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lecular design method of a new EGFR and DNA double target antitumor ruthenium complexe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ligand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ruthenium (II)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S2, for the synthesis of ruthenium (II) complexes,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nd determina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es, UV compounds were measured by UV spectra absorption curve, the purity of compounds w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3, targeting evalu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test: with DNA of EGFR inhibitory activity test and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test. The molecular desig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quinazoline matrix steric, form stable complexes, the preparation and screening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 of anticancer drugs as the goal, to carry out EGFR and DNA double target ruthenium (II) of cre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n vivo a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第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顺铂于197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睾丸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药。在此基础上,以卡铂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奈达铂、奥沙利铂、庚铂等为代表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陆续问世。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药物的成功研发,带动了无机金属配合物在生物领域的飞速发展,也极大鼓舞了研究者去开发更高效低毒的新型铂类抗肿瘤药。迄今为止,已报道有成千上万个铂配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先后有30余个铂配合物进入人体临床试验。近十几年,又有洛铂于2001年在我国注册上市,米铂于2009年在日本上市用于肝癌的治疗。尽管铂类药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们仍然没能充分解决与顺铂类似的许多缺点,如毒性大(包括肾毒性、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抗肿瘤谱窄、交叉耐药性等,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铂类药物的发展。因此开发新的药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广谱的非铂类金属药物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钌配合物便是首选之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体的设计、合成与钌(II)配合物的制备:将1,2,3‑三氮唑药效基团分别引入到4‑苯胺基喹唑啉环的6‑或7‑位及4‑苯胺基的 3‑位上,合成含1,2,3‑三氮唑的4‑苯胺基喹唑啉类配体;再与钌{(η6‑arene)Ru}结构单元配位,制备钌(II)配合物;S2、配体与钌(II)芳烃配合物的结构表征:针对所合成的的钌(I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其结构,并测定化合物的单晶结构,通过紫外光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曲线,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纯度;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体的设计、合成与钌(II)配合物的制备:将1,2,3-三氮唑药效基团分别引入到4-苯胺基喹唑啉环的6-或7-位及4-苯胺基的3-位上,合成含1,2,3-三氮唑的4-苯胺基喹唑啉类配体;再与钌{(η6-arene)Ru}结构单元配位,制备钌(II)配合物;S2、配体与钌(II)芳烃配合物的结构表征:针对所合成的的钌(I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其结构,并测定化合物的单晶结构,通过紫外光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曲线,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纯度;S3、靶向性评价和生物活性测试:与DNA的作用研究、EGFR抑制活性实验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喹唑啉环的6-或7-位制备钌(II)配合物的具体操作为:通过三氮唑N(3)原子与喹唑啉环6-位或7-位取代基中亚胺、胺或酰胺中的氮原子,再与钌(II)双齿螯合,形成稳定的钌(II)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类抗肿瘤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苯胺基3-位制备钌(II)配合物的具体操作为:通过三氮唑N(3)原子及4-苯胺基3-位氮原子与钌钌(II)形成双齿螯合,形成稳定的钌(II)配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EGFR与DNA双靶点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郇伟伟,李洁,王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