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687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馏分油两段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两段加氢流程,第一段使用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段使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其中循环氢与馏分油原料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器去反应,第一段反应器的流出物经分离后的液相与新氢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器去反应。该方法的工艺流程合理,第一段和第二段所用氢源不同,避开了各段内催化剂对氢源中硫含量的要求,从而使两段中的催化剂均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的方法,尤其是一种两段加氢处理脱除馏分油中含硫化合物及芳烃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车用燃料的总需求量与日俱增,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也越来越强。市场对石油产品的要求日益严格,世界各国相继修订了燃料标准。在新的规格中对柴油产品的硫含量、芳烃含量、密度和十六烷值等方面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硫含量及芳烃含量的要求更加苛刻。《世界燃油规范》中II类柴油指标要求硫含量小于300μg/g,芳烃含量小于25wt%;III类柴油指标要求硫含量小于30μg/g、芳烃含量小于15wt%。以直馏柴油或催化柴油为原料生产上述新规格柴油,要对现有的加氢精制装置进行改造,即采用提高装置压力等级、降低反应空速或提高反应温度及更换活性更高的精制催化剂等手段,以使柴油产品中的硫含量达到要求,但是降低芳烃的含量则是一大难题。目前,柴油深度脱芳烃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现有装置的压力等级下,利用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温加氢活性来饱和芳烃,从而有效地降低柴油中的芳烃含量。US5,183,556介绍了一种柴油的两段加氢脱芳过程。首先,原料与氢气顺流通过装有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第一段反应床层;然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除去由第一段得到的物流中的气体组分,液相物流则进入第二段反应床层与补充氢逆-->流接触进行深度加氢反应,该段所用催化剂可以是贵金属催化剂,也可以是非贵金属催化剂。两步加氢过程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内进行,也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在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设有气体分离区,将第一段和第二段所产生的气体分出反应器,从第一段出来的液相直接进入第二段。但是该工艺过程的第二段反应是在物料与氢气逆流的情况下进行的,实现该工艺过程,在工程上十分复杂,而且工程投资费用也很高。CN1267709A提出了一种馏分油两段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原料油首先进入第一反应器中,在氢气和非贵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的物料进入热高压分离器,从热高压分离器底部出来的物料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在氢气和贵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的物料依次经过高压分离器、低压分离器后,得到液体产品,高压分离器顶部的富氢气体循环使用。该方法得到的产品芳烃含量可以降到10wt%以下,收率高达95wt%以上。但是,该专利技术经过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反应后的含有硫化氢的富氢气体,经过脱硫系统脱硫后循环使用,如果将该富氢气体中硫化氢含量脱到满足第二反应器内贵金属催化剂对系统内硫化氢含量要求,那么该循环氢中硫化氢的含量将不能满足第一反应器内非贵金属催化剂对系统内硫化氢含量要求,从而影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反之,若循环氢中的硫化氢含量高,则又会使贵金属催化剂中毒,从而影响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馏分油两段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是采用两段加氢流程,第一段使用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段使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其中循环氢与馏分-->油原料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器去反应,第一段反应器的流出物经分离后的液相与新氢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器去反应。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a.馏分油原料与经加热炉加热后的氢气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器中,在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b.第一反应器生成的物料进入热高压分离器,从热高压分离器顶部出来的气相物料经冷高压分离器冷凝出部分液体后,剩余气体经脱硫,得到富氢气体供第一反应系统循环使用;c.从热高压分离器底部出来的物料与经换热后的新鲜氢气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d.第二反应器生成的物料依次经过高压分离器、低压分离器后,得到液体物流,该物流经分馏系统脱除轻烃后得到最终液体产品,高压分离器顶部的富氢气体供第一反应系统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馏分油原料选自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焦化柴油、减粘柴油和减压馏分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硫含量不高于2.5wt%,氮含量不高于1000μg/g,芳烃含量不高于66wt%,重金属含量不高于2μg/g。第一段所用的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为任何常规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活性金属最好是选自第VIB族的钼和钨及第VIII族的钴和镍中的一种或多种,如Ni-Mo、Co-Mo、W-Co等。作为载体的耐热无机氧化物为氧化铝、含有硼、硅和/或磷的氧化铝,最好为含有硅和磷的氧化铝。第一段的反应条件为常规的加氢精制操作条件,优选为:氢分压1.8~10.0MPa,最好为4.0~8.0MPa;体积空速0.5~6.5h-1,最好为1.0~4.0h-1;反应温度280~385℃,最好为300~360℃;氢油体积比100~600,最好为200~400。-->第二段所用的贵金属催化剂为一种负载在沸石上的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其活性金属为铂和/或钯,沸石一般为Y沸石或经改性的Y沸石。第二段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1.8~10.0MPa,最好为4.0~8.0MPa;体积空速0.5~4.5h-1,最好为1.0~3.0h-1;反应温度240~370℃,最好为280~350℃;氢油体积比200~800,最好为400~600。所述的热高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150~450℃,冷高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20~80℃。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均为固定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艺流程合理,第一段和第二段所用氢源不同,避开了各段内催化剂对氢源中硫含量的要求,从而使两段中的催化剂均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馏分油两段加氢脱硫脱芳烃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1.原料油,2.新鲜氢气,3.第一反应器,4.第一个热高压分离器,5.第二反应器,6.第二个热高压分离器;7.第一个冷高压分离器,8.分馏系统,9.加热炉,10.第二个冷高压分离器,11.脱硫装置,12.循环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说明。原料油1经原料油泵加压后经换热系统换热后,进入第一反应器3,反应生成物经过换热后进入第一个热高压分离器4,从第一个热高压分离器4底部出来的液相物料经换热后,进入第二个反应器5中,反应生成物经两个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第二个高压分离器6,分离出的液相物料进入第一个低压分离器7,经分离得到的液体反应产物,再经换热器换热后,去分馏系统8。新鲜氢气2分两路进入系统,第一路又分为两支路,一支路作为第一反应-->器3的补充冷氢,另一支路经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加热炉9,再经管线进入第一反应器3;第二路又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支路作为第二反应器5的补充冷氢,还有一条支路经换热器换热后再从反应器顶部去第二反应器5反应。第二个高压分离器6顶部的气体,进入第一个热高压分离器4作为气提介质,第一个热高压分离器4顶部的气相物料经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第二个冷高压分离器10,经气液分离后,第二个冷高压分离器10底部的液相物流进入第二个低压分离器7,第二个冷高压分离器10顶部的气体进入脱硫装置11脱除硫化氢后,得到的富氢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12增压后,作为系统的循环氢供第一反应器3使用。第一反应器中所使用的非贵金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采用两段加氢流程,第一段使用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段使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循环氢与馏分油原料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器去反应,第一段反应器的流出物经分离后的液相与新氢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器去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采用两段加氢流程,第一段使用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段使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循环氢与馏分油原料混合进入第一反应器去反应,第一段反应器的流出物经分离后的液相与新氢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器去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的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是以含硅和磷的氧化铝为载体,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为基准,其活性组分及其组成如下:10%~35%的氧化钼或氧化钨,2.0%~6.0%的氧化镍或氧化钴,以P元素计,2.0%~6.0%的P。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60~190m2/g,孔容在0.3~0.4ml/g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的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贵金属加氢催化剂,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为基准,包括0.05%~2.0%的贵金属,0.5%~10.0%的非贵金属,58.0%~94.0%的Y沸石和5.0%~30.0%的粘合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加氢催化剂的表面积在350~700m2/g之间,孔容在0.35~0.50ml/g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馏分油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段的反应条件为:             氢分压:    1.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相程王继锋姚颂东王旭刘雪玲申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