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839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属发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粒子结构为有机染料分散在具有网络结构的二氧化硅粒子中,外面包覆有致密结构的二氧化硅层。制备的工艺过程是,将有机染料和硅烷偶联剂溶解在乙醇中避光反应,制得发光团前驱体;再在氨水和正硅酸乙酯的水溶液中,搅拌下加入发光团前驱体乙醇溶液,最后将有机硅源掺杂后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在水中,加入硅酸钠进行无机硅包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粒子呈单分散性,粒径均匀,尺寸可以控制,不同粒子之间有机染料掺杂量均一,化学和胶体稳定性好,表面易于进一步功能化,可用于生物检测、标记和免疫检测等生物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发光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分子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生物标记、免疫检测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许多商品化的荧光染料其自身光化学稳定性差,并且其发光性质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pH值、金属离子等),这些缺点都限制了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范围。而将有机发光分子掺杂到一些惰性基质中如聚合物或二氧化硅中可以提高这些发光分子的光化学稳定性和发光效率。二氧化硅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保护有机发光分子的最理想基质之一。现在已报道的有机染料掺杂二氧化硅发光纳米粒子一般都由传统的Stber方法或微乳液方法合成(Analyst,2003,128,462~466;Langmuir 2004,20,8336~8342)。由于通过这些方法合成的二氧化硅是多孔结构的,氢离子、金属离子或氧分子等可以通过二氧化硅的孔道渗透到粒子中从而影响有机发光分子的发光性质。目前已报道的有机染料掺杂二氧化硅发光粒子还无法满足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有机染料分散在具有网络结构的二氧化硅粒子中;所说的有机染料是发射磷光的有机染料或发射荧光的有机染料或具有上转换性质的有机染料;其特征在于,在二氧化硅粒子的外面包覆有致密结构的二氧化硅层,厚度在1nm~30n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有机染料分散在具有网络结构的二氧化硅粒子中;所说的有机染料是发射磷光的有机染料或发射荧光的有机染料或具有上转换性质的有机染料;其特征在于,在二氧化硅粒子的外面包覆有致密结构的二氧化硅层,厚度在1nm~30nm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射磷光的有机染料是菲咯啉联钌或联吡啶钌金属有机配合物;所说的发射荧光的有机染料是异硫氰根荧光素或异硫氰根罗丹明或6-羧基荧光素酰胺酯;所说的具有上转换性质的有机染料是2,5,2’,5’-四(9,9’-二己芴基)联苯。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的粒径在20~550nm;有机染料在二氧化硅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在0.008%~0.7%之间。4、一种权利要求1的双结构二氧化硅复合有机染料的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发光团前驱体的制备、有机硅源掺杂和无机硅源包覆的工艺过程:所说的发光团前驱体制备,是指将有机染料和硅烷偶联剂溶解在乙醇或/和四氢呋喃中,磁力搅拌下避光反应3~15小时,制得有机染料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胜孙菁陆子阳徐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