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泵送混凝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939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包括泵送管,所述的泵送管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与泵送模的侧壁相连接从而使混凝土能沿泵送模的侧壁输入到泵送模中的泵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泵送模侧部进料的设置,既提高了进料速度,而且显著降低了进料压力,防止因泵送过程中混凝土压力过大而导致爆模。

Pumping concret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relates to a pumping concrete mechanism. The pump pip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pump 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pumping mould so that the concrete can be input into the pump mould along the side wall of the pump mould into the pump mould. The feeding of the feeding side of the pump mould not only improves the feeding speed, but also reduces the feeding pressure, and prevents the explosion of the mould caused by too large pressure of the concrete in the pump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送混凝土机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
,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管桩一般在预制厂用离心法生产。桩径有Φ300、Φ400、Φ500mm等,每节长度8m、10m、12m不等,管壁内设主筋10根~20根,外面绕以螺旋箍筋形成钢筋笼,多以C30混凝土制造。由于用离心法成型,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由于离心力而甩出,故混凝土致密,强度高,抵抗地下水和其它腐蚀的性能好。混凝土管桩应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运到现场打桩。在生产混凝土管桩时,需要将钢筋笼放入到下模中并在模具内放入混泥土布料,盖上上模后离心。现有技术在布料时采用布料车或人工布料,往往会导致混凝土浆料流到下模外面,需要人工再将其铲入到下模中,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不高。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层布料式混凝土预制桩成型机[申请号:201020616965.0],包括车体、料斗和定型箱,料斗设置在车体上方,车体下方设置定型箱,定型箱的进料口与料斗的下料口相通,定型箱的上平面安装振动器,料斗底部设置前、后两个下料口,对应前、后下料口在定型箱顶部设置前、后两个进料口,每个下料口下方都设有皮带传送装置,皮带传送装置的落料端正对定型箱的进料口。通过分层布料弥补供料不足的缺陷,提高成型方桩的密实度;定型箱承受三面振动,使成型方桩的密实度大大提高且密度均匀,从而提高了方桩的整体性能;通过皮带传送装置匀速输送混凝土,并通过过渡搅拌料斗中搅拌叶轮的搅拌使混凝土密度均匀,有利于提高方桩的成型效果,保证方桩的密度均匀。但是,该方案在布料时,同样存在浆料流出到模具外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专利一种预制桩泵送浇筑模具[申请号:201610031583.3],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左下方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模具本体的左上方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出气孔,所述模具本体的任意位置可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高压泵连接,所述模具本体的下方机架还均匀分布有多个震动电机,所述模具本体的内部通过定距杆设置一气囊,所述气囊的外壁上套有多个保持架,所述模具本体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张拉板,所述张拉板与之间连接有钢棒,所述模具本体的前端面上还设置有一张拉丝杆,所述张拉丝杆通过拉紧张拉板将钢棒拉紧,浆料从模具进料口至下往上浇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预制桩泵送浇筑模具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混凝土从模具本体的端部的进料口进入,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当模具内的混凝土量逐渐增加时,会导致混凝土的输送压力不断增加,而输送速度会逐渐变慢,严重时,如输送压力过大则会将模具挤爆,俗称“爆模”。本申请人还申请了名称为泵送混凝土装置及模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610907262.5],包括泵车及连接在泵车上的泵送管道,所述的泵送管道远离泵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能与模具的端部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且能将泵送管道的端部与模具的进料口对接从而将泵车中的混凝土物料送入到模具中的连接盘组件。由于泵车与模具采用可拆卸连接,将物料直接送入模具中,实现先合模后布料,提高模具密封性能,通过模具高转速离心,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预制构件。但由于该方案同样采用从模具一端向另一端输送混凝土的方式,存在输送速度慢,甚至爆模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包括泵送管,所述的泵送管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与泵送模的侧壁相连接从而使混凝土能沿泵送模的侧壁输入到泵送模中的泵料口。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泵送管包括若干节相互连接的单节管,所述的单节管包括若干个沿径向相互围合的单节分管,或所述的泵送管上设有若干泵料口,所述的泵料口可以直接连接泵送模或通过管道连接泵送模。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单节分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单节分管有两个且形状、大小相同,两个单节分管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从而形成单节管。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每两节相邻的单节管之间设有阀座,所述的阀座上设有单节管调节阀,所述的泵料口位于阀座底部且在泵料口上设有一个能与泵送模对接的输料控制组件。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输料控制组件包括设在阀座上的能将泵送模与泵料口固定连接的夹紧组件。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在阀座下表面的两个平行设置的T形槽,T形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两个T形槽中间设有夹紧油缸且夹紧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T形滑块,所述的T形滑块底部固接有一个哈夫块。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泵送模上设有与泵料口一一对应的进料口,当进料口与泵料口对应后,所述的夹紧组件能将进料口与泵料口固定连接。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进料口上插接有呈水平设置的拉板,所述的拉板上设有进料孔,水平移动拉板能使进料孔的位置与进料口相对应或使拉板堵住进料口。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输料控制组件还包括固定在阀座上的拉板油缸,拉板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块呈水平设置的挂板,当拉板油缸的输出端驱动挂板向外移动时,所述的挂板能拉动拉板移动从而使进料孔的位置与进料口的位置对应。在上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中,所述的进料口与泵送模端部的距离至少为2m,所述的泵送模可以是口字形、L形、一字形、Z字形、T字形等或是其它的组合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从泵送侧部进口,在提高进料速度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进料压力,有效防止泵送过程因混凝土压力过大造成的爆模。2、泵送管在轴向和径向上都可实现拆卸,避免物料浪费及混凝土凝固导致泵送管不可用。3、输料控制组件的结构设置合理,连接快速,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料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泵送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单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现有技术泵送过程中混泥土在泵送模内的移动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泵送过程中混泥土在泵送模内的移动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A-A剖视图;图15是图1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3的立体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泵送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泵送管1、支架1a、泵送模2、泵料口3、上模板3a、单节管4、单节分管5、阀座6、插槽6a、单节管调节阀7、横向拉板7a、阀座盖板7b、进料阀板7c、输料控制组件8、纵向拉板8a、夹紧组件9、T形槽10、T形滑块11、夹紧油缸12、哈夫块13、进料口14、下模板14a、拉板15、进料孔16、拉板油缸17、挂板18、挂钩18a、水平输送机构19、混凝土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包括泵送管1,泵送管1可以放置在支架1a上,所述的泵送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与泵送模2的侧壁相连接从而使混凝土能沿泵送模2的侧壁输入到泵送模2中的泵料口3。如图11所示,为现有技术泵送过程中混泥土在泵送模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泵送混凝土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包括泵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送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与泵送模(2)的侧壁相连接从而使混凝土能沿泵送模(2)的侧壁输入到泵送模(2)中的泵料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送混凝土机构,包括泵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送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与泵送模(2)的侧壁相连接从而使混凝土能沿泵送模(2)的侧壁输入到泵送模(2)中的泵料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送管(1)包括若干节相互连接的单节管(4),所述的单节管(4)包括若干个沿径向相互围合的单节分管(5),或所述的泵送管(1)上设有若干泵料口(3),所述的泵料口(3)可以直接连接泵送模(2)或通过管道连接泵送模(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节分管(5)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单节分管(5)有两个且形状、大小相同,两个单节分管(5)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从而形成单节管(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两节相邻的单节管(4)之间设有阀座(6),所述的阀座(6)上设有单节管调节阀(7),所述的泵料口(3)位于阀座(6)底部且在泵料口(3)上设有一个能与泵送模(2)对接的输料控制组件(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控制组件(8)包括设在阀座(6)上的能将泵送模(2)与泵料口(3)固定连接的夹紧组件(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送混凝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组件(9)包括固定在阀座(6)下表面的两个平行设置的T形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