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鼎天专利>正文

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175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包括釜体、端盖、内网筒,端盖设在釜体的一端,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内网筒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的一端,釜体的釜壁上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内网筒上套装有控流圈,控流圈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上。所述釜体内设有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连通。由于控流圈、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相互配合,使超临界染色液体的流动均匀,以提高染布的染色效果,有效缩短了均染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超临界染色设备,具体是一种超临界染色釜。
技术介绍
现有的超临界流体染色釜在染色循环工作过程中,由于流体力场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被染织物上色不均匀,被迫延长均染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效果好的超临界流体均流染色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包括釜体、端盖、内网筒,端盖设在釜体的一端,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内网筒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的一端且与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连通,釜体的釜壁上且位于两侧分别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所述内网筒上套装有控流圈,所述控流圈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上。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内设有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所述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管壁上都分布有多个分流孔,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以加热超临界染色流体的加热板。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网筒和弹簧,所述外网筒设在釜体内套装在被染布的外围,外网筒的一端与釜体一端的内壁之间设有所述的弹簧,外网筒的另一端顶压在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中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控流圈、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相互配合,使超临界染色液体的流动均匀,以提高染布的染色效果,从而避免染色不均匀及颜色缸差问题,有效缩短了均染时间,提高了染色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端盖;3、内网筒;4、外网筒;5、弹簧;6、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7、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8、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9、控流圈;10、被染布;11、分流管体A;12、分流管体B;13、分流孔;14、加热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包括釜体1、端盖2、内网筒3、外网筒4和弹簧5,端盖2设在釜体1的一端,釜体1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6,内网筒3的一端固定在釜体1内的一端且与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6连通,釜体1的釜壁上且位于两侧分别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7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8,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6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7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8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6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7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8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所述内网筒3上套装有控流圈9,所述控流圈9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10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9上,外网筒4设在釜体1内套装在被染布10的外围,外网筒4的一端与釜体1一端的内壁之间设有所述的弹簧5,外网筒4的另一端顶压在端盖2上,当被染布染色完成后,打开端盖2,在弹簧5的作用下,将被染布和外网筒4向釜体1外推出,这种设计方便了取料。所述釜体1内设有分流管体A11和分流管体B12,所述分流管体A11和分流管体B12的管壁上都分布有多个分流孔13,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釜体1上设有用以加热超临界染色流体的加热板14,以增加染料的活跃性,从而提高染布的染色效果。另外,所述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中部连通,均流的效果会更好。工作原理: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某一段的筒壁网孔的速度过快时,就把控流圈滑到内网筒的该段,通过控流圈的阻流作用,使超临界染色流体能流过的内网筒筒壁上的每一个网孔,使超临界染色液体的流动均匀,以提高染布的染色效果;同理,所述釜体内设有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所述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管壁上都分布有多个分流孔,其作用也是使超临界染色液体的流动均匀。另外,超临界染色流体通过正向流动后,再进行反向流动,所以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B、C,有时为入口,有时为出口,正反往复流动,就是为了使超临界染色液体能浸入到被染布的每一个地方,以免出现染色不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端盖、内网筒,端盖设在釜体的一端,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内网筒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的一端且与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连通,釜体的釜壁上且位于两侧分别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所述内网筒上套装有控流圈,所述控流圈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端盖、内网筒,端盖设在釜体的一端,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内网筒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的一端且与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连通,釜体的釜壁上且位于两侧分别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所述内网筒上套装有控流圈,所述控流圈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梁鼎天杨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梁鼎天杨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