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及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181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及使用方法,包括中心管以及套装在中心管外部的胶筒、液压传动机构;所述胶筒包括上密封胶筒、接替密封胶筒,所述上密封胶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具有上间隙,所述接替密封胶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具有下间隙;所述液压传动机构包括缸套、隔离坐封活塞、接替控制活塞;所述缸套套装在中心管外部,且缸套上端连接上密封胶筒下端,缸套下端连接接替密封胶筒上端;所述缸套与中心管之间构成活塞腔,所述隔离坐封活塞、接替控制活塞均置于活塞腔内;所述隔离坐封活塞下端与接替控制活塞上端连接在一起。提供备用密封系统,当封隔器密封失效后,启动备用密封系统,继续实现油套密封,从而延长分层密封有效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井下配套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封隔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井下工具,广泛用于井下分层注水、采油中,实现对油套环空的密封,是制约井下管柱寿命的关键工具。将封隔器下入井内,通过液压、机械提放等方式坐封,依靠封隔器上的密封件封隔油套环空。常规方法,单级封隔器或多级封隔器一次坐封,同时工作,当封隔器密封失效后进行检换作业,将封隔器起出进行更换。为了延长封隔器工作寿命,降低作业成本,研制了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提供备用密封系统,当封隔器密封失效后,启动备用密封系统,继续实现油套密封,从而延长分层密封有效期。

2、公开(公告)号:cn104265232b,公开(公告)日:2016-09-14提供了一种具有双级封隔单元的k344型封隔器,两级封隔器单元通过中接头连接,第一级封隔器单元下中心管上分别设有上、下导压水眼,中接头与下中心管间设有间隙一,间隙一的上端部分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滑动密封的密封环以及限位环;限位环与下中心管通过剪切销钉相固定,且它们之间设有间隙二;上导压水眼及第二级封隔器单元进液孔被隔开于密封环的两侧,下导压水眼通过间隙二以及限位环上的水流通孔与第一级封隔器单元进液孔相通。在第一组封隔单元失效时,第二组封隔单元能够在油套压差作用下自动开启,同时关闭第一组封隔单元进液通道。

3、公开(公告)号:cn109281634b,公开(公告)日:2020-10-09涉及一种双胶筒封隔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以及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套装有外管,所述外管上套装有上胶筒和下胶筒,所述外管于上、下胶筒之间套装有下缸套,下缸套与外管之间设有上行压缩上胶筒的上压套和下行压缩下胶筒的下活塞,中心管和外管于上压套和下活塞之间对应设有坐封进液孔,下缸套与上压套上相应设有配合锁紧的锁紧结构,下缸套与下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外管于上胶筒上侧设有解封套组件,中心管上设有与解封套组件配合的提挂结构以在上提中心管时带动解封套组件上行以解封上胶筒;外管于下胶筒的下侧设有上提中心管时能够被下接头下侧管柱带动下行以解封下胶筒的解封座组件。

4、公开(公告)号:cn103184850b,公开(公告)日:2015-12-02公开了一种双向座封悬挂封隔器及其制备方法及井筒环向封隔方法,其中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中心管上自第一接头依次套有第一止动环、第一活塞、第一卡瓦、第一锥体、第一胶筒压环、胶筒、第二胶筒压环、第二锥体、第二卡瓦、第二活塞和第二止动环,第一活塞的外侧套有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液压缸,中心管上固定有阻止第一活塞向第一接头移动的第一锁紧卡瓦,中心管与胶筒之间设有支撑环,第二活塞的外侧套有以第二接头连接的第二液压缸,中心管上固定有阻止第二活塞向第二接头移动的第二锁紧卡瓦,中心管上具有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应的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

5、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专利技术不相同,针对本专利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及使用方法,提供备用密封系统,当封隔器密封失效后,启动备用密封系统,继续实现油套密封,从而延长分层密封有效期。解决常规封隔器无备用密封系统,密封失效后直接作业动管柱起出所有井下工具,造成的管柱有效期短、经济利用率低等问题。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以及套装在中心管外部的胶筒、液压传动机构;

4、所述胶筒包括上密封胶筒、接替密封胶筒,所述上密封胶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具有上间隙,所述接替密封胶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具有下间隙;

5、所述液压传动机构包括缸套、隔离坐封活塞、接替控制活塞;

6、所述缸套套装在中心管外部,且缸套上端连接上密封胶筒下端,缸套下端连接接替密封胶筒上端;所述缸套与中心管之间构成活塞腔,所述隔离坐封活塞、接替控制活塞均置于活塞腔内;

7、所述隔离坐封活塞下端与接替控制活塞上端连接在一起。

8、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胶筒下端与隔离坐封活塞上端之间构成油腔,油腔内灌满液压油。

9、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坐封活塞下端有螺纹和内缩径段,所述接替控制活塞上端有螺纹和内缩径段;

10、所述隔离坐封活塞缩径段长度大于接替控制活塞螺纹长度,所述接替控制活塞缩径段长度大于隔离坐封活塞螺纹长度;将隔离坐封活塞与接替控制活塞螺纹式对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

12、所述中心管同时与隔离坐封活塞内缩径段、接替控制活塞内缩径段之间形成空腔,即传压腔,所述第一传压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13、所述隔离坐封活塞接受到的传压腔的受力面积大于接替控制活塞接受到的传压腔的受力面积。

14、进一步地,所述缸套内壁开设用于防止接替控制活塞轴向下行的限位缩径台阶。

15、进一步地,所述接替控制活塞通过上密封件、下密封件与中心管形成密封,且使第二传压孔所开设的位置在轴向上处于接替控制活塞的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之间。

16、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胶筒下端外壁螺纹式连接上挡碗,所述上挡碗与缸套螺纹式连接,同时上密封胶筒下端也螺纹式连接缸套;所述接替控制活塞上端与缸套下端也为螺纹式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接替密封胶筒下端外壁螺纹式连接下挡碗,所述下挡碗与滑套螺纹式连接,同时接替密封胶筒下端也螺纹式连接滑套。

18、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上接头,上接头下端同时与上密封胶筒连接;

19、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下接头,下接头外壁与滑套内壁相互滑动。

2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1、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坐封步骤:高压流体经中心管第一传压孔,推动隔离坐封活塞向上移动,挤压油腔内的液压油使上密封胶筒坐封;

23、接替密封步骤:当上密封胶筒损坏后,隔离坐封活塞推动液压油从胶筒损坏处流入套管,同时隔离坐封活塞继续上移拖动接替控制活塞向上移动,打开中心管第二传压孔,高压流体由第二传压孔进入接替密封胶筒内腔,使接替密封胶筒坐封。

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设计隔离坐封活塞与接替控制活塞组合控制机构,封隔器密封失效后,接替密封胶筒自动启动实现密封,保持封隔器继续有效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26、2)隔离坐封活塞与接替控制活塞相互挂接且可相互滑动,使得隔离坐封活塞运动行程可控,上密封胶筒不损坏则接替控制活塞不会运动,上密封胶筒损坏后则拖动接替控制活塞运动。

27、3)隔离坐封活塞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以及套装在中心管外部的胶筒、液压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胶筒下端与隔离坐封活塞上端之间构成油腔,油腔内灌满液压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坐封活塞下端有螺纹和内缩径段,所述接替控制活塞上端有螺纹和内缩径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内壁开设用于防止接替控制活塞轴向下行的限位缩径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替控制活塞通过上密封件、下密封件与中心管形成密封,且使第二传压孔所开设的位置在轴向上处于接替控制活塞的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胶筒下端外壁螺纹式连接上挡碗,所述上挡碗与缸套螺纹式连接,同时上密封胶筒下端也螺纹式连接缸套;所述接替控制活塞上端与缸套下端也为螺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替密封胶筒下端外壁螺纹式连接下挡碗,所述下挡碗与滑套螺纹式连接,同时接替密封胶筒下端也螺纹式连接滑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上接头,上接头下端同时与上密封胶筒连接;

10.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以及套装在中心管外部的胶筒、液压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胶筒下端与隔离坐封活塞上端之间构成油腔,油腔内灌满液压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坐封活塞下端有螺纹和内缩径段,所述接替控制活塞上端有螺纹和内缩径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内壁开设用于防止接替控制活塞轴向下行的限位缩径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井下自接替密封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替控制活塞通过上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万刘海涛张峰徐涛郭慧暨梦琪王宁崔鸿儒孙冰洁罗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