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岑海专利>正文

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93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该机构包括与车架上管和车架下管相连的一对车架中管、一对后叉上管、一对后叉下管及滑动装置。一对车架中管中的上部外侧均设有转向轮,且一个为正向转向轮,一个为反向转向轮;一对后叉上管中的每个后叉上管包括通过滑动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的一端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相连,其另一端与下半部的一端相连;下半部的另一端的外侧分别设有卡环,并连有脚蹬中轴;上半部的外侧靠近车架中管的位置设有与卡环相匹配的卡槽;后叉下管的一端与脚蹬中轴相连,其另一端连有带后轮的车后叉,该车后叉的顶部设有滑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空间和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且便于携带。

Two axis parallel folding mechanism for the wheel of a bicy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wo axle parallel folding mechanism of a bicycle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vehicle frame middle pipes, a pair of rear fork upper pipes, a pair of rear fork lower pipes and a sliding device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ipe of the frame and the lower frame of the frame.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outer frame tube are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wheel, and a positive steering wheel, a steering wheel in a reverse; the rear fork of each tube in the rear fork tube includes connecting together the upper and lower halves of the sliding support frame; one end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one of the fram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lateral; the other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r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edal axis;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frame tube near the slot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lasp of the match; after the fork under one end of the tube and the foot in the shaft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wheel rear fork, the rear for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sli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peration space and small area,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easy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生产
,尤其涉及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折叠车的车身部分的折叠大至可分为两种:⑴折叠后两轮可重叠,但折叠时需将车体铰接处锁紧装置松开,将车体提离地面进行折叠,其缺点是:需一定的手部力量和折叠操作空间,操作时容易弄脏手,操作过程较长,折叠后棱角较多,移动时需提离地面才能移动;⑵折叠后两轮在同一直线上,不可重叠,其缺点是:因要使车架折叠后体积尽可能变小,需将车架分成若干小段,并使用大量的铰链连接,从而导致折叠用铰接件众多,频繁使用易造成磨损、失灵或生成安全隐患;若采用套管伸缩式折叠,则使用时由于磨损和压力的原因,套管伸缩式车架易变形,导致无法伸缩折叠,折叠后两轮并列在同一直线上,体积和占地面积都较大,放置和移动都很受限制。而附件折叠通常采用依次折叠车把、车座、脚蹬等各个部件,每一个部件都设有一个锁紧装置,每完成一个部件的折叠都需要拧松和拧紧锁紧装置。因锁紧装置较多(少至4~5个,多至8~10个),操作过程较长,因此无法达到一次操作完成所有附件折叠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与车架上管和车架下管相连的一对车架中管、一对后叉上管、一对后叉下管及滑动装置;一对所述车架中管中的上部外侧均设有转向轮,且一个为正向转向轮,一个为反向转向轮;一对所述后叉上管中的每个后叉上管包括通过滑动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的一端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半部的一端相连;所述下半部的另一端的外侧分别设有卡环,并通过支撑架Ⅰ连有脚蹬中轴;所述上半部的外侧靠近所述车架中管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环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后叉下管的一端与所述脚蹬中轴相连,其另一端连有带后轮的车后叉,该车后叉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架相连的所述滑动装置。所述车架上管的一端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相连,其另一端与车前管相连,该车前管的末端连有带前轮的车前叉;所述车前管上设有锁销,该锁销处于所述车架上管与所述车架下管之间。所述车架下管的一端与车前管相连,其另一端与车座套管相连,其中部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相连且该相接处设有所述转向轮。一对所述车架中管通过支撑架Ⅱ连有减震器,该减震器的末端与所述上半部相连。所述滑动支撑架由滑动轴及套接在所述滑动轴上的滑动套组成。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在所述车后叉顶部且与所述滑动支撑架相连的行程轴、设在所述上半部内的滑轮;所述滑轮上缠绕钢丝Ⅰ,其中心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钢丝Ⅱ缠绕固定在所述转向轮上;所述行程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轮,其一侧设有限位固定块;所述钢丝Ⅰ依次缠绕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限位固定块上,且该钢丝Ⅰ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所述上半部的内壁,其另一端则固定与另一个所述上半部的内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设有滑动装置,使车辆在折叠时车架上管、车架下管、车架中管同时折叠,并同时联动前轮和后轮横向移动后处于两条平行线上,使前轮和后轮合拢重叠,从而使车辆长度缩短至一只车轮的长度;当车辆车架展开时,车架上管、车架下管、车架中管同时联动前轮和后轮横向移动后处于同一直线上,有效解决了自行车在折叠过程中需单独操作各部件才能完成的弊端,从而达到一次操作完成所有部件折叠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中下半部的另一端的外侧分别设有卡环,上半部的外侧靠近车架中管的位置设有与卡环相匹配的卡槽,展开折叠时通过卡环嵌入卡槽,达到了自动锁紧的目的。同时,车前管上设有锁销,该锁销处于车架上管与车架下管之间,从而使车辆在展开和折叠时自动锁死在固定的形态上。3、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简单,只需一个操作动作即可完成完整的折叠或展开车辆,并且折叠后空间和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且便于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过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动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车架上管2—车架下管3—车架中管4—后叉上管5—后叉下管6—车前管7—锁销8—车前叉9—车座套管10—转向轮11—上半部12—下半部13—卡环14—脚蹬中轴15—车后叉16—减震器17—滑轮18—钢丝Ⅰ19—固定架20—行程轴21—钢丝Ⅱ22—导向轮23—限位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该机构包括与车架上管1和车架下管2相连的一对车架中管3、一对后叉上管4、一对后叉下管5及滑动装置。一对车架中管3中的上部外侧均设有转向轮10,且一个为正向转向轮,一个为反向转向轮;一对后叉上管4中的每个后叉上管包括通过滑动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上半部11的一端与一对车架中管3相连,其另一端与下半部12的一端相连;下半部12的另一端的外侧分别设有卡环13,并通过支撑架Ⅰ连有脚蹬中轴14;上半部11的外侧靠近车架中管3的位置设有与卡环13相匹配的卡槽;后叉下管5的一端与脚蹬中轴14相连,其另一端连有带后轮的车后叉15,该车后叉15的顶部设有与滑动支撑架相连的滑动装置。车架上管1的一端与一对车架中管3相连,其另一端与车前管6相连,该车前管6的末端连有带前轮的车前叉8;车前管6上设有锁销7,该锁销7处于车架上管1与车架下管2之间。车架下管2的一端与车前管6相连,其另一端与车座套管9相连,其中部与一对车架中管3相连且该相接处设有转向轮10。一对车架中管3通过支撑架Ⅱ连有减震器16,该减震器16的末端与上半部11相连。滑动支撑架由滑动轴及套接在滑动轴上的滑动套组成。滑动装置包括设在车后叉15顶部且与滑动支撑架相连的行程轴20、设在上半部11内的滑轮17(参见图3)。滑轮17上缠绕钢丝Ⅰ18,其中心设有固定架19;固定架19通过钢丝Ⅱ21缠绕固定在转向轮10上;行程轴20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轮22,其一侧设有限位固定块23;钢丝Ⅰ18依次缠绕于导向轮22和限位固定块23上,且该钢丝Ⅰ18的一端固定于一个上半部11的内壁,其另一端则固定与另一个上半部11的内壁。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增加滑轮17的个数来调整行程轴20的行程长度,并改变与其配套联动的转向轮10的直径大小和开合角度。当滑轮17个数为2个时,第一个滑轮上缠绕钢丝Ⅰ18,限位固定块23上缠绕有钢丝Ⅰ18,该钢丝Ⅰ18的一端固定于一个上半部11的内壁,其另一端则固定与另一个上半部11的内壁。第二个滑轮通过钢丝Ⅱ21缠绕固定在转向轮10上。第一个滑轮与第二个滑轮之间通过一截钢丝Ⅲ连接在一起,该钢丝Ⅲ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个滑轮的中心轴上,经缠绕第二个滑轮后固定于上半部11的内壁。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车辆折叠时,抬起车架下管2对车辆进行收拢时,其中部一对轴向连接的车架中管3上设置的转向轮10会逆时针旋转,旋转会拉动一侧逆时针缠绕固定在转向轮10上的同侧钢丝Ⅱ21,钢丝Ⅱ21拉动同侧滑轮17,滑轮17再拉动缠绕在其上的同侧钢丝Ⅰ18,钢丝Ⅰ18经过同侧导向轮22拉动行程轴20产生推送行程,推动车后叉15横向移动,直至前后轮两轴平行并重叠。完成车辆折叠。这时另一侧转向轮10也是逆时针旋转,但缠绕固定在其上的同侧钢丝是顺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

【技术保护点】
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与车架上管(1)和车架下管(2)相连的一对车架中管(3)、一对后叉上管(4)、一对后叉下管(5)及滑动装置;一对所述车架中管(3)中的上部外侧均设有转向轮(10),且一个为正向转向轮,一个为反向转向轮;一对所述后叉上管(4)中的每个后叉上管包括通过滑动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所述上半部(11)的一端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3)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半部(12)的一端相连;所述下半部(12)的另一端的外侧分别设有卡环(13),并通过支撑架Ⅰ连有脚蹬中轴(14);所述上半部(11)的外侧靠近所述车架中管(3)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环(13)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后叉下管(5)的一端与所述脚蹬中轴(14)相连,其另一端连有带后轮的车后叉(15),该车后叉(15)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架相连的所述滑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与车架上管(1)和车架下管(2)相连的一对车架中管(3)、一对后叉上管(4)、一对后叉下管(5)及滑动装置;一对所述车架中管(3)中的上部外侧均设有转向轮(10),且一个为正向转向轮,一个为反向转向轮;一对所述后叉上管(4)中的每个后叉上管包括通过滑动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所述上半部(11)的一端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3)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半部(12)的一端相连;所述下半部(12)的另一端的外侧分别设有卡环(13),并通过支撑架Ⅰ连有脚蹬中轴(14);所述上半部(11)的外侧靠近所述车架中管(3)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环(13)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后叉下管(5)的一端与所述脚蹬中轴(14)相连,其另一端连有带后轮的车后叉(15),该车后叉(15)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架相连的所述滑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车轮两轴平行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管(1)的一端与一对所述车架中管(3)相连,其另一端与车前管(6)相连,该车前管(6)的末端连有带前轮的车前叉(8);所述车前管(6)上设有锁销(7),该锁销(7)处于所述车架上管(1)与所述车架下管(2)之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海
申请(专利权)人:岑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