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633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制备VI至少约110~约130的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其包括:    a)将润滑油进料供入溶剂萃取区并在有效地至少制得芳类贫乏的萃余液条件下将该润滑油进料不充分萃取;    b)从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除去至少部分所述萃取溶剂以制得脱蜡油粘度指数为约75~约105和蜡含量大于15wt%的萃余液进料;    c)在有效条件下操作的第一反应步骤中将所述萃余液进料与加氢处理催化剂接触,以至少制得气体产物和加氢处理进料;    d)将所述加氢处理进料气提以从该加氢处理进料中分离出至少部分气体产物,从而制得气提进料;和    e)在有效的加氢脱蜡条件下操作的脱蜡区中将所述气提进料与至少一种脱蜡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脱蜡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Ⅷ族贵金属并且选自:ZSM-5、ZSM-22、ZSM-23、ZSM-35、ZSM-48、ZSM-57、Beta、SSZ-31、SAPO-11、SAPO-31、SAPO-41、MAPO-11、ECR-42、氟化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氟化氧化硅-氧化铝、合成镁碱沸石、丝光沸石、硅铝钾沸石、毛沸石、菱沸石和其混合物,由此制得润滑油基础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含蜡进料制备具有高粘度指数(VI)的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更特别地,对含蜡进料进行温和条件下的加氢处理、催化加氢脱蜡和加氢精制。专利技术背景曾经,用于例如汽车发动机油应用的润滑油制品采用添加剂以改进用于制备成品的基础料的特定性能。随着对环境关注的增加,对基础料本身的性能要求增加。美国石油协会(API)对II类基础料的要求包括:饱和物含量至少为90%、硫含量为0.03wt%或更少及粘度指数(VI)为80~120。除了VI至少为120之外,对III类基础料的要求与对II类基础料的要求相同。用于制备基础料的常规技术例如加氢裂化或溶剂萃取要求严格的操作条件例如高压和高温或者高的溶剂:油料比以及高萃取温度,以达到所述较高的基础料质量。任何一种替换方案涉及到昂贵的操作条件和低产率。已经将加氢裂化与作为预备步骤的加氢处理结合。然而,由于向通常伴随加氢裂化过程的馏出物的转化,这种结合因而也会导致降低的润滑油产率。希望有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向低沸点馏出物的转化而以高产率制备III类基础料并且同时制得具有优异低温性能、高VI和高稳定性的制品的经济方法。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制备VI为约110~约130的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润滑油进料供入溶剂萃取区并在有效地至少制得芳类贫乏的萃余液条件下将该润滑油进料不充分萃取(underextract);b)从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除去至少部分所述萃取溶剂以制得脱蜡油粘度指数为约75~约105和蜡含量大于15wt%的萃余液进料;c)在有效条件下操作的第一反应步骤中将所述萃余液进料与加氢处理催化剂接触,以至少制得气体产物和加氢处理进料;d)将所述加氢处理进料气提以从该加氢处理进料中分离出至少部分气体产物,从而制得气提进料;和e)在有效的加氢脱蜡条件下操作的脱蜡区中将所述气提进料与至少一种脱蜡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脱蜡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VIII族贵金属并且选自:ZSM-5、ZSM-22、ZSM-23、ZSM-35、ZSM-48、ZSM-57、β沸石、SSZ-31、SAPO-11、SAPO-31、SAPO-41、MAPO-11、ECR-42、氟化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氟化氧化硅-氧化铝、合成镁碱沸石、丝光沸石、硅铝钾沸石、毛沸石、菱沸石和其混合物,由此制得润滑油基础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在有效的加氢精制条件下操作的加氢精制区中将润滑油基础料与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而制得加氢精制的润滑油基础料。专利技术详述应当注意如这里所用的术语“进料”和“进料流”是同义的。润滑油进料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进料是在润滑油范围内沸腾的含蜡进料,由ASTMD 86或ASTM 2887测得其通常具有10%的蒸馏点大于650°F(343℃),并且源自矿物来源、合成来源或两者的混合物。合适润滑油进料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源自例如以下来源的那些:源自溶剂精制过程的油料如萃余液、部分溶剂脱蜡油、脱沥青油、馏出物、真空瓦斯油、焦化瓦斯油、疏松石蜡、脚子油等,以及费-托蜡。这些进料还可以具有高含量的氮-和硫-污染物。在本方法中可以处理-->含有基于进料至多0.2wt%氮和至多3.0wt%硫的进料。蜡含量高的进料通常具有高达200或更高的高粘度指数。可以分别通过标准ASTM方法D5453和D4629测量硫和氮含量。萃余液进料这里使用的萃余液进料源自溶剂萃取工艺。在如这里考虑的溶剂萃取工艺中,对上文定义的润滑油进料进行溶剂萃取。溶剂萃取工艺选择性地将所述芳类组分溶解在富含芳类的萃取液中并同时将更多的石蜡组分留在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环烷烃被分布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用于溶剂萃取的典型溶剂包括苯酚、糠醛和N-甲基吡咯烷酮。通过控制溶剂与油料的比例、萃取温度以及将待萃取的馏出物与溶剂接触的方法,可以控制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的分离程度。在溶剂萃取工艺中,在溶剂萃取区中对所述润滑油进料进行溶剂萃取。在溶剂萃取区中,将上文定义的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与萃取溶剂接触。这里使用的萃取溶剂不是关键所在并且可以是任何已知对芳族烃的亲和力比对非芳族烃更好的溶剂。这些溶剂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环丁砜、糠醛、苯酚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优选糠醛、苯酚和NMP。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溶剂萃取工艺实现所述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流与所述萃取溶剂的接触操作。这种工艺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间歇方式、半间歇方式或连续方式。优选萃取工艺是连续工艺,更优选该连续工艺以逆流方式进行。在逆流方案中,优选将所述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流供入延长的接触区或塔的底部并且使得其沿着向上的方向流动,而在该塔顶部供入所述萃取溶剂并且使得其沿着向下的方向流动,于是与向上流动的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流呈逆流。在该方案中,迫使所述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流逆流地经过所述萃取溶剂,从而导致所述萃取溶剂与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密切接触。因此,所述萃取溶剂和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流迁移至该接触区的相对末端。所述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流与萃取溶剂的接触至少制得了芳类贫乏的萃余液。然后对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进行处理以除去至少部分包含于-->其中的萃取溶剂,由此制得这里用作进料的萃余液。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任何已知的有效地从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分离至少部分萃取溶剂的方法实现除去至少部分萃取溶剂。优选通过在气提或蒸馏塔中从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分离至少部分第一萃取溶剂而制得萃余液。“至少部分”指的是从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除去以芳类贫乏的萃余液计至少约80体积%、优选约90体积%、更优选95体积%的萃取溶剂。更优选的是基本上除去所有萃取溶剂。应当注意短语“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与“萃余液”不同义。短语“芳类贫乏的萃余液”是指在从相应的相除去(即蒸馏或气提)溶剂之前溶剂萃取的制品。因此,这里所用的“萃余液”是指在已经除去包含于“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的至少部分溶剂后的萃余液制品。优选这里所用的萃余液是不充分萃取的,即在使得萃余液产率最大化并同时还从所述进料中除去大部分最低质量分子的条件下进行所述萃取。可以通过控制萃取条件使萃余液产率最大化,例如通过降低溶剂与油料的处理比例和/或降低萃取温度。将得自溶剂萃取单元的萃余液气提除去溶剂,然后将该萃余液供入含有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加氢处理单元(区)。将供至加氢处理区的萃余液进料萃取至脱蜡油粘度指数为约75~约105,优选为80~95,更优选约80~约85。所述萃余液进料还将具有大于约15wt%蜡、优选大于约40t%蜡的蜡含量。可以通过核磁共振光谱法(ASTMD5292)、相关ndM方法(ASTM D3238)或者溶剂方法(ASTM D3235)测定进料的蜡含量。加氢处理就加氢处理而言,催化剂是对加氢处理有效的那些,例如含有至少一种选自VI族金属、VIII族金属和其混合物的金属的催化剂。优选的金属包括镍、钨、钼、钴和其混合物。这些金属或金属混合物通常作为氧化物或硫化物存在于耐热金属氧化物载体上。对于担载催化剂,单个金属或者金属混合物的量基于催化剂为约0.5~35wt%,然而如果使用本体或非担载催化剂,则金属含量可以高达基于催化剂的98wt%。在VIII族金属与VI-->族金属的优选混合物情况下,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从润滑油沸程范围的进料制备VI至少约110~约130的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其包括:a)将润滑油进料供入溶剂萃取区并在有效地至少制得芳类贫乏的萃余液条件下将该润滑油进料不充分萃取;b)从所述芳类贫乏的萃余液中除去至少部分所述萃取溶剂以制得脱蜡油粘度指数为约75~约105和蜡含量大于15wt%的萃余液进料;c)在有效条件下操作的第一反应步骤中将所述萃余液进料与加氢处理催化剂接触,以至少制得气体产物和加氢处理进料;d)将所述加氢处理进料气提以从该加氢处理进料中分离出至少部分气体产物,从而制得气提进料;和e)在有效的加氢脱蜡条件下操作的脱蜡区中将所述气提进料与至少一种脱蜡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脱蜡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VIII族贵金属并且选自:ZSM-5、ZSM-22、ZSM-23、ZSM-35、ZSM-48、ZSM-57、Beta、SSZ-31、SAPO-11、SAPO-31、SAPO-41、MAPO-11、ECR-42、氟化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氟化氧化硅-氧化铝、合成镁碱沸石、丝光沸石、硅铝钾沸石、毛沸石、菱沸石和其混合物,由此制得润滑油基础料。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选自VI族金属、VIII族金属和其混合物的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脱蜡催化剂是至少一种选自ZSM-22、ZSM-23、ZSM-48和ZSM-57的催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脱蜡催化剂是ZSM-48。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脱蜡催化剂是硫化的、还原的或者硫化并还原的。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有效的加氢精制条件下操作的加氢精制区中将所述润滑油基础料与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以制得加氢精制的润滑油基础料。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选自VI族金属、VIII族金属和其混合物的金属。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J·墨菲I·A·科迪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