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装置以及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73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够抑制装配作业时的损伤的后视镜装置以及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遮光罩(22)的被固定部(36)被固定在支架(12)的固定部(38)上。此外,遮光罩(22)的卡合爪(32、33)被配置在遮光檐(14)的外周端部(34、35)的里侧。在支架(12)以及遮光檐(14)的抵接部(46)与被固定部(36)抵接时,卡合爪(33)在车宽方向上从外周端部(35)而分离并且卡合爪(3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外周端部(34)而分离。因此,通过使被固定部(36)与抵接部(46)抵接并向固定部(38)移动,从而能够对卡合爪(33)以及卡合爪(32)与外周端部(35)以及外周端部(34)发生摩擦的情况进行抑制。

Rearview mirror device and rearview mirr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arview mirror device which can inhibit the damage of the assembly operation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rearview mirror device. The fixed part (36) of the shade cover (22) is fixed on the fixed part (38) of the bracket (12). In addition, the clawed claw (32, 33) of the shade (22) is configur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peripheral end (34, 35) of the shading eaves (14). When the connecting part (46) of the bracket (12) and the shading eaves (14)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art (36), the claw jaw (33) is separated from the peripheral end part (35) in the direction of vehicle width, and the clamping jaw (32) is separated from the peripheral end part (34) in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Therefore, by fixing the fixed part (36)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46) to the fixed part (38), we can suppress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law claw (33), the claw claw (32), the peripheral end (35) and the peripheral end (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视镜装置以及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装置以及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在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设置有遮光檐以及遮光罩,并且遮光檐及遮光罩构成框体。此外,遮光罩被配置在遮光檐的车辆前方侧。并且,希望在将遮光檐装配到遮光罩上时,抑制由于装配作业所导致的遮光檐以及遮光罩的损伤。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62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装配作业时的损伤的后视镜装置以及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权利要求1记载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具有:第一结构体,其构成对被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上的后视镜进行遮盖的框体,并设置有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第二结构体,其构成所述框体,并设置有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所述第一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对置部对置,所述第二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对置部对置;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被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体上并被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以及抵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并且,在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方向侧且与所述被固定部抵接时,所述第一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侧从所述第一对置部分离且所述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侧从所述第二对置部分离。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专利技术,第一结构体以及第二结构体构成框体,框体对被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上的后视镜进行遮盖。在第一结构体上设置有固定部并且在第二结构体上设置有被固定部,且被固定部被固定在固定部上。此外,与第一结构体一起在第二结构体上设置有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分别被配置在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的里侧。并且,第一对置部和第一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上对置并且第二对置部和第二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上对置。在此,在第一结构体上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被配置在固定部的第二方向侧。在使被固定部与抵接部抵接时,第一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侧从第一对置部分离且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侧上从第二对置部分离。因此,从下述状态起,即,从使被固定部与抵接部抵接且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分别与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分离的状态起,使被固定部向固定部移动,由此,将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分别配置在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的里侧。由此,能够对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分别与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的表面发生摩擦的情况进行抑制。也就是说,能够对在第一结构体的表面所产生的损伤进行抑制。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权利要求2记载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并将所述被固定部向所述固定部进行引导。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在第一结构体上设置有引导部,且引导部将被固定部向固定部进行引导,因此易于将被固定部向固定部进行配置。也就是说,易于将第二结构体配置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在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在权利要求3记载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中,所述被固定部被配置有三个且各个所述被固定部被配置于在主视观察车辆时成为三角形的顶点的位置处。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专利技术,第二结构体上设置有三个被固定部,三个被固定部分别被配置于在主视观察车辆时成为三角形的顶点的位置处。因此,由于在被固定部与固定部抵接的状态下第二结构体稳定,因此能够在将第二结构体装配在第一结构体上时,将第二结构体稳定地固定在第一结构体上。权利要求4记载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其被应用于后视镜装置中,所述后视镜装置具有:第一结构体,其构成对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上的后视镜进行遮盖的框体,并设置有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第二结构体,其构成所述框体,并具有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所述第一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对置部对置,所述第二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对置部对置;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被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体上且被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以及抵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固定部的第二方向侧,通过使所述被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从而使所述第一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侧从所述第一对置部分离且使所述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侧从所述第二对置部分离,通过使所述被固定部向所述固定部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配置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置部分别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对置部以及所述第二对置部的里侧。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被固定部与抵接部抵接,从而使第一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侧从第一对置部分离并且使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侧从第二对置部。之后,通过使被固定部向固定部移动,从而使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分别被配置在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的里侧。因此,能够对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分别与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的表面发生摩擦的情况进行抑制。也就是说,能够对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的表面产生的损伤进行抑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权利要求1记载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具有能够对装配作业时的损伤进行抑制这样的有益效果。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具有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时的作业性能这样的有益效果。权利要求3记载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作业时的作业性能这样的有益效果。权利要求4记载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具有能够对装配作业时损伤进行抑制这样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表示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沿着图2的4-4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沿着图2的5-5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沿着图2的6-6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表示沿着图2的7-7线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利用图1至7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视镜装置的后视镜10,被设置在车辆的车门(省略图示)的车辆前侧端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外部。如图1至图6所示,后视镜10具备作为构成第一结构体的支承部件的由树脂制成的大致板状的支架12。支架12在车宽方向的内侧部分处被支承在车辆的车门上,由此,使后视镜10被支承在车辆的车门上。在支架12的车辆后侧处,支承有大致矩形板状的后视镜(省略图示)。后视镜的镜面(表面)朝向车辆后侧,由此,车辆的乘员(驾驶员等)能够通过后视镜来对车辆的后侧进行视觉确认。在支架12的车辆后侧处,设置有作为构成第一结构体的收纳部件的树脂制成的遮光檐14,遮光檐14构成框体(框檐),并且与支架12相比,刚性较低。如图4所示,在遮光檐14上,一体设置有作为收纳部的大致矩形筒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视镜装置以及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视镜装置,具有:第一结构体,其构成对被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上的后视镜进行遮盖的框体,并设置有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第二结构体,其构成所述框体,并设置有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所述第一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对置部对置,所述第二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对置部对置;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被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体上并被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以及抵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且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方向侧,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固定部抵接时,所述第一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侧从所述第一对置部分离且所述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侧从所述第二对置部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0 JP 2016-1164841.一种后视镜装置,具有:第一结构体,其构成对被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上的后视镜进行遮盖的框体,并设置有第一对置部以及第二对置部;第二结构体,其构成所述框体,并设置有第一配置部以及第二配置部,所述第一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对置部对置,所述第二配置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对置部的里侧并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对置部对置;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被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体上并被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以及抵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且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方向侧,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固定部抵接时,所述第一配置部在第二方向侧从所述第一对置部分离且所述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侧从所述第二对置部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中,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并将所述被固定部向所述固定部进行引导。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健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