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074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该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包括:激光定位装置,其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激光发射器位于传输线靠近船首的位置,激光接收靶位于传输线靠近船尾的位置;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的中心高度相同;无缝钢管,其轴向中心线与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若干海管传输机,其位于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之间,且沿传输线等距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提高海管传输机定位精度,保证安装要求,很好地实现系统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铺管船上,其铺管作业系统会设置多套海管传输线,用于将管子由堆场传输至加工区域,或在各不同功能的加工区域之间传输海管。每条海管传输线一般由10~30台海管传输机组成。为了保证海管在传输线上能均衡受力且平稳地传输,需保证传输线上各海管传输机等高度、等距舯地安装,即各海管传输机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都处于同一直线上。海管传输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上方有两个滚动轮,呈V形错位布置,夹角为θ。当存放理论直径为0的管子时,管子中心距甲板面的垂向距离设计要求为s,则s称为BOP高度,管子的中心点称为BOP点。一般可将BOP点通俗地理解为两个滚动轮上沿投影延长线的交点。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拉细钢丝的方法来定位海管传输机。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细钢丝受自身重力影响,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挠度(越靠近整条细钢丝的中点,细钢丝下垂地越厉害,与理论参照线偏离地越远);2、拉线高度一般为BOP高度,那么需要寻找设备上的BOP点来进行对中。由于BOP点不落在设备本体上,是一个悬空的点,需用工装延伸标记。工装的制作和安装都不可避免存在尺寸或位置误差。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精度较低,无法保证安装要求,影响其系统使用功能的良好实现。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对海管传输机进行精确定位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包括:激光定位装置,其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激光发射器位于传输线靠近船首的位置,激光接收靶位于传输线靠近船尾的位置;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的中心高度相同;无缝钢管,其轴向中心线与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若干海管传输机,其位于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之间,且沿传输线等距分布。本技术中,传输线为与船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也是海管的实际传输路线。本技术中,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从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出发,到达激光接收靶的中心,即激光的路径与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本技术中,利用激光在一定距离内投射不易发散的特点,可用激光作为一条基准线。当激光与无缝钢管的轴线中心线重合时,无缝钢管被精确定位。为使海管能在传输机上平稳地传输,可在未精确定位的海管传输机上布置精确定位的无缝钢管,然后细微调整海管传输机的位置,海管传输机即被精确定位。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一海管传输机包括支架和两个底座;两个底座分别位于支架底部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底座固定于主甲板上,底座与支架固定连接;底座与主甲板通过螺栓固定链接。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海管传输定位系统进一步包括光靶,光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光靶分别设于无缝钢管的两头;光靶的中心落在轴向中心线上。本方案中,无缝钢管的每个管口均设置有两根垂直的钢丝,钢丝的交点位于轴向中心线上;光靶固定于钢丝上,其中心位于轴向中心线上。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海管传输机进一步包括主滚动轮和从滚动轮;主滚动轮和从滚动轮均位于支架上,且呈V形错位布置,二者夹角为θ。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无缝钢管的长度大于每两个相邻海管传输机的间距。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无缝钢管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海管传输机上。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无缝钢管的每一端均位于主滚动轮和从滚动轮之间,且与主滚动轮和从滚动轮均接触。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有海管传输机的BOP点高度均相同,其连线与传输线平行;BOP点为主滚动轮和从滚动轮的上沿投影延长线的交点,其与主甲板面的垂直距离为BOP。根据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海管传输机的数目为10-30个。本技术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操作方法如下:1、精确定位施工前,应已经进行过粗定位。海管传输机在传输线等距分布,朝向正确,摆放不应歪斜;船体上应无其它较大振动的施工,尽量选择在温差比较小的时间段施工。2、无缝钢管的外径为D,其长度大于每两个传输机之间的距离L。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的中心距主甲板高度为BOP+H(H=D/2sin(θ/2))。3、将激光发射器打开,使激光落在激光接收靶的中心上,并固定好激光发射器的发射角度。4、将无缝钢管自由放置在1#、2#海管传输机上,上下左右调整海管传输机的位置,使激光同时经过无缝钢管两头的光靶的中心,固定这两台海管传输机。5、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定位3#和4#海管传输机、5#和6#海管传输机……,直至整条传输线上的海管传输机全部定位完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大幅提高海管传输机定位精度,保证安装要求,很好地实现系统使用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海管传输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海管传输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的操作方法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无缝钢管和光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包括:激光定位装置1、无缝钢管2、传输线(图中未示)、海管传输机3、光靶4和BOP点5。激光定位装置1包括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靶102;激光发射器101位于传输线靠近船首的位置,激光接收靶102位于传输线靠近船尾的位置;激光发射器101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102的中心高度相同;激光发射器101发出的激光(图中未示)从激光发射器101的中心出发,到达激光接收靶102的中心,即激光的路径与激光发射器101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10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无缝钢管2的轴向中心线201与激光发射器101的中心和激光接收靶10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无缝钢管2的每个管口均设置有两根垂直的钢丝202,钢丝202的交点位于轴向中心线201上。传输线为与船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也是海管的实际传输路线。海管传输机3位于激光发射器101和激光接收靶102之间,且沿传输线等距分布;所有海管传输机的BOP点5高度均相同,其连线与传输线平行;海管传输机3包括支架301、两个底座302、主滚动轮303和从滚动轮304;两个底座302分别位于支架301底部的两侧,且相对设置;底座302与支架301固定连接,底座302与主甲板(图中未示)通过螺栓固定链接;主滚动轮303和从滚动轮304均位于支架301上,且呈V形错位布置,二者夹角为θ;无缝钢管2的长度大于两个相邻海管传输机3的间距,且其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海管传输机3上;无缝钢管2的每一端均位于主滚动轮303和从滚动轮304之间,且与主滚动轮303和从滚动轮304均接触。光靶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光靶4分别设于无缝钢管2的两头;光靶4固定于钢丝202上,其中心落在轴向中心线201上。BOP点5为主滚动轮303和从滚动轮304的上沿投影延长线的交点,其与主甲板面的垂直距离为BOP。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操作方法如下:1、精确定位施工前,应已经进行过粗定位。海管传输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包括:激光定位装置,所述激光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传输线靠近船首的位置,所述激光接收靶位于传输线靠近船尾的位置;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所述激光接收靶的中心高度相同;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所述激光接收靶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若干海管传输机,所述海管传输机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靶之间,且沿传输线等距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包括:激光定位装置,所述激光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靶;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传输线靠近船首的位置,所述激光接收靶位于传输线靠近船尾的位置;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所述激光接收靶的中心高度相同;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中心和所述激光接收靶的中心之间的连线重合;若干海管传输机,所述海管传输机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靶之间,且沿传输线等距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海管传输机包括支架和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分别位于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侧,且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于主甲板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管传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管传输定位系统进一步包括光靶,所述光靶的数目为两个,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院陈焕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