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共模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0226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绕线机,该绕线机包括线夹、焊锡头、铰线装置以及绕线机构,在绕线前,线夹夹紧穿过铰线装置的绝缘线,导针引导绝缘线挂在磁芯的焊盘上进行焊锡,焊锡完成后剪刀剪断焊锡头与焊盘之间的绝缘线,绕线的同时铰线装置铰线送线,铰线盘与送线盘之间的绝缘线平行,使得绝缘线可平稳顺利通过导针朝向绕线机构移动,且不易被扯断,绕线完成后,焊锡头将绝缘线焊锡在另两个焊盘上,剪断绝缘线前线夹夹紧绝缘线,剪断绝缘线后铰线盘与送线盘反向旋转,松开反向铰线部分,压线块压紧绝缘线后线夹将松开铰线部分拉直,进入下一绕线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线机结构简单,能有效进行全麻花绝缘线的铰线绕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Reaming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ommon mode inductor winding machine and its win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mon mode inductance winding, the winding machine comprises a wire clamp, soldering head, hinge device and winding mechanism, the winding, insulated wire clamp clamping device through the hinge line, guide pin guide wire hanging on the pad core on the solder, the solder is completed cut knife cut line between the insulation pad and solder head, winding device and hinge hinge line wire, insulated wire and wire feeding disc hinge line disk in parallel, the insulating line can be smoothly through the guide needle toward the winding mechanism to move, and not easy to be broken, the winding is completed, the head of the insulation wire solder solder on the other two pads, cut the insulated wire clamp front insulated wire, insulated wire cut after the hinge line disk and wire feeding wheel reverse rotation, loosen the reverse hinge line, line pressing insulated wire clamp after loosen the hinge line into the next part straightened. The winding machine of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wire of the hinge line of the insulated line of the whole twis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共模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铰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共模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共模电感自动绕线机是将两根漆包线同时绕在铁氧体磁芯上,形成耦合的共模扼流电感线圈,共模扼流电感线圈采用铁氧化磁芯,双线并绕,杂讯抑制对策佳,在高速信号中难以变形,具有体积小、平衡度佳、使用方便以及高品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由于共模电感自动绕线机是同时绕两根漆包线,两根漆包线绕线前需铰线,其中采用的铰线方式包括全麻花铰线,全麻花线铰线是指绕在磁芯上的2根线从起绕到结尾全部均匀的拧成麻花状,但在起始和结尾的2个线头都要分开焊在4个不同的焊盘上,其中,全麻花线绕制的铰线装置在共模电感绕线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麻花线的铰线控制得当可以在自动化绕线机绕线时使绕制的线圈更为平滑和美观,2根线的耦合程度更高,可以获得更好的电性能,反之铰线控制不当会出现漆包线排线松散、不整齐、耦合程度不好等改变线圈电气特性的缺陷。随着电子元器件及其终端向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线圈要求通过的电流越来越大,而外形越来越小,绕线和点焊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何况是铰线后再绕线,难度极大。目前国内的共模电感绕线机都为数不多,带专门铰线功能的就更寥寥无几,即使可以铰线都不能全麻花铰线,很多情况下都是铰很少的圈数,因为铰的圈数多了,引导漆包线的导针上方的线也铰在一起,导致漆包线无法穿过导针,无法往下出线了,从而导致绕线机无法继续绕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效率高的铰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效率高的铰线装置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绕线效率高的铰线装置的共模电感绕线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在绕线效率高的铰线装置的共模电感绕线机的绕线方法。为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铰线装置包括:铰线机构,铰线机构包括铰线盘以及连接铰线盘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铰线盘旋转铰线盘的一端设有两根导针铰线盘上设有两个第一过线孔第一过线孔与导针连通;送线机构,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盘以及连接送线盘的送线移动机构,送线移动机构驱动送线盘朝向或远离铰线盘移动,送线盘沿铰线盘转动方向转动,送线盘上设有两个第二过线孔;压线机构,送线机构设置在压线机构与铰线机构之间,压线机构包括固定块及压线块,压线块朝向或远离固定块移动,固定块与压线块之间设有间隙部,压线机构靠近送线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三过线孔,间隙部、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以及导针之间相互连通;间隙部、第三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第一过线孔以及导针用于依次引导绝缘线。由此可见,两根绝缘线依次穿过间隙部、第三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第一过线孔以及导针后被焊接在磁芯上,在铰线过程中,铰线盘与送线盘同时同向转动进行铰线,使得第一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之间两根绝缘线处于平行状态,而导针与磁芯之间与第二过线孔与第三过线孔之间的两根绝缘线处于全麻花铰线状态,铰线的同时绕线机将呈全麻花状态的绝缘线进行绕线,由于第一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之间的两根绝缘线处于平行状态,使得绝缘线可以顺利平稳地通过导针,不易被扯断,同时送线盘朝向铰线盘移动,送线盘边转动边朝向铰线盘主动送线,保证有一定长度的绝缘线进行铰线,保持绝缘线的张力以保证绕线的平稳,提高良品率;绕线完毕后,铰线盘与送线盘反向转动,释放第三过线孔与送线盘之间的反向铰线的绝缘线,压线块压紧绝缘线,使绝缘线被拉直,进入下一绕线循环周期,本专利技术的铰线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使得绕线机有效进行全麻花绝缘线的绕线工艺。进一步的方案是,铰线盘与送线盘共线设置。可见,铰线盘与送线盘共线设置可进一步增强绝缘线快速穿过导针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方案是,铰线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导向杆以及连接导向杆的固定盘,固定盘靠近压线机构设置,导向杆连接送线盘以及铰线盘,导向杆设置在送线盘与铰线盘之间,送线盘沿导向杆的轴方向朝向或远离铰线盘移动,固定盘设有开孔,开孔与第三过线孔、第一过线孔以及第二过线孔相互连通。可见,导向机构用于引导绝缘线与送线盘,导向机构中的导向杆贯穿送线盘,导向杆连接铰线盘,使得送线盘能够沿导向杆轴向方向朝向铰线盘移动,提高送线盘移动的准确度,提高绕线精度,同时导向杆用于进行铰线盘与送线盘之间的传动,铰线盘旋转带动与铰线盘连接的导向杆旋转,从而带动与导向杆连接送线盘旋转,实现铰线盘与送线盘的同时同向旋转;连接导向杆的固定盘上设有开孔,两根绝缘线穿过开孔在两根导向杆之间保持平行状态,固定盘用于引导绝缘线穿过送线盘。进一步的方案是,送线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滑轨、与滑轨配合连接的滑块以及连接滑块的传动机构,滑块沿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传动带,传动带连接滑块,滑块朝向送线盘的一侧设有凹槽,送线盘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滑块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送线盘移动方向相同。可见,移动机构用于驱动送线盘朝向或远离铰线盘移动,利用电机与传动带驱动滑块沿滑轨的延伸方向滑动,而送线盘设置在滑块的凹槽内,从而滑块带动送线盘的移动同时也在凹槽内转动,实现送线盘朝向铰线盘主动送线。进一步的方案是,压线机构还包括安装座以及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导向轮,绝缘线邻接导向轮朝向送线机构延伸,压线块连接连接块,连接块连接压紧气缸。可见,导向轮对绝缘线的延伸方向起到引导作用,压紧气缸用于气动压线块朝向或远离固定块移动。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铰线装置的控制方法,铰线装置为上述的铰线装置,铰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铰线步骤,铰线步骤包括:绝缘线依次穿过间隙部、第三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第一过线孔以及导针;铰线盘与送线盘同时同向旋转;送线盘朝向铰线盘地移动。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执行铰线步骤后,控制方法还包括松线步骤,松线步骤包括:铰线盘反向旋转松开铰线部分;送线盘远离铰线盘地移动;压线块压紧间隙部内的绝缘线。为实现上述的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共模电感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旋转轴以及连接旋转轴的磁芯,磁芯上设有四个焊盘;铰线装置,铰线装置为上述的铰线装置,铰线装置设置在绕线移动机构上;夹线机构,夹线机构包括线夹以及连接线夹的夹线移动机构,夹线移动机构驱动线夹朝向绕线机构移动;剪线机构,剪线机构包括剪刀以及连接剪刀的剪线移动机构,剪线移动机构驱动剪刀朝向绕线机构移动;焊锡机构,焊锡机构包括焊锡头与连接焊锡头的焊锡移动机构,焊锡移动机构驱动焊锡头朝向绕线机构移动。由此可见,在绕线前,线夹夹紧穿过铰线装置的绝缘线,绕线移动机构驱动导针引导绝缘线挂在磁芯的焊盘上进行焊锡,焊锡完成后剪刀剪断焊锡头与焊盘之间的绝缘线,绕线机构开始绕线,绕线的同时铰线装置铰线送线,铰线过程中,铰线盘与送线盘之间的绝缘线相互平行,使得绝缘线可平稳顺利通过导针朝向绕线机构移动,且不易被扯断,绕线完成后,焊锡头将绝缘线焊锡在另两个焊盘上,剪断绝缘线前线夹夹紧绝缘线,剪断绝缘线后铰线盘与送线盘反向旋转,松开送线盘与第三过线孔之间的铰线部分,压线块压紧绝缘线后线夹将松开的铰线部分拉直,进入下一绕线周期,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结构简单,能有效进行全麻花绝缘线的铰线绕线,能保持绝缘线张力的同时平稳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铰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共模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技术保护点】
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线机构,所述铰线机构包括铰线盘以及连接所述铰线盘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铰线盘旋转,所述铰线盘的一端设有两根导针,所述铰线盘上设有两个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导针连通;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盘以及连接所述送线盘的送线移动机构,所述送线移动机构驱动所述送线盘朝向或远离所述铰线盘移动,所述送线盘沿所述铰线盘转动方向转动,所述送线盘上设有两个第二过线孔;压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线机构与所述铰线机构之间,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块及压线块,所述压线块朝向或远离所述固定块移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压线块之间设有间隙部,所述压线机构靠近所述送线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三过线孔,所述间隙部、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三过线孔以及所述导针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间隙部、所述第三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以及所述导针用于依次引导绝缘线。

【技术特征摘要】
1.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线机构,所述铰线机构包括铰线盘以及连接所述铰线盘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铰线盘旋转,所述铰线盘的一端设有两根导针,所述铰线盘上设有两个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导针连通;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盘以及连接所述送线盘的送线移动机构,所述送线移动机构驱动所述送线盘朝向或远离所述铰线盘移动,所述送线盘沿所述铰线盘转动方向转动,所述送线盘上设有两个第二过线孔;压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线机构与所述铰线机构之间,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块及压线块,所述压线块朝向或远离所述固定块移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压线块之间设有间隙部,所述压线机构靠近所述送线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三过线孔,所述间隙部、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三过线孔以及所述导针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间隙部、所述第三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以及所述导针用于依次引导绝缘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线盘与所述送线盘共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线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导向杆以及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靠近所述压线机构设置,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送线盘以及所述铰线盘,所述导向杆连接在所述送线盘和所述铰线盘之间,所述送线盘沿所述导向杆的轴方向朝向或远离所述铰线盘移动,所述固定盘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三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以及所述第二过线孔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滑轨、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的滑块以及连接所述滑块的传动机构,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朝向所述送线盘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送线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送线盘移动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还包括安装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导向轮,所述绝缘线邻接所述导向轮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波梅秋雄梁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