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82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其包括位于电机壳体的内水套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水套外的外水套,所述内水套以及外水套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密闭水道腔体,且所述外水套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密闭水道腔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密闭水道腔体内具有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多条环形水道均环绕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且每一所述环形水道均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电机环形冷却水道相比螺旋形水道、几字型水道而言,可进一步减小流阻,增大散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并使得电机温度分布更均匀,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可通过型材机加工或铸造实现。

Motor ring cooling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nular cooling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shell waterway, the inner water jacket and the water j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water sleeve, a sealed cavity for the coolant flow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ter jacket and the water jacket, and the outer water j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osed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body; the closed annular channel channel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oling liquid flow, a plurality of annular channel around the motor housing is provided, and each of the annular channel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The motor cooling water ring spiral channel, compared to several font channel, can further reduce the flow resistance, increase the heat dissipation area, improv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and makes the moto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ore uniform,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nd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rough machining or casting of the prof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环形冷却水道
本技术涉及电机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环形冷却水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冷却设备主要包括环形水道(如CN200610032414.8)、几字型冷却水道(如CN201110181911.5、CN200920205798.8)、环形几字型冷却水道(如CN201310465107.9、CN201510604877.6)以及螺旋形水道(如CN201620582140.9)。但上述现有技术中,几字型水道流阻大,冷却液压降大,冷却效果一般;螺旋形水道流阻中等,冷却效果良好,但电机温升分布与水道分布不均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机冷却结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并联环形冷却水道,其相比螺旋形水道、几字型水道而言,可进一步减小流阻,增大散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并使得电机温度分布更均匀,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可通过型材机加工或铸造实现。本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其包括位于电机壳体的内水套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水套外的外水套,所述内水套以及外水套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密闭水道腔体,且所述外水套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密闭水道腔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密闭水道腔体内具有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所述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均环绕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且每一所述环形水道均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优选的,所述内水套外表面或外水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阻隔筋以及若干条环形水道筋,相邻两环形水道筋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水道;且所述阻隔筋的高度与所述内水套和外水套之间的间距相匹配;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阻隔筋的两侧。优选的,所述阻隔筋沿电机壳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环形水道筋沿电机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环形水道筋的第一自由端与所述阻隔筋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轴向水道,所述环形水道筋的第二自由端与所述阻隔筋的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轴向水道;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轴向水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轴向水道连通。优选的,每一所述环形水道筋的第一自由端到所述阻隔筋的距离为第一设定值,每一所述环形水道筋的第二自由端到所述阻隔筋的距离为第二设定值。优选的,按照与所述进水口的距离从近到远,各环形水道筋的第一预设值依次递增;和/或,按照与所述出水口的距离从近到远,各环形水道筋的第二预设值依次递增,使得所述第一轴向水道从所述进水口开始,和/或,所述第二轴向水道从所述出水口开始由窄逐渐变宽。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沿所述阻隔筋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内水套以及外水套均为圆筒形;且所述内水套的顶端与外水套的顶端之间,和/或所述内水套的底端与外水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和/或密封胶。优选的,所述内水套以及外水套均为圆筒形;且所述内水套的顶端与外水套的顶端之间,和/或所述内水套的底端与外水套的底端之间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电机并联环形冷却水道相比螺旋形水道、几字型水道而言,可进一步减小流阻,增大散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并使得电机温度分布更均匀,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可通过型材机加工或铸造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环形冷却水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环形冷却水道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内水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机并联环形冷却水道,其相比螺旋形水道、几字型水道而言,可进一步减小流阻,增大散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并使得电机温度分布更均匀,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可通过型材机加工或铸造即可实现。实施例一:图1-2提供一种电机环形冷却水道100,其包括位于电机壳体(未示出)的内水套1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水套1外的外水套2,所述内水套1以及外水套2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密闭水道腔体A,所述密闭水道腔体A内具有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6,多条环形水道6均环绕所述电机壳体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水套1以及外水套2均为与电机外形匹配的圆筒形;且所述内水套1的顶端与外水套2的顶端之间,和/或所述内水套1的底端与外水套2的底端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3和/或密封胶3’;或者所述内水套1的顶端与外水套2的顶端之间,和/或所述内水套1的底端与外水套2的底端之间焊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内、外水套之间通过两端的O型密封圈和/或密封胶密封,或者通过两端焊接实现密封,其他本领域的常规密封方式均可,并且为便于制造,所述内水套1以及外水套2还可通过一体化铸造方式形成一整体。进一步的,所述外水套2上具有均与所述密闭水道腔体A连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且每一所述环形水道6均连通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内水套1外表面或外水套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阻隔筋4以及若干条环形水道筋5,所述阻隔筋4沿电机壳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环形水道筋5沿电机壳体的周向设置。本实施例中,沿所述内水套1轴向Y延伸的方向设置阻隔筋4以及周向设置的若干条环形水道筋5,相邻两条所述环形水道筋5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位于所述密闭水道腔体A内的环形水道6,环形水道6的形成可增加机壳散热面积;且所述阻隔筋4的高度与所述内水套1和外水套2之间的间距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阻隔筋4与所述外水套2的内表面抵持或所述阻隔筋4与所述内水套1的外表面抵持;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分别位于所述阻隔筋4的两侧。所述环形水道筋5的第一自由端7与所述阻隔筋4的第一侧面200之间形成有第一轴向水道9,所述环形水道筋5的第二自由端8与所述阻隔筋4的第二侧面200’之间形成有第二轴向水道10;所述进水口11与所述第一轴向水道9连通,所述出水口12与所述第二轴向水道10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由端7以及第二自由端8,所述内进水口11以及内出水口12均沿所述阻隔筋4对称设置。每一所述环形水道筋5的第一自由端7到所述阻隔筋4的距离X为第一设定值,每一所述环形水道筋5的第二自由端8到所述阻隔筋4的距离X’为第二设定值;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值以及第二设定值可根据所述环形水道6的流量以及流阻要求设计,且两者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值以及第二设定值的数值范围均可为0.1-10cm;进一步的,为达到最佳冷却效果,按到所述进水口11的距离从近到远,各环形水道筋5的第一预设值依次递增;按到所述出水口12的距离从近到远,各环形水道筋5的第二预设值依次递增,使得所述第一轴向水道9以及第二轴向水道10分别从所述进水口11以及出水口12开始由窄逐渐变宽,分别形成均上窄下宽的第一轴向水道9以及第二轴向水道10,优选的,各个环形水道筋5的第一预设值以及第二预设值沿着远离所述进水口11或所述出水口12的方向依次递增(如,第一预设值以及第二预设值均可按照0.05cm依次递增),且所述内进水口11以及内出水口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环形冷却水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机壳体的内水套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水套外的外水套,所述内水套以及外水套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密闭水道腔体,且所述外水套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密闭水道腔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密闭水道腔体内具有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所述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均环绕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且每一所述环形水道均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机壳体的内水套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水套外的外水套,所述内水套以及外水套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密闭水道腔体,且所述外水套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密闭水道腔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密闭水道腔体内具有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所述多条供冷却液流动的环形水道均环绕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且每一所述环形水道均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套外表面或外水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阻隔筋以及若干条环形水道筋,相邻两环形水道筋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水道;且所述阻隔筋的高度与所述内水套和外水套之间的间距相匹配;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阻隔筋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环形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筋沿电机壳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环形水道筋沿电机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环形水道筋的第一自由端与所述阻隔筋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轴向水道,所述环形水道筋的第二自由端与所述阻隔筋的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轴向水道;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轴向水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正昌张亚平张帆胡吉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