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16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包括四根支撑腿,四根支撑腿之间形成长方体状,前后两根所述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缠绕辊,左右两根支撑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端与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调节装置可方便实现第二缠绕辊的降低与升高,其适用范围更广,灵活度较高,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
本技术涉及织物整理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
技术介绍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对于机头固定式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客户端将文档提交到印花设备的PC主机,PC主机经过图像转化以及色彩分析软件的处理,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喷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递给喷印控制器控制喷印。打印过程中,首先喷头组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一个导程,运动过程中喷印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喷印控制命令控制喷嘴是否喷墨;其次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平板在织物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一个打印宽度,两种运动相互协调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打印任务。相比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对于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如何提高印花速度或者每一次打印成衣等的数量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此,中国专利一种织物整理架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5890247U),该专利利用多个整理辊来对布料进行整理,但是,这多个整理辊之间的间距无法调整,于是还存在有另外一个相类似的专利:一种织物整理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5890241U),该专利在垂直高度上设置有多个整理辊,以此来实现对布料的整理,但是其高度可以处于一种固定无法调整的状态,应用起来灵活度仍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包括四根支撑腿,四根支撑腿之间形成长方体状,前后两根所述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缠绕辊,左右两根支撑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端与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左端穿过支撑柱向左侧延伸,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上方的凹槽内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螺纹槽,螺纹杆顶端与螺纹槽相配合,两个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缠绕辊;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三缠绕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螺纹杆与支撑柱的接触处设有第一轴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另一端与升降杆侧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缠绕辊与支撑腿的接触处、第二缠绕辊与升降杆的接触处和第三缠绕辊与支撑柱的接触处均设有第二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调节装置可方便实现第二缠绕辊的降低与升高,其适用范围更广,灵活度较高,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包括四根支撑腿1,四根支撑腿1之间形成长方体状,前后两根所述支撑腿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缠绕辊4;左右两根支撑腿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支撑柱301,支撑柱301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上,所述支撑柱30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302,凹槽302内设有螺纹杆308,螺纹杆308底端与支撑柱30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08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04,第一锥齿轮304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05,第二锥齿轮305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6,转动杆306左端穿过支撑柱301向左侧延伸,所述转动杆30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07;所述螺纹杆308上方的凹槽302内设有升降杆3010,升降杆3010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螺纹槽309,螺纹杆308顶端与螺纹槽309相配合,两个所述升降杆3010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缠绕辊5,当需要升高第二缠绕辊5的高度时,转动把手307,把手307带动转动杆306转动,转动杆306带动第二锥齿轮305转动,第二锥齿轮305带动第一锥齿轮304转动,从而第一锥齿轮304驱动螺纹杆308转动,与螺纹杆308相配合的升降杆3010在导向柱3012的作用下无法转动,则升降杆3010只能向上运动,实现了第二缠绕辊5的升高,有效提高了适用范围;当反向转动把手307时,即可实现升降杆3010的降低;两个所述支撑柱301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三缠绕辊6。所述螺纹杆308与支撑柱301的接触处设有第一轴承303。所述凹槽30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3011,导向槽3011内设有导向杆3012,导向杆3012另一端与升降杆301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缠绕辊4与支撑腿1的接触处、第二缠绕辊5与升降杆3010的接触处和第三缠绕辊6与支撑柱301的接触处均设有第二轴承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需要升高第二缠绕辊5的高度时,转动把手307,把手307带动转动杆306转动,转动杆306带动第二锥齿轮305转动,第二锥齿轮305带动第一锥齿轮304转动,从而第一锥齿轮304驱动螺纹杆308转动,与螺纹杆308相配合的升降杆3010在导向柱3012的作用下无法转动,则升降杆3010只能向上运动,实现了第二缠绕辊5的升高,有效提高了适用范围;当反向转动把手307时,即可实现升降杆3010的降低;在使用时使布料依次穿过左侧的第一缠绕辊4,然后再穿过第二缠绕辊5,再穿过第三缠绕辊6,然后再穿过右侧的第一缠绕辊4即可实现对布料的整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包括四根支撑腿,四根支撑腿之间形成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前后两根所述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缠绕辊,左右两根支撑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端与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左端穿过支撑柱向左侧延伸,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上方的凹槽内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螺纹槽,螺纹杆顶端与螺纹槽相配合,两个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缠绕辊;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三缠绕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缠绕间距可调功能的织物整理架,包括四根支撑腿,四根支撑腿之间形成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前后两根所述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缠绕辊,左右两根支撑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端与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左端穿过支撑柱向左侧延伸,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上方的凹槽内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钢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酷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