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液压悬置
本技术涉及隔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液压悬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于车辆平顺性、舒适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发动机是车辆的主要激振源之一,其对车身震动和车内噪音都影响较大,其传递途径是通过动力总成经由悬置装置再传递到车架上,发动机悬置作为发动机隔振系统中的主要原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乘员舒适性及动力总成零部件工作寿命。其性能主要表现为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力传递率。传递率越低悬置隔振效果越好。现有的液压悬置,其刚度和阻尼是确定无法改变的,其只能在某一频率区间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但发动机工作条件复杂,各工况覆盖频率区间广,现有液压悬置不能兼顾到整个频率区间,故在某些工况下悬置隔振效果较差,例如在低频时需要大刚度大阻尼,高频时需要小刚度小阻尼要求。不能很好地满足其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液压悬置,使其具有能拓宽隔振频率范围、提升隔振效果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汽车用液压悬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设置并封堵于壳体顶端开口处的橡胶主簧、贯穿橡胶主簧的连接杆和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的橡胶底膜,所述壳体包括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液压悬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设置并封堵于壳体顶端开口处的橡胶主簧、贯穿橡胶主簧的连接杆和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的橡胶底膜,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橡胶主簧和橡胶底膜之间形成密闭且充满乙二醇液体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将腔室分为上室体与下室体的隔板,所述隔板中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腔顶部设置有解耦膜,所述橡胶底膜与下壳体内腔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腔与第二空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下壳体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为从上至下截面积逐渐增大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处设置有柱状的堵塞,所述堵塞通过丝杠传动结构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液压悬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设置并封堵于壳体顶端开口处的橡胶主簧、贯穿橡胶主簧的连接杆和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的橡胶底膜,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橡胶主簧和橡胶底膜之间形成密闭且充满乙二醇液体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将腔室分为上室体与下室体的隔板,所述隔板中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腔顶部设置有解耦膜,所述橡胶底膜与下壳体内腔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所述第一空气腔与第二空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下壳体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为从上至下截面积逐渐增大的锥形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甲亮,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