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23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和车辆,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安装于车门外侧,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安装轴;镜头基板,所述镜头基板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轴相配合的安装孔,以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所述安装轴和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有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部均沿所述安装轴的周向限位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镜头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通过在安装轴和安装孔之间设置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可显著减小安装轴和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减少车辆外后视镜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外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车辆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车辆外后视镜大部分装配在车门上,且随着用于需求的多样化,车辆外后视镜上的配置越来越丰富,且为了增大观察视野,后视镜造型也较大(尤其是越野车、SUV车型等),造成了车辆外后视镜整体质量较大,关门时容易出现外后视镜抖动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增大车辆外后视镜的折叠弹簧的弹簧力,以减小后视镜抖动。但是,增大折叠弹簧的弹簧力,会影响车辆碰撞试验,存在不满足试验要求的风险,且弹簧力增大需要增加弹簧的整体质量,造成了车辆外后视镜的成本和重量的增加,并且。车辆外后视镜结构空间有限时,折叠弹簧的尺寸受到限制,难以调整折叠弹簧的弹簧力。因此,希望有一种的装置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以提高车辆外后视镜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安装于车门外侧,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安装轴;镜头基板,所述镜头基板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轴相配合的安装孔,以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所述安装轴和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有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均沿所述安装轴的周向限位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镜头基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形成为设置于所述安装轴的外周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中的一者上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形成为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安装轴的外周或所述安装孔的内周中的另一者上的限位卡块。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形成为沿所述安装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条状凸起,且沿所述安装轴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所述条状凸起,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方向,所述限位卡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凸起端部处且与所述限位凸起相互间隔。进一步的,在所述限位凸起形成于所述安装轴的外周,所述限位卡块形成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情况中:所述限位凸起的顶端所在的圆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对应位置所在的圆周的半径之差为0.1mm至0.5mm,所述限位卡块的顶端所在的圆周与所述安装轴的外周对应位置所在的圆周的半径之差为0.1mm至0.5mm;和/或所述安装轴的外周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安装轴的装配的多个引导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引导筋至少部分的重叠设置,且所述限位凸起凸出于所述引导筋。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能够沿车辆的高度方向限位所述镜头基板的高度限位部。进一步的,所述高度限位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镜头基板的支撑筋和形成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限位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限位筋之间具有0.1mm至0.5mm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的折叠弹簧,所述折叠弹簧能够将所述镜头基板压紧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所述折叠弹簧能够向所述镜头基板施加保持于所述折叠位置的弹性力。进一步的,沿所述安装轴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卡块和所述折叠弹簧依次布置,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能够压紧所述折叠弹簧并使得所述折叠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限位卡块和所述压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弹簧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尼龙垫片,所述尼龙垫片上形成有折叠弹簧卡接结构;和/或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安装轴上的卡槽和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单,优化安装支架和镜头基板之间的配合结构,通过在安装轴和安装孔之间设置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可显著减小安装轴和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减少车辆外后视镜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晃动,提高外后视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能够减少异响,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提高车辆外后视镜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上文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车门钣金件。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部分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沿剖面线A-A的截面图;图5为图1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沿剖面线B-B的截面图;图6为图1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沿剖面线D-D的截面图;图7为图1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另一部分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沿剖面线C-C的截面图;图9为图7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部分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镜头基板,11-安装孔,111-限位卡块,12-支撑筋,2-安装支架,21-安装轴,211-卡槽,22-限位凸起,23-限位筋,24-引导筋,3-折叠弹簧,4-第一尼龙垫片,5-第二尼龙垫片,6-卡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用于安装于车门外侧,安装支架2形成有安装轴21;镜头基板1,镜头基板1形成有与安装轴21相配合的安装孔11,以相对于安装支架2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安装轴21和安装孔11之间形成有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均沿安装轴21的周向限位安装支架2和镜头基板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单,优化安装支架2和镜头基板1之间的配合结构,通过在安装轴21和安装孔11之间设置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可显著减小安装轴21和安装孔11之间的间隙,进而实现安装支架2和镜头基板1的限位,减少车辆外后视镜使用过程中安装支架2和镜头基板1之间可能出现的晃动,提高车辆外后视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能够减少异响,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能够实现限位功能即可,例如,第一周向限位部形成为填充于安装孔11和安装轴21之间的滚子,第二周向限位部形成为分隔所述滚子并减小安装孔11和安装轴21之间的间隙的滚子分隔架。优选地,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形成为设置于安装轴21的外周和安装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用于安装于车门外侧,所述安装支架(2)形成有安装轴(21);镜头基板(1),所述镜头基板(1)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轴(21)相配合的安装孔(11),以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2)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所述安装轴(21)和所述安装孔(11)之间形成有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均沿所述安装轴(21)的周向限位所述安装支架(2)和所述镜头基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用于安装于车门外侧,所述安装支架(2)形成有安装轴(21);镜头基板(1),所述镜头基板(1)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轴(21)相配合的安装孔(11),以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2)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所述安装轴(21)和所述安装孔(11)之间形成有第一周向限位部和第二周向限位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均沿所述安装轴(21)的周向限位所述安装支架(2)和所述镜头基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形成为设置于所述安装轴(21)的外周和所述安装孔(11)的内周中的一者上的限位凸起(22),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形成为与所述限位凸起(22)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安装轴(21)的外周或所述安装孔(11)的内周中的另一者上的限位卡块(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2)形成为沿所述安装轴(21)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条状凸起,且沿所述安装轴(21)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所述条状凸起,沿所述安装轴(21)的轴向方向,所述限位卡块(111)设置于所述限位凸起(22)端部处且与所述限位凸起(22)相互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凸起(22)形成于所述安装轴(21)的外周,所述限位卡块(111)形成于所述安装孔(11)的内周情况中:所述限位凸起(22)的顶端所在的圆周与所述安装孔(11)的内周对应位置所在的圆周的半径之差为0.1mm至0.5mm,所述限位卡块(111)的顶端所在的圆周与所述安装轴(21)的外周对应位置所在的圆周的半径之差为0.1mm至0.5mm;和/或所述安装轴(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鹏牛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