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午胎带束层及其生产工艺、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及其生产工艺、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
技术介绍
在子午胎(即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中,带束层位于胎体与胎面之间,其沿子午胎的圆周方向设置并箍紧胎体。带束层是子午胎结构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其结构将直接影响子午胎的使用寿命,对于载重子午胎来说,带束层结构的设计更是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的载重子午胎中采用的带束层一般为“3+0结构”,即由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零度带束层构成。然而,在这种传统结构的带束层中,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为层层压合结构,当子午胎的圆周面受力时,带束层中各层间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会使子午胎胎肩的应力集中部位受到交变载荷作用,进而引发疲劳破坏,导致肩空、肩裂等现象的出现,大大制约了子午胎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使用要求。因此,如何设计子午胎带束层的结构,减小带束层中各层间的剪切作用,以缓解肩空、肩裂等现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及其生产工艺、以及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1)、第二带束层(2)和第三带束层(3),所述第三带束层(3)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零度带束层(4),所述零度带束层(4)与所述第二带束层(2)压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午胎带束层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两端的纤维带束层(5),所述纤维带束层(5)包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第二带束层(2)和零度带束层(4)的轴向端部外侧,所述纤维带束层(5)与第一带束层(1)和零度带束层(4)分别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1)、第二带束层(2)和第三带束层(3),所述第三带束层(3)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零度带束层(4),所述零度带束层(4)与所述第二带束层(2)压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午胎带束层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两端的纤维带束层(5),所述纤维带束层(5)包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第二带束层(2)和零度带束层(4)的轴向端部外侧,所述纤维带束层(5)与第一带束层(1)和零度带束层(4)分别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带束层(5)与第一带束层(1)和零度带束层(4)的搭接长度为5mm-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带束层(5)的帘线沿所述子午胎的周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第二带束层(2)和第三带束层(3)的周向中心线均与所述子午胎的周向中心线共线,所述纤维带束层(5)相对于所述子午胎的周向中心线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束层(2)的宽度为所述子午胎胎面(7)宽度的80%-9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强,孟兆宏,宋美芹,翟明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