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51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包括箱体、转动连接于箱体上的伞齿轮轴以及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上的伞形齿轮,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伞齿轮轴通过轴承一以及轴承二转动连接于轴承座内,轴承一与轴承二为滑动轴承,其中,轴承一外圈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一,该圆环凸起一由推力板压于轴承座上,轴承二外圈的内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二,该圆环凸起二由伞形齿轮压于轴承座上,轴承一与轴承二的内圈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超过4000KW的大功率立磨机,且轴承一与轴承二为滑动轴承,伞齿轮轴可以在较高转速(1000r/min‑1500r/min)下平稳运行,减速器使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A support structure of the input shaft of a vertical mill reduc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ll support structure for input shaft of the reducer,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evel gear shaft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vel gear shaft of the bevel gear, the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seat, the bevel gear shaft through a bearing and a bearing two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bearing the bearing seat, a bearing and the sliding bearing, the bearing oute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lateral end of the convex ring, the ring is raised by the thrust plate pressure on the bearing seat, one end of the outer ring is provided with two bearing inner ring projection two, two by the ring salient bevel gear pressure in the bearing seat, a bearing inner ring and the bearing two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vel gear shaf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imple assembly, low production cost, suitable for large power more than 4000KW of the mill, and the bearing and the bearing. Sliding bearing, gear shaft in high speed (1000r/min 1500r/min) under the stable operation, reliable use reducer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立磨是一种理想的大型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国内现有超过4000KW的大功率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主要由滚动轴承组合支撑,结构复杂,调整困难,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机转速大都在990rpm以上,往往由于滚动轴承极限转速不够,导致高速级轴承故障率特别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大功率立磨机减速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减速机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且减速机的结构越简单越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超过4000KW的大功率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存在结构复杂以及调整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包括箱体、转动连接于箱体上的伞齿轮轴以及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上的伞形齿轮,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伞齿轮轴通过轴承一以及轴承二转动连接于轴承座内,轴承一与轴承二为滑动轴承,其中,轴承一外圈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一,该圆环凸起一由推力板压于轴承座上,轴承二外圈的内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二,该圆环凸起二由伞形齿轮压于轴承座上,轴承一与轴承二的内圈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轴承座分别位于轴承一与轴承二的周围各设有一个环形油槽,所述箱体与轴承座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油槽连通的进油孔,进油孔与润滑油供油系统相连,所述轴承一与轴承二上设有多个轴线位于竖直面的与环形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有回油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轴承座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块,且轴承座上套有环形调整垫,螺钉依次穿过透盖、轴承座上的圆环凸起块以及环形调整垫将三者固定连接于箱体上。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透盖套于伞齿轮轴上,透盖与伞齿轮轴之间设有油封,伞齿轮轴位于透盖的外侧设有防尘盖,伞齿轮轴位于透盖的内侧设有甩油环。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伞齿轮轴上位于推力板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位于甩油环的内侧,推力板由锁紧螺母定位于伞齿轮轴上,锁紧螺母与推力板设有垫片。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箱体分别位于轴承一与轴承二的上方各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且两个温度传感器穿过轴承座分别与轴承一与轴承二的外圈接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圆环凸起一的内侧面与轴承座之间设有圆柱销,圆环凸起二的外侧面与轴承座之间设有圆柱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超过4000KW的大功率立磨机,且轴承一与轴承二为滑动轴承,伞齿轮轴可以在较高转速(1000r/min-1500r/min)下平稳运行,减速器使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2、轴承一外圈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一,该圆环凸起一由推力板压于轴承座上,轴承二外圈的内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二,该圆环凸起二由伞形齿轮压于轴承座上,轴承一与轴承二承受伞齿轮轴的径向力,圆环凸起二承受伞形齿轮的轴向力,组装时,伞齿轮轴在轴承座内的定位较为方便,并且转动锁紧螺母使其压紧轴承一的外侧面,锁紧螺母在压紧轴承一的同时拉动伞齿轮轴使得伞形齿轮压紧于轴承二的外侧面,即通过转动锁紧螺母可以调整轴承一与推力板之间的工作间隙以及轴承二与及伞齿轮轴之间的工作间隙;3、润滑油通过箱体与轴承座上的进油孔流入环形油槽,再通过轴承一与轴承二上的通孔进入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进行润滑,而且有一部分的润滑油流至推力板与轴承一之间以及伞形齿轮与轴承二之间,分别对推力板与轴承一的接触面以及伞形齿轮与轴承二的接触面进行润滑,最后润滑油通过回油孔流出,在润滑的同时带走润滑点的热量,避免整个支撑结构发热严重;4、温度传感器对轴承一和轴承二的工作温度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系统设定在轴承一或轴承二的工作温度超过65℃时,控制系统将报警,以便工作人员停机降温或者检测设备;5、轴承座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块,且轴承座上套有环形调整垫,螺钉依次穿过透盖、轴承座上的圆环凸起块以及环形调整垫将三者固定连接于箱体上,通过选择不同厚度的环形调整垫来调整伞齿轮副的接触斑点以及侧隙以保证伞齿轮副接触正常,进而确保减速器的正常工作;6、防尘盖用来防尘,保护油封,甩油环防止漏油,油封进一步防止漏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齿轮轴;2、防尘盖;3、油封;4、透盖;5、轴承座;6、轴承一;7、轴承二;8、温度传感器;9、圆柱销;10、甩油环;11、锁紧螺母;12、垫片;13、推力板;14、环形调整垫;15、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伞齿轮轴靠近伞形齿轮的一端为“内侧一端”,远离伞形齿轮的一端为“外侧一端”。如图1所示,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包括箱体15、转动连接于箱体15上的伞齿轮轴1以及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1上的伞形齿轮,所述箱体15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5,所述伞齿轮轴1通过轴承一6以及轴承二7转动连接于轴承座5内,轴承一6与轴承二7为滑动轴承,其中,轴承一6外圈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一,该圆环凸起一由推力板13压于轴承座5上,轴承二7外圈的内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二,该圆环凸起二由伞形齿轮压于轴承座5上,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内圈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1上,所述轴承座5分别位于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周围各设有一个环形油槽,所述箱体15与轴承座5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油槽连通的进油孔,进油孔与润滑油供油系统相连,所述轴承一6与轴承二7上设有多个轴线位于竖直面的与环形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轴承座5的底部设有回油孔,所述轴承座5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块,且轴承座5上套有环形调整垫14,螺钉依次穿过透盖4、轴承座5上的圆环凸起块以及环形调整垫14将三者固定连接于箱体15上,所述透盖4套于伞齿轮轴1上,透盖4与伞齿轮轴1之间设有油封3,伞齿轮轴1位于透盖4的外侧设有防尘盖2,伞齿轮轴1位于透盖4的内侧设有甩油环10,所述伞齿轮轴1上位于推力板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1,锁紧螺母11位于甩油环10的内侧,推力板13由锁紧螺母11定位于伞齿轮轴1上,锁紧螺母11与推力板13设有垫片12,所述箱体15分别位于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上方各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8,且两个温度传感器8穿过轴承座5分别与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外圈接触,所述圆环凸起一的内侧面与轴承座5之间设有圆柱销9,圆环凸起二的外侧面与轴承座5之间设有圆柱销9。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包括箱体(15)、转动连接于箱体(15)上的伞齿轮轴(1)以及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1)上的伞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5),所述伞齿轮轴(1)通过轴承一(6)以及轴承二(7)转动连接于轴承座(5)内,轴承一(6)与轴承二(7)为滑动轴承,其中,轴承一(6)外圈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一,该圆环凸起一由推力板(13)压于轴承座(5)上,轴承二(7)外圈的内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二,该圆环凸起二由伞形齿轮压于轴承座(5)上,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内圈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包括箱体(15)、转动连接于箱体(15)上的伞齿轮轴(1)以及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1)上的伞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5),所述伞齿轮轴(1)通过轴承一(6)以及轴承二(7)转动连接于轴承座(5)内,轴承一(6)与轴承二(7)为滑动轴承,其中,轴承一(6)外圈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一,该圆环凸起一由推力板(13)压于轴承座(5)上,轴承二(7)外圈的内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二,该圆环凸起二由伞形齿轮压于轴承座(5)上,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内圈固定连接于伞齿轮轴(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分别位于轴承一(6)与轴承二(7)的周围各设有一个环形油槽,所述箱体(15)与轴承座(5)的顶部设有与环形油槽连通的进油孔,进油孔与润滑油供油系统相连,所述轴承一(6)与轴承二(7)上设有多个轴线位于竖直面的与环形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轴承座(5)的底部设有回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机减速器输入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的外侧一端设有圆环凸起块,且轴承座(5)上套有环形调整垫(14),螺钉依次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登王昆罗方刘祥王秀芹曹海军毛广春高鉴英周军邱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金象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