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982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包括直球座、与直球座转动连接的球头钉和用于将直球座和球头钉固定的弹性件,直球座包括底座和竖直设于底座上的转动座,转动座内设置有球窝体,球窝体具有用于与球头钉相抵接的凹槽和与凹槽相连通的球窝腔,凹槽具有靠近球窝腔一侧的槽底和远离球窝腔一侧的槽顶,槽底面积小于槽顶的面积,球头钉穿过凹槽位于球窝腔内部,弹性件缠绕于球窝体的外侧,且弹性件在球窝腔靠近凹槽的两侧形成挡臂。通过弹性件对球头钉的位置进行限位并能够帮助球头钉的回位,弹性件缠绕于球窝体的外侧从而形成位于球头钉两侧的挡臂,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既可以实现球头钉和直球座的拆装,拆卸更加简单便捷。

Tail door electric pole and its straight ball head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door electric pole and straight ball head assembly, including straight and straight tee tee, rotary ball head connecting nail and for the straight ball seat and ball screw elastic fixed, straight ball seat comprises a base and a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rotating seat, the rotating sea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ocket body, body and ball has for the ball head butted the groo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ball cavity, having a groove near the ball cavity side of the tank bottom and away from the ball cavity side of the tank, the tank bottom area is less than the top slot area, ball head passes through the groove located in the ball cavity, lateral elastic piece winding on the ball body, and the elastic pieces on both sides near the groove in the ball cavity forming block arm. The position of the ball screw of the elastic member to limit and can help the ball screw back, lateral elastic member around the ball socket body to form a retaining arm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ll head, do not need to use other tools can not only make the ball head and straight ball sea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disassembly mo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尾门电动撑杆主要由电气和机械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气部分主要包括控制马达和芯片控制器;机械部分主要包括减速器、丝杆、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套筒以及球头组件等。其中,球头组件主要是用于与球钉转动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球头组件包括球座、球头钉和卡片等,球头钉卡合在球座的内部并通过卡片相固定,且球头钉的外缘于球座的内缘转动连接,在需要进行拆卸时需要用工具将卡片取下后再对球钉进行拆卸,导致拆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装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球头组件,包括直球座、与所述直球座转动连接的球头钉和用于将所述直球座和所述球头钉固定的弹性件,所述直球座包括底座和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具有转接面和设于所述转接面两侧的转接侧面,所述转动座内设置有球窝体,所述球窝体具有用于与所述球头钉相抵接的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球窝腔,所述凹槽具有靠近所述球窝腔一侧的槽底和远离所述球窝腔一侧的槽顶,所述槽底面积小于所述槽顶的面积,所述球头钉穿过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球窝腔内部,所述弹性件缠绕于所述球窝体的外侧,且所述弹性件在球窝腔靠近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挡臂。进一步地,所述球窝体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依次开设有第一贯通孔道、第二贯通孔道、第三贯通孔道和第四贯通孔道。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道、所述第二贯通孔道、所述第三贯通孔道和所述第四贯通孔道,且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贯通孔道和所述第二贯通孔道处形成所述挡臂,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三贯通孔道和所述第四贯通孔道处形成所述挡臂。进一步地,所述球窝体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在靠近所述第二贯通孔道处向内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球窝体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在靠近所述第三贯通孔道处向内凹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挡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接侧面的方向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球窝体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板与所述转动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缠绕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具有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前侧面与所述转接面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靠近所述挡臂的一侧的槽壁壁厚小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挡臂的一侧的槽壁壁厚。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具有顶面,所述顶面上具有长条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包括撑杆组件和位于所述撑杆组件两端的如上所述的直球头组件。本技术提供的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直球座上的球窝体将球头钉固定于直球座内部,球头钉和直球座转动连接并通过弹性件对球头钉和直球座的位置进行限位并能够帮助球头钉的回位,凹槽能够有效的避免球头钉在球窝体内部的跳动位移,避免球头钉和直球座之间发生刮蹭的现象,且弹性件缠绕于球窝体的外侧从而形成位于球头钉两侧的挡臂,仅需要将缠绕的弹性件取消既可以将球头钉取出,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既可以实现球头钉和直球座的拆装,使得拆卸更加简单和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球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球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球头组件的三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俯视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球头组件中直球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球头组件中直球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电动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直球座;2-弹性件;3-底座;-转动座;5-撑杆组件;21-挡臂;431-前侧面;32-后侧面;41-转接面;42-转接侧面;43-凹槽;44-球窝体;45-固定板;46-长条孔;431-槽底;432-槽顶;441-第一贯通孔道;442-第二贯通孔道;443-第三贯通孔道;444-第四贯通孔道;445-第一容纳槽;446-第二容纳槽;447-球窝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直球头组件进行说明。直球头组件,包括直球座1、与直球座1转动连接的球头钉(图未示)和用于将直球座1和球头钉固定的弹性件2,直球座1包括底座3和竖直设于底座3上的转动座4,转动座4具有转接面41和设于转接面41两侧的转接侧面42,转动座4内设置有球窝体44,球窝体44具有用于与球头钉相抵接的凹槽43和与凹槽43相连通的球窝腔447,凹槽43包括靠近球窝腔441一侧的槽底431和远离球窝腔441一侧的槽顶432,槽底431面积小于槽顶432的面积,球头钉穿过凹槽43位于球窝腔441内部,凹槽43的内壁用于与球头钉相抵接,弹性件2缠绕于球窝体44的外侧,且弹性件2在球窝体44靠近凹槽43的两侧形成挡臂21。本技术提供的直球头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直球座1上的球窝体44将球头钉固定于直球座1内部,球头钉和直球座1转动连接并通过弹性件2对球头钉和直球座1的位置进行限位并能够帮助球头钉的回位,凹槽43能够有效的避免球头钉在球窝体44内部的跳动位移,避免球头钉和直球座1之间发生刮蹭的现象,且弹性件2缠绕于球窝体44的外侧从而形成位于球头钉两侧的挡臂21,仅需要将缠绕的弹性件2取消既可以将球头钉取出,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既可以实现球头钉和直球座1的拆装,使得拆卸更加简单和便捷。具体的,凹槽43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球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尾门电动撑杆及其直球头组件

【技术保护点】
直球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球座、与所述直球座转动连接的球头钉和用于将所述直球座和所述球头钉固定的弹性件,所述直球座包括底座和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具有转接面和设于所述转接面两侧的转接侧面,所述转动座内设置有球窝体,所述球窝体具有用于与所述球头钉相抵接的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球窝腔,所述凹槽具有靠近所述球窝腔一侧的槽底和远离所述球窝腔一侧的槽顶,所述槽底面积小于所述槽顶的面积,所述球头钉穿过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球窝腔内部,所述弹性件缠绕于所述球窝体的外侧,且所述弹性件在球窝腔靠近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挡臂。

【技术特征摘要】
1.直球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球座、与所述直球座转动连接的球头钉和用于将所述直球座和所述球头钉固定的弹性件,所述直球座包括底座和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具有转接面和设于所述转接面两侧的转接侧面,所述转动座内设置有球窝体,所述球窝体具有用于与所述球头钉相抵接的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球窝腔,所述凹槽具有靠近所述球窝腔一侧的槽底和远离所述球窝腔一侧的槽顶,所述槽底面积小于所述槽顶的面积,所述球头钉穿过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球窝腔内部,所述弹性件缠绕于所述球窝体的外侧,且所述弹性件在球窝腔靠近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挡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球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体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依次开设有第一贯通孔道、第二贯通孔道、第三贯通孔道和第四贯通孔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球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道、所述第二贯通孔道、所述第三贯通孔道和所述第四贯通孔道,且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贯通孔道和所述第二贯通孔道处形成所述挡臂,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三贯通孔道和所述第四贯通孔道处形成所述挡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清联同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