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86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车辆用座椅(S)),其具有椅背框架(F2)和承压部件(腰部支撑装置(LS)),其中,承压部件,被支承于椅背框架(F2),具有承受来自乘员的后背的载荷的承压板(40)。椅背框架(F2)具有:配置于上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支承孔(15B)和配置于下部的卡合部,承压部件具有:承压部件主体,其具有承压板(40);上侧限制部(支承线(59)),其配置于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穿入支承孔(15B)而限制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和下侧限制部(突起(53A)),其配置于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通过卡合于卡合部而限制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的上下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椅背内具有承压部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在椅背内具有承压部件的车辆用座椅,其中,承压部件具有承受来自乘员的后背的载荷的承压板(专利文献1、2)。在上述的座椅中,使承压部件悬挂支承于椅背框架中的左右相离配置的侧框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特表2009-502381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特开2015-11042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近些年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搭载许多用于使乘员舒适的设备、用于提高安全性等的设备的倾向。因此,期望安装多个部件的作业性良好。另外,也期望座椅内的空间的利用效率良好。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部件的安装作业性良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座椅内以良好的空间利用效率将承压部件支承于椅背框架。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为具有椅背框架和承压部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承压部件被支承于所述椅背框架,并具有承受来自乘员的后背的载荷的承压板。在该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椅背框架具有:配置于上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支承孔和配置于下部的卡合部。承压部件具有:承压部件主体,其具有承压板;上侧限制部,其配置于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并穿入支承孔而限制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和下侧限制部,其配置于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并通过卡合于卡合部来限制所述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的上下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根据上述的结构,在将上侧限制部穿过椅背框架的支承孔后,使下侧限制部卡合于卡合部,据此,在上侧限制部中,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制,在下侧限制部中,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制。因此,能够简单地将承压部件组装于椅背框架并进行定位,由此提高安装作业性。在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椅背框架具有:左右相离而配置的侧框架;和连接侧框架的下部彼此的连接部件。并且优选,卡合部配置于连接部件。另外,椅背框架可以具有连接侧框架的上部彼此的架桥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支承孔配置于架桥部件。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承压部件支承于连接左右的侧框架的部件,因此,能够在侧框架上安装其他的部件,从而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在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卡合部可以为形成于椅背框架的、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孔,下侧限制部可以为与孔卡合的突起。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使突起卡合于孔,能够简单地将承压部件组装到椅背框架。在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优选,卡合部设置于多处,多个卡合部彼此相离而配置,下侧限制部对应于所述多个卡合部而设置于多处,多个下侧限制部彼此相离而配置。这样,由于多个下侧限制部相离而配置,因此,在将承压部件组装到椅背框架后,能够使承压部件稳定。在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优选,还具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固定于所述椅背框架的下部。由于通过固定部件将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固定于椅背框架的下部,据此,能够将承压部件稳定地固定于椅背框架。固定部件可以从与下侧限制部进入到卡合部的方向的相反侧卡合于椅背框架和承压部件。这样,通过从与下侧限制部的突起进入到卡合部的方向的相反侧将固定部件卡合于椅背框架和承压部件,能够一边确认下侧限制部与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一边安装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可以配置于比下侧限制部更靠下的位置。另外,承压板可以构成为具有中央部和一对的侧部,其中,一对的侧部配置在该中央部的左右两侧,并比该中央部更向前方伸出,在此情况下,下侧限制部可以配置在中央部之后。优选,所述突起形状的下侧限制部在其顶端具有与基端部相比直径扩大的扩径部,该扩径部与孔的边缘卡合。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在突起卡合于孔而扩径部卡合于孔的边缘后,突起不容易从孔脱落,因此,提高了承压部件的组装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是座椅框架的立体图。图2是将承压板和支承框架从座椅框架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支承框架的后视图。图4是说明支承框架的动作的图,其中,图4的(a)是上侧升降板和下侧升降板的整体上升后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上侧升降板下降后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上侧升降板下降而使拱曲部件向前侧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将腰部支撑装置的上部限制部穿过支承孔的作业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使下侧限制部卡合于下部框架,并用螺钉固定的作业的立体图。图8表示突起的变形例的、将腰部支撑装置预安装于椅背框架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适当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一例的车辆用座椅S为搭载于车辆的座椅,其如公知的那样,通过在图示的座椅框架F之上覆盖未图示的缓冲部件而构成。座椅框架F包括座椅座垫框架F1和椅背框架F2,椅背框架F2通过倾角调节机构(recliningmechanism)被连接于座椅座垫框架F1的后端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和上下以坐在车辆用座椅S上的乘员为基准。椅背框架F2支承作为承压部件的一例的腰部支撑装置LS。如图2所示,椅背框架F2具有一对的钣金框架12和管框架13,其中,一对的钣金框架12左右相离配置,管框架13连接于一对的钣金框架12的各自的上端,使管材弯曲成U字状而构成。管框架13具有左右一对的上部侧框架13A,该左右一对的上部侧框架13A从钣金框架12呈直线状向上延伸,并且稍向左右内侧倾斜。左右的钣金框架12和上部侧框架13A为左右相离配置的一对的侧框架11。另外,管框架13具有上部框架13B,该上部框架13B连接一对的上部侧框架13A的上端部彼此,即连接侧框架11的上端部彼此。另外,椅背框架F2具有作为连接部件的一例的下部框架14和作为架桥部件的一例的架桥框架15,其中,下部框架14连接侧框架11的下部彼此,具体而言,连接钣金框架12的下部彼此,架桥框架15在比上部框架13B更靠下的位置,连接侧框架11的上部彼此,具体而言,连接左右的上部侧框架13A彼此。下部框架14为由具有上缘和下缘稍向前方延伸出的截面形状的钣金件构成的部件。下部框架1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得较长,其左右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于钣金框架12的向左右内侧延伸出的部分。在下部框架14(椅背框架F2的下部)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稍稍相离配置的2个安装孔14A。下部框架14在没有使椅背框架F2倾斜的通常姿势下朝着前后方向,安装孔14A沿前后方向贯通下部框架14。安装孔14A为供作为固定部件的一例的螺钉91(参照图7)穿入的部分。另外,在下部框架14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一例的2个孔14B,该2个孔14B在安装孔14A的稍上方,位于安装孔14A的左右两侧。孔14B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为供后述的突起53A(参照图7)穿入而卡合的部分。架桥框架15在下缘具有向前方延伸出的下凸缘15A(参照图6)。并且,在该下凸缘15A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穿入的支承孔15B。腰部支撑装置LS为如下装置:用于承受乘员靠在椅背上的力,将该力传递给椅背框架F2,并且使接触乘员的腰部的部分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根据乘员的喜好来改变腰部的支承状态。腰部支撑装置LS具有承压板40和支承部件50,其中,承压板40通过未图示的缓冲部件来承受来自乘员的后背的载荷,支承部件50支承承压板40,使承压板40的形状发生变化。承压板4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椅背框架和承压部件,其中,承压部件被支承于所述椅背框架,并具有承受来自乘员的后背的载荷的承压板,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框架具有:配置于上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支承孔和配置于下部的卡合部,所述承压部件具有:承压部件主体,其具有所述承压板;上侧限制部,其配置于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并穿入所述支承孔而限制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的前后及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和下侧限制部,其配置于所述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通过卡合于所述卡合部来限制所述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的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04 JP 2015-154038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椅背框架和承压部件,其中,承压部件被支承于所述椅背框架,并具有承受来自乘员的后背的载荷的承压板,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框架具有:配置于上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支承孔和配置于下部的卡合部,所述承压部件具有:承压部件主体,其具有所述承压板;上侧限制部,其配置于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并穿入所述支承孔而限制该承压部件主体的上部的前后及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和下侧限制部,其配置于所述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通过卡合于所述卡合部来限制所述承压部件主体的下部的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框架具有:左右相离而配置的侧框架;和连接所述侧框架的下部彼此的连接部件,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连接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框架具有:左右相离而配置的侧框架;和连接所述侧框架的上部彼此的架桥部件,所述支承孔配置于所述架桥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沖村笃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