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丁质酶P1724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04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转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2个催化域,且在低温条件下有较高活性的几丁质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从低温环境中富集和培养微生物群落、分析微生物群落元基因组、克隆几丁质酶P1724基因、构建重组菌、表达P1724蛋白、纯化HIS‑TAG,并鉴定重组蛋白作为几丁质酶的性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从环境中,通过宏基因方法,从未经分离微生物菌株中,直接获得了具有2个催化域的几丁质酶,且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好的活性,应用过程中具有比中、高温酶的处理时间短、生产成本低、更加节约能源等优点,更适于工业生产,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几丁质酶P1724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从青藏高原湿地环境微生物基因组中获得的低温几丁质酶P1724基因及其潜在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几丁质又称为甲壳素、壳多糖,它是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多聚物,也是自然界中第二丰富的多聚糖。每年自然界中产生的几丁质数量极其巨大,它及其降解产物作为重要的有机碳源和氮源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几丁质酶能催化分解几丁质,产生几丁寡糖和几丁二糖。几丁质酶的水解产物低聚糖有抗菌作用,可以调节生物体的免疫力,还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几丁质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也有作用。因此,几丁质酶在食品、医药、农业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几丁质酶一般是多结构域(或多模块的)组装的,从N端到C端依次为信号肽(signalpeptide)、催化结构域(catalyticdomain)、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arbon-bindingmodules,CBM)以及一个短的C端区。催化域负责几丁质的水解,是几丁质酶真正起作用的部分。通常情况下,一个微生物酶只具有一个催化域,但少数微生物菌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几丁质酶P1724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几丁质酶P1724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几丁质酶P1724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一种几丁质酶P1724,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几丁质酶P1724作用温度为4-37℃,环境pH3.0-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几丁质酶P1724,在酶解几丁质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酶解几丁质底物的作用温度为4-37℃,体系pH3.0-5.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温度为30℃。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体系中加入有Mn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玉梅李艳杨凤张玲利刘晓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