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将药物或毒素特异地带到肿瘤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或通过完整抗体激活补体(CDC)或通过抗体介导细胞毒(ADCC)作用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有理由相信抗体偶联药物拥有美好未来,下一代连接子、偶联技术以及新的靶点都是创新的机遇。Rituximab(商品名:美罗华)是美国FDA批准用于肿瘤治疗的第一个单抗药物,是一种非结合型人鼠嵌合型CD20单抗,其作用靶点是CD20抗原,主要在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上表达,95%以上B系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病例淋巴瘤细胞上呈高表达,在成人B系NHL治疗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除了CD20和CD19外,在对B细胞系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及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中,针对B细胞受体(BCR)的研究成为热点,抗CD79b抗体-药物偶联物(polatuzumabvedotin)靶向CD79b+的B细胞已证明亦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尤其对针对复发及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因此,探索抗体靶向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当前研究热点。在靶向药物的研究中,为了提高靶向药物对靶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减少对非靶向组织的毒副作用,确定一个特异性强的单抗是首要问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及I型糖尿病等的发病机制中B淋巴细胞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到B细胞多种功能,包括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分泌、自身抗原呈现以及随之而来的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因此抗体介导及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涉及到B细胞的作用机制,目前对B细胞作用的新认识开辟了新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将B淋巴细胞作为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靶点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治疗策略。B细胞的单抗CD20通过通过ADCC杀伤B细胞的机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靶向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及多发性硬化症(MS)主要与IL-6+B细胞有关,应用单抗CD20进行B细胞缺失疗法(BCDT)治疗复发-缓解型MS及EAE有很好疗效。另外,利用针对B淋巴细胞的CD79b抗体可显著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D79b+细胞亦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靶向CD79b的抗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并不像CD20抗体那样通过杀伤导致B细胞消耗而发挥治疗作用,而是通过阻断BCR途径的信号转导(SYK,PI3Kδ,BTK),导致B细胞无变应性(免疫失能)的机制而抑制免疫反应,CD79单抗比CD20在单抗靶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CD79等抗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开发研制为细胞分化发育机制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白血病淋巴瘤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天地。目前抗体靶向治疗B淋巴细胞相关性疾病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现今临床上通过CD20嵌合抗体美罗华(rituximab)的联合化疗,许多B-NHL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成功得到了治疗,但是某些B细胞肿瘤不表达CD20,而有些则在美罗华的治疗过程中会丢失CD20表面标记,这就出现了耐药以及复发的问题,在这些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中就需要找到其它的有效靶位。尽管CD79b可作为靶向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补充,但B细胞淋巴瘤CD79b分子基因较多发生突变(20%)可能导致抗原表达异常导致靶向作用减弱,而CD79a分子较少发生变异(3%),另外,抗体偶联药物对靶细胞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抗体抗原分子结合时的内化效应,文献表明BCR的内化主要取决于CD79a分子而不是CD79b(JangC,MachtalerS,MatsuuchiL.TheroleofIg-α/βinBcellantigenreceptorinternalization.ImmunologyLetters.2010,134:75-82.)。另外,在B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CD79a分子比CD19、CD20及CD79b在B细胞上表达更早更全面至浆细胞,可避免CD19、CD20药物的脱靶效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CD79a分子更是在分泌自身抗体的浆细胞上表达,而CD20及CD19不表达。尽管CD79b+细胞的治疗中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但有文献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滑液CD79a+的B细胞渗透与联合损伤有关,而不是其他B细胞标志(MoYQ,DaiL,ZhengDH,ZhuLJ,WeiXN,PesslerF,etal.SynovialInfiltrationwithCD79a-positiveBCells,ButNotOtherBCellLineageMarkers,CorrelateswithJointDestructioninRheumatoidArthritis.TheJournalofRheumatology.2011,38:2301-2308.及TengYK,LevarhtEW,ToesRE,HuizingaTW,vanLaarJM.Residualinflammationafterrituximabt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编码基因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其特征在于,重链的CDR氨基酸序列分别为GYTFTNYG、IYPGSGST、ARYAMDY,轻链的CDR氨基酸序列分别为QSIVHSNGNTY、KVS、FQGSHVP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人CD79a胞外端蛋白的抗体,其特征在于,重链的CDR氨基酸序列分别为GYTFTNYG、IYPGSGST、ARYAMDY,轻链的CDR氨基酸序列分别为QSIVHSNGNTY、KVS、FQGSHVPW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1所示,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2所示。4.编码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抗体的基因,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编码重链和轻链的核苷酸序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编码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红强舒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