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伺服系统刚度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伺服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舵系统的刚度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舵系统由舵机放大器和电动舵机两部分组成,是制导控制系统的主要分系统,其动态特性直接关系到导弹的飞行控制品质。在电动舵系统的实际使用中,当其舵偏角,最大舵偏角速度,频带,线性度和超调量等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时,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舵系统的伺服刚度特性不能满足要求。伺服刚度低则易引发舵面的颤振。当颤振发生时,副翼或舵面以变化的振幅,较高的频率振动,极易发生危险。若伺服系统刚度低、惯量大,则难以获得较高的转动速度,同时还产生较大的失动量,使传动误差增大,影响系统定位精度;由于各传动部件之间存在间隙、摩擦、弹性变形,以及控制系统死区、电动机运行误差等因素引起的失动量,导致伺服机构滞后或引发振荡。伺服系统的刚度是确定传动预紧力大小,并最终决定摩擦和传动间隙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提高电动伺服系统的刚度,对于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电动舵系统的刚度进行建模仿真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伺服系统刚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设置建模基础Matlab/Simulink建立电动舵系统的控制系统;步骤二:建立模型连接关系根据需要建模对象的情况,建立模型连接关系,模型原型均采用调用Matlab/Simulink中的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伺服系统刚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设置建模基础Matlab/Simulink建立电动舵系统的控制系统;步骤二:建立模型连接关系根据需要建模对象的情况,建立模型连接关系,模型原型均采用调用Matlab/Simulink中的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伺服系统刚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在建立齿轮模型时,除了常规的电路外,还增加两旋转部件的上下间隙、接触刚度、接触阻尼以及初始角度位置。上述两旋转部件的上下间隙、接触刚度、接触阻尼以及初始角度位置信息根据需要设定初始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伺服系统刚度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熊官送,王永乐,曹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