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044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5:40
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后桥主轴和分别安装在后桥主轴两端的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行星轮输出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桥主轴上的中心齿轮、固定安装在后桥主轴上的行星轮架以及可转动安装在箱体上的驱动轴,驱动轴上设有输出齿轮,行星轮架上安装有多个同时与中心齿轮和输出齿轮啮合的双行星轮组,双行星轮组的内行星轮与中心齿轮啮合,外行星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转速和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其具有结构精简、装配要求低、空间尺寸小、传递扭矩大、转向灵活等优点。

A rear axle device for a planetary gear reducer

A planetary gear reducer of rear axle rear axle spindl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a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two groups of planetary gear output assembly rear axle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planetary gear output assembly includes a center gear, a rotatable mounted on the rear axle spindle fixed on the planetary wheel frame mounted on the axle spindle on and rotatablely arranged in the box on the drive shaft, the driv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gear, a planetary wheel frame is installed on the double planetary gear set of multiple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center gear and the output gear meshed with the central gear wheel, an dual planetary wheel group, amateur star wheel engagement with the output gear, planetary gear reducer after the bridge device also includes a center gear speed control group two planetary gear output module and steering steering control mechanism.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assembly requirements, small space size, large torque transmission, flexible steering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履带拖拉机变速箱一般不具备原地转向功能,履带式拖拉机变速箱通常采用液压泵马达与机械换档一体的设计来实现大范围可调行驶速度,存在齿轮和轴的数量多,系统复杂,成本高,变速箱尺寸过大,故障率高、操作不方便,适应性不强等缺陷。并且,市场上的履带拖拉机变速箱后桥有的不具备原地转向功能,有的变速箱后桥虽然具有转向功能,但是其结构繁杂,安装精度高、难度大,使得变速箱不能避免的存在成本过高、后桥空间尺寸过大等缺点。此外,市场上的履带拖拉机变速箱换档机构一般采用三根或三根以上的轴,才能实现多个前进档和倒档,其齿轮和轴的数量多,直接导致了变速系统复杂、成本高、总体尺寸大以及可靠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装配要求低、空间尺寸小、传递扭矩大、转向灵活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包括箱体、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上的后桥主轴和分别安装在后桥主轴两端的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所述行星轮输出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桥主轴上的中心齿轮、固定安装在后桥主轴上的行星轮架以及可转动安装在箱体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行星轮架上安装有多个同时与中心齿轮和输出齿轮啮合的双行星轮组,所述双行星轮组包括内行星轮、外行星轮和可转动的安装于行星轮架上的行星轮轴,所述内行星轮和外行星轮分别固定安装行星轮轴的两端,所述内行星轮与中心齿轮啮合,所述外行星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转速和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上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优选的,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转向主动锥齿轮和用于驱动转向主动锥齿轮的旋转驱动件,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均固接有转向从动锥齿轮,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转向从动锥齿轮分设于转向主动锥齿轮的两侧且均与转向主动锥齿轮啮合。上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对应各行星轮输出组件均安装有用于对驱动轴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设于箱体上的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驱动轴外部,所述轴套内安装有由多片制动定片组成的定片组,多片制动定片沿驱动轴轴向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驱动轴上对应任意相邻两片制动定片均安装有一片插设于所述相邻两片制动定片之间的制动动片,所述制动动片沿轴向滑设于驱动轴上,所述定片组一端的制动定片与轴套之间设有制动垫片,定片组另一端设有制动压块,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制动压块与制动垫片配合压紧或松开定片组的制动驱动组件。上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优选的,所述制动驱动组件包括制动齿轮、制动齿条和驱动制动齿条往复运动的伸缩驱动件,所述制动压块沿驱动轴轴向滑设于轴套上,所述制动齿轮套设于驱动轴上并可相对于驱动轴转动和沿驱动轴轴向滑动,所述制动齿轮与制动压块螺旋楔形齿配合连接,所述制动齿条与制动齿轮啮合,所述轴套上还设有阻止制动齿轮向远离定片组的方向滑动的阻挡部件。上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优选的,所述后桥主轴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输入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采用2K-H型中的WW型行星轮,相比于现有变速器所用齿轮和轴的数量更少,避免了采用外齿圈等大尺寸零件而造成装配难度大、占用空间大、重量高等问题,能够以小空间布置实现大传动比,并且多点啮合也增加了齿轮传递扭矩的能力和可靠性。其设置转向控制机构控制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转速和转向,使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集功能多样化于一身,不但具有普通差速功能,且利用转向控制机构进行辅助,可实现直线行驶、原地转向、差速转向等多种转向形式,其转向灵活性高、适应能力强,对于农业机械作业的复杂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在设置制动装置后还可分别对驱动轴进行制动,可用于配合单边制动转向,也可以用于停车制动。与同功能变速箱后桥相比,该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具有结构精简、装配要求低、空间尺寸小、传递扭矩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传动系统中。附图说明图1为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安装在后桥主轴两侧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制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制动驱动组件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00、箱体;301、后桥主轴;302、中心齿轮;303、行星轮架;304、驱动轴;305、输出齿轮;306、内行星轮;307、外行星轮;308、行星轮轴;309、转向主动锥齿轮;310、制动装置;3101、轴套;3102、制动定片;3103、制动动片;3104、制动垫片;3105、制动压块;3106、制动齿轮;3107、制动齿条;3109、定位衬套;3110、滚动轴承;3111、内卡环;311、旋转驱动件;312、转向从动锥齿轮;602、动力输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包括箱体100、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100上的后桥主轴301和分别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两端的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各行星轮输出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桥主轴301上的中心齿轮302、固定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上的行星轮架303以及可转动安装在箱体100上的驱动轴304,驱动轴304上设有输出齿轮305,行星轮架303上安装有多个同时与中心齿轮302和输出齿轮305啮合的双行星轮组,双行星轮组包括内行星轮306、外行星轮307和可转动的安装于行星轮架303上的行星轮轴308,内行星轮306和外行星轮307分别固定安装行星轮轴308的两端,内行星轮306与中心齿轮302啮合,外行星轮307与输出齿轮305啮合,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302转速和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本实施例中,转向控制机构包括转向主动锥齿轮309和用于驱动转向主动锥齿轮309的旋转驱动件311,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302均固接有转向从动锥齿轮312,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302固接的转向从动锥齿轮312分设于转向主动锥齿轮309的两侧且均与转向主动锥齿轮309啮合。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件311具体采用液压马达,可以实现无极变速,液压马达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100上,转向主动锥齿轮309通过花键与液压马达连接,转向主动锥齿轮309通过转向从动锥齿轮312配合时的轴向分力以及液压马达轴向定位。本实施例中,后桥主轴301上安装有动力输入齿轮602,用于与外部齿轮啮合输入动力。动力输入齿轮602通过花键配合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上,通过设于后桥主轴301上的轴承和挡圈轴向定位。本实施例的中心齿轮302可转动的空套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上,并通过设于后桥主轴301上的轴肩和轴用卡环轴向定位;行星轮架303通过花键配合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上,并通过设于后桥主轴301上的轴肩和轴用卡环轴向定位;行星轮轴308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行星轮架303上,可以自由转动,内行星轮306和外行星轮307分别通过花键配合安装在行星轮轴308上,并分别通过设于行星轮轴308上的轴肩和轴用卡环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包括箱体(100)、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100)上的后桥主轴(301)和分别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两端的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输出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桥主轴(301)上的中心齿轮(302)、固定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上的行星轮架(303)以及可转动安装在箱体(100)上的驱动轴(304),所述驱动轴(304)上设有输出齿轮(305),所述行星轮架(303)上安装有多个同时与中心齿轮(302)和输出齿轮(305)啮合的双行星轮组,所述双行星轮组包括内行星轮(306)、外行星轮(307)和可转动的安装于行星轮架(303)上的行星轮轴(308),所述内行星轮(306)和外行星轮(307)分别固定安装行星轮轴(308)的两端,所述内行星轮(306)与中心齿轮(302)啮合,所述外行星轮(307)与输出齿轮(305)啮合,所述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302)转速和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包括箱体(100)、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100)上的后桥主轴(301)和分别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两端的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输出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桥主轴(301)上的中心齿轮(302)、固定安装在后桥主轴(301)上的行星轮架(303)以及可转动安装在箱体(100)上的驱动轴(304),所述驱动轴(304)上设有输出齿轮(305),所述行星轮架(303)上安装有多个同时与中心齿轮(302)和输出齿轮(305)啮合的双行星轮组,所述双行星轮组包括内行星轮(306)、外行星轮(307)和可转动的安装于行星轮架(303)上的行星轮轴(308),所述内行星轮(306)和外行星轮(307)分别固定安装行星轮轴(308)的两端,所述内行星轮(306)与中心齿轮(302)啮合,所述外行星轮(307)与输出齿轮(305)啮合,所述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302)转速和转向的转向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转向主动锥齿轮(309)和用于驱动转向主动锥齿轮(309)的旋转驱动件(311),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中心齿轮(302)均固接有转向从动锥齿轮(312),两组行星轮输出组件的转向从动锥齿轮(312)分设于转向主动锥齿轮(309)的两侧且均与转向主动锥齿轮(309)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上对应各行星轮输出组件均安装有用于对驱动轴(304)进行制动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蘋陈为石毅新胡文武罗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