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护线套及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线套及线束。
技术介绍
以往进行如下:使电线组通过并保持于由橡胶或者弹性体等橡胶弹性体形成的护线套,在开设于对汽车的发动机室和车室进行分区的车身面板上的贯通孔中嵌入护线套,确保发动机室与车室之间的防水性并且布设电线组(例如专利文献1)。图14所示的护线套101是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护线套相同的构成。线束108包括:用实线表示的护线套101,其以贴紧状态通过开设于车身面板P的圆形的贯通孔H1,该车身面板P是发动机室X和车室Y的隔壁;以及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电线组102,其通过并固定于护线套101。护线套101具备:圆筒状的第1筒部103;圆筒状的第2筒部104,其同轴包围第1筒部103的轴方向中间部;基座部105,其同轴包围第1筒部103及第2筒部104,且安装到车身面板P的贯通孔H1中;第1壁部106,其与第1筒部103的轴方向中间部外周面及基座部105的轴方向中间部内周面连接为一体,且具有沿着轴心的截面形状朝向车室Y侧弯折为山形状的山形状弯折部106a,在周向上延伸;以及喇叭形状的第2壁部107,其车室Y侧的大径端与第1壁部106的比山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线套,外装于电线组上并且以封闭车身面板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车身面板上,所述护线套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电线组插通的第1筒部;第2筒部,其形成得比所述第1筒部短,包围所述第1筒部;基座部,其由包围所述第2筒部的能减径的环状橡胶弹性体构成,并且具有能与所述车身面板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嵌合的环状凹凸形状部分;以及环状的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筒部和所述基座部弹性地连结,所述基座部具有大致长圆形状,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第1筒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具有倾斜环状壁部,所述倾斜环状壁部形成相对于所述第1筒部的轴方向倾斜的倾斜环状面并且支承所述第2筒部的基端部,在所述倾斜环状壁部及所述第2筒部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07 JP 2015-0785661.一种护线套,外装于电线组上并且以封闭车身面板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车身面板上,所述护线套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电线组插通的第1筒部;第2筒部,其形成得比所述第1筒部短,包围所述第1筒部;基座部,其由包围所述第2筒部的能减径的环状橡胶弹性体构成,并且具有能与所述车身面板的所述开口的边缘部嵌合的环状凹凸形状部分;以及环状的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筒部和所述基座部弹性地连结,所述基座部具有大致长圆形状,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第1筒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具有倾斜环状壁部,所述倾斜环状壁部形成相对于所述第1筒部的轴方向倾斜的倾斜环状面并且支承所述第2筒部的基端部,在所述倾斜环状壁部及所述第2筒部一体设置有多个肋部,所述多个肋部在所述大致长圆形状的长径方向的两侧从所述第2筒部的轴方向中间部分向所述倾斜环状壁部延伸并且从所述第2筒部向所述基座部侧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倾斜环状壁部与所述第1筒部之间具有内侧的截头圆锥面形壁部,所述内侧的截头圆锥面形壁部与所述倾斜环状壁部的所述环状倾斜面在所述轴方向上逆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线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分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倾斜环状壁部之间一体设置有外侧的截头圆锥面形壁部,所述外侧的截头圆锥面形壁部在所述轴方向上与所述倾斜环状壁部的所述环状倾斜面逆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护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部从所述第2筒部的轴方向中间部分达到所述倾斜环状壁部及所述基座部的连结部分,所述多个肋部从所述第2筒部算起的突出高度在位于所述第2筒部的轴方向中间部分侧的一端侧减小,在与所述倾斜环状壁部连结的另一端侧增大。5.一种护线套,具有电线组插通的第1筒部,安装到开设于车身面板的长圆形的贯通孔中,所述车身面板是发动机室与车室的隔壁,所述护线套的特征在于,具有:第2筒部,其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1筒部大规定量并比所述第1筒部短规定量的圆筒状,且位于同轴包围所述第1筒部的轴方向中间部的位置;基座部,其形成为比所述第2筒部大规定量的长圆筒形,且位于相对于所述第2筒部靠近车室侧并同轴包围所述第1筒部的位置,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