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367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以解决现有冲击实验设备存在着强度低,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多工件连续检测,无法有效保证操作者安全的问题。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包括工控机、显示屏、人体感应装置、垫板、置物槽、载物台、底座、驱动电机、冲击锤、升降杆、上横梁、导柱和气缸,所述的工控机与显示屏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安装在底座上部;所述的垫板设置在置物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控机、人体感应装置和载物台的设置,有利于有效探测人体,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便于实现多工件连续式冲击试验,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
本技术属于机械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机械环境试验也称为力学环境试验,是为了保证产品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在预期的使用、运输、流通环境条件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进行的活动,具有以力作用为突出特征的特点。考核、评价产品在力作用下的功能可靠性、结构完好性。力学环境试验方法主要包含自然暴露试验、现场试验和人工模拟试验。机械冲击试验广泛应用于机械环境检测中,试验目的在于确定在正常和极限温度下,当产品受到一系列冲击时,各性能是否失效。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172984A,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机械冲击试验设备,包括:底座、导柱、驱动装置、冲击锤、垫板、横梁,冲击锤套设于导柱并悬挂于横梁上,垫板设于底座上表面而位于冲击锤下方,样品置于垫板上,驱动装置可驱动冲击锤在导柱上提升或者下降,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冲击锤包括主体结构和可脱离地连接于主体结构下方的锤头,加速度传感器设于锤头下表面的凹槽内,且锤头下表面还设有用于盖住加速度传感器的盖板,数据采集卡将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加速度电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软件平台对采集数据进行显示;但是其冲击试验设备存在着强度低,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多工件连续检测,无法有效保证操作者安全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以解决现有冲击实验设备存在着强度低,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多工件连续检测,无法有效保证操作者安全的问题。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包括工控机、显示屏、人体感应装置、垫板、置物槽、载物台、底座、驱动电机、冲击锤、升降杆、上横梁、导柱和气缸,所述的工控机与显示屏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安装在底座上部;所述的垫板设置在置物槽上;所述的置物槽位于载物台内;所述的载物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驱动电机与载物台连接;所述的冲击锤安装在升降杆端部;所述的升降杆与气缸相连;所述的载物台侧部设置导柱;所述的导柱上部安装上横梁;所述的载物台包括定位块、中心轴和盘体;所述的中心轴安装在盘体中心;所述的定位块设置在置物槽端部。进一步,所述的工控机内部安装有数据采集电路板;所述的工控机安装有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便于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试验的信度和效度,避免重复试验,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实现自动控制。进一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为红外线传感器,有利于有效探测人体,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保障试验安全进行。进一步,所述的载物台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度为360度;所述的载物台底部设置有传动蜗轮,有利于实现多工件连续式冲击试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有蜗杆,有利于有效驱动载物台运动,便于保障实验的连续进行,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所述的冲击锤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工控机相连,有利于有效探测实验信号,准确传递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人体感应装置的设置,有利于有效探测人体,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保障试验安全进行。2.本技术的载物台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多工件连续式冲击试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3.本技术的工控机的设置,便于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试验的信度和效度,避免重复试验,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实现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载物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控机,2-显示屏,3-人体感应装置,4-垫板,5-置物槽,6-载物台,61-定位块,62-中心轴,63-盘体,7-底座,8-驱动电机,9-冲击锤,10-升降杆,11-上横梁,12-导柱,13-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包括工控机1、显示屏2、人体感应装置3、垫板4、置物槽5、载物台6、底座7、驱动电机8、冲击锤9、升降杆10、上横梁11、导柱12和气缸13,所述的工控机1与显示屏2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3安装在底座7上部;所述的垫板4设置在置物槽5上;所述的置物槽5位于载物台6内;所述的载物台6安装在底座7上;所述的驱动电机8与载物台6连接;所述的冲击锤9安装在升降杆10端部;所述的升降杆10与气缸13相连;所述的载物台6侧部设置导柱12;所述的导柱12上部安装上横梁11;所述的载物台6包括定位块61、中心轴62和盘体63;所述的中心轴62安装在盘体63中心;所述的定位块61设置在置物槽5端部。进一步,所述的工控机1内部安装有数据采集电路板;所述的工控机1安装有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便于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试验的信度和效度,避免重复试验,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实现自动控制。进一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3为红外线传感器,有利于有效探测人体,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保障试验安全进行。进一步,所述的载物台6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度为360度;所述的载物台6底部设置有传动蜗轮,有利于实现多工件连续式冲击试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电机8为步进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8安装有蜗杆,有利于有效驱动载物台6运动,便于保障实验的连续进行,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所述的冲击锤9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工控机1相连,有利于有效探测实验信号,准确传递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率。工作原理本技术在载物台6上的置物槽5内放入工件,通过观看显示屏2,对工控机1输入指令,控制气缸13带动升降杆10上升,升降杆10端部的冲击锤9随之上升,在到达预定高度后释放冲击锤9对工件进行冲击实验,一个工件完成后,驱动电机8带动载物台6转动90度,重复上一动作,直至完成对四个工件的冲击实验,在实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上横梁11的高度,以满足实验要求。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1)、显示屏(2)、人体感应装置(3)、垫板(4)、置物槽(5)、载物台(6)、底座(7)、驱动电机(8)、冲击锤(9)、升降杆(10)、上横梁(11)、导柱(12)和气缸(13),所述的工控机(1)与显示屏(2)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3)安装在底座(7)上部;所述的垫板(4)设置在置物槽(5)上;所述的置物槽(5)位于载物台(6)内;所述的载物台(6)安装在底座(7)上;所述的驱动电机(8)与载物台(6)连接;所述的冲击锤(9)安装在升降杆(10)端部;所述的升降杆(10)与气缸(13)相连;所述的载物台(6)侧部设置导柱(12);所述的导柱(12)上部安装上横梁(11);所述的载物台(6)包括定位块(61)、中心轴(62)和盘体(63);所述的中心轴(62)安装在盘体(63)中心;所述的定位块(61)设置在置物槽(5)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械环境检测的冲击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1)、显示屏(2)、人体感应装置(3)、垫板(4)、置物槽(5)、载物台(6)、底座(7)、驱动电机(8)、冲击锤(9)、升降杆(10)、上横梁(11)、导柱(12)和气缸(13),所述的工控机(1)与显示屏(2)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3)安装在底座(7)上部;所述的垫板(4)设置在置物槽(5)上;所述的置物槽(5)位于载物台(6)内;所述的载物台(6)安装在底座(7)上;所述的驱动电机(8)与载物台(6)连接;所述的冲击锤(9)安装在升降杆(10)端部;所述的升降杆(10)与气缸(13)相连;所述的载物台(6)侧部设置导柱(12);所述的导柱(12)上部安装上横梁(11);所述的载物台(6)包括定位块(61)、中心轴(62)和盘体(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美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