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一步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8892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将预先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合成的聚合物微球与作为成核剂的亚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例如羟基磷灰石,钛硅分子筛、二氧化钛)进行混合,取混合物压片后形成圆柱形的薄片,放入高压釜内,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保压一段时间,以一定的泄压速率进行泄压,形成具有双模式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操作工艺简单、过程稳定,无有机溶剂残留,可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的三要素之一,为了满足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传输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组织工程支架需要具有双模式的孔径分布、较高的孔隙率和合适的机械强度(TheJournalofSupercriticalFluids,2012,69:97-107)。具有双模式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其中用于骨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分化的大孔孔径应大于100μm,而用于营养物质传递的小孔孔径应在1~50μm之间(BiotechnologyandBioengineering,2011,108:963-976;Biomaterials,2005,26:5474-91)。为了制备得到满足要求的具有双模式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支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浇铸/颗粒沥滤法、相分离法、3D打印、熔融浇铸/颗粒沥滤等(CurrentOpinioninSolidStateandMaterialsScience,2004,8:313-321)。虽然这些方法能制备出连通孔隙率高且孔径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201610969582.html" title="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一步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一步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到乳化剂的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3分钟,形成乳化的溶液,在30℃下挥发,离心收集聚合物微球;2)聚合物微球与成核剂进行混合,取混合物压片,得到圆柱体薄片;3)将圆柱体薄片放入超临界流体发泡系统的高压釜内,向高压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温度35~70℃、压力6~20MPa和平衡时间大于30分钟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扩散溶解进入聚合物中;以0.1~20MPa/min的泄压速率进行泄压,随着二氧化碳从聚合物中扩散出来,得到具有双模式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所述超临界流体发泡系统包括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双模式孔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到乳化剂的水溶液中,高速搅拌1~3分钟,形成乳化的溶液,在30℃下挥发,离心收集聚合物微球;2)聚合物微球与成核剂进行混合,取混合物压片,得到圆柱体薄片;3)将圆柱体薄片放入超临界流体发泡系统的高压釜内,向高压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温度35~70℃、压力6~20MPa和平衡时间大于30分钟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扩散溶解进入聚合物中;以0.1~20MPa/min的泄压速率进行泄压,随着二氧化碳从聚合物中扩散出来,得到具有双模式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所述超临界流体发泡系统包括CO2钢瓶(1)、手动阀(2)、单向阀(3)、热交换器(4)、流量计(5)、高压泵(6)、冷却浴(7)、热交换器(8)、压力表(9)、可控电加热夹套(10)、高压釜(11)和泄压阀(12);CO2钢瓶(1)与手动阀(2)、单向阀(3)、热交换器(4)的管程、流量计(5)、高压泵(6)、热交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怡新辛新陈传鑫姚善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