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漆防护胶带用的基材及涂漆防护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34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由弹性横数15-55kgf/mm↑[2]的聚烯烃树脂薄膜构成、其两面经电晕处理等改性处理的涂漆防护胶带用的基材。2.在上述1所述的至少1个单面上具有聚酯系聚氨酯树脂等改性树脂层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3.在上述1所述的基材的单面上,设置由热塑性饱和嵌段聚合物、热塑性不饱和嵌段聚合物及增粘剂组成的粘着剂层,或者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系粘着剂层。作为上述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的嵌段共聚物,而作为上述3的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系粘着剂,使用配合了氯化聚丙烯树脂的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系粘着剂。获得了追随性优良、分界线鲜明、剥离时没有残留的涂漆防护胶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漆时使用的防护胶带(以下称涂漆防护胶带),它是关于车辆、汽车等在喷漆之后经烘烤使涂料硬化后剥离胶带时容易剥离的、能形成美观的分界线的、对被涂漆面无污染的、并且粘贴作业性优良的涂漆遮蔽用的防护胶带。
技术介绍
在汽车、公共汽车、电车等车辆的外板和缓冲器等之上,由功能和构思图案出发,设计成各种各样颜色的组合。此时为了分开涂色,并且使不进行涂漆的部位也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所以使用涂漆防护胶带。对涂漆防护胶带所要求的性能如下对被涂漆体形状复杂的曲面部的贴合作业性好,涂漆烘烤后分界线的精度好,涂料与胶带背面粘附性良好,剥离作业容易(低温、高温时的剥离性)等。作为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使用绉纹纸、聚酯薄膜、软质氯乙烯薄膜、聚烯烃树脂薄膜等。另外,在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上形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组合物,公知的是以天然橡胶作为主成分,向其中添加金属氧化物、增粘剂、交硫促进剂构成的组合物,或者以天然橡胶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作为主成分,向其中添加金属氧化物、增粘剂、聚异丁烯、氧化锌、热反应性酚醛树脂等构成的组合物。但是,这些历来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在使用绉纹纸的场合,为改良纸质而使用的含浸树脂,在涂料烘烤的条件下浸入被涂漆面,或是欠缺对复杂的曲面的追随性、分界线不良。在使用聚酯薄膜的场合,由于曲面追随性差,胶带可适用的位置受到限制。在使用软质氯乙烯的场合,虽然作为改良了绉纹纸和聚酯薄膜缺点的基材性能是优良的,但是在将涂漆用的漆料涂布、烘烤后,在剥离时,若温度较低为5-10℃,则基材易于破断,破片飞散易于污染被涂漆体。另外,在使用聚烯烃树脂薄膜的场合,涂料的附着性差,有涂料脱落,或是分界线不能鲜明地显现出来的缺点。另一方面,形成粘着剂层的上述的公知的组合物,因为是以天然橡胶作为主体构成,所以对热的耐久性不足。因此,烘烤后的贴合部分易于污染,制品的稳定性也不充分,冬季的粘贴作业性和烘烤后的胶带剥离性也不良,有时还会有产生粘接剂层剥离残余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追随性优良、分界线鲜明、没有剥离残余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及使用它的涂漆防护胶带。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对特定的聚烯烃树脂薄膜进行改性处理后作为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性能是优良的,另外,通过在该基材上设置由特定成分构成的粘着剂层,就能得到达到上述目的的涂漆防护胶带,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其特征在于,该基材由弹性模数为15-55kgf/mm2的聚烯烃树脂薄膜构成,并对其两面进行改性处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涂漆防护胶低带,其特征在于,在对弹性模数为15-55kgf/mm2的聚烯烃树脂薄膜的两面进行改性处理而构成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的单面上,形成含有热塑性饱和嵌段聚合物、热塑性不饱和嵌段聚合物及增粘剂的粘着剂层,或交联型丙烯酸系粘着剂层。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至图3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的断面图,图4至图7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的涂漆防护胶带的断面图。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及涂漆防护胶带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由弹性模数为15-55kgf/mm2的聚烯烃树脂薄膜构成,并且对其两面进行了改性处理。该基材一种方式的断面构造如图1所示,是在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两面上形成改性处理区域1a的结构。作为另外一种方式的示意的断面结构,可举出如图2所示,在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单面上形成改性树脂层2,另一面露出改性处理区域1a的结构。另外,在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两面形成改性树脂2的结构,也是本专利技术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的一种优选的结构形态。本专利技术的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所使用的柔软的聚烯烃树脂薄膜1,可优选使用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嵌段共聚物,或者PP和PE的无规共聚物,但其中可特别优选使用PP和PE的嵌段共聚物。柔软的聚烯烃树脂薄膜1,在使其自身稳定地成膜制成薄膜时,可添加各种配合剂。例如可添加防氧化剂、增滑剂、润滑剂、防粘剂等。但这些添加剂有时对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予以坏的影响。例如,有时在经一段时间后,添加剂使薄膜表面白化,这作为涂漆防护胶带用基材是不好的。但只要控制易发生白化的有机系的增滑剂和润滑剂等的添加即可无事。另外,为了使涂漆防护胶带对涂漆面的追随性良好,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弹性模数规定为15-55kgf/mm2,优选为20-50kgf/mm2的范围。这是因为,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弹性模数不足15kgf/mm2时,薄膜过于柔软,使粘贴的作业性降低,超过55kgf/mm2时,则追随性降低。弹性模数的测定,是将薄膜切成宽10mm,长度150mm,根据JIS K7127的规定,以拉伸速度300mm/分进行测定。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厚度,太薄时则过于柔软,达不到上述的弹性模数的范围,处理起来困难,过厚时超过上述弹性模数,使追随性降低,因此优选为30μm-120μm,更佳为38-100μm。可是,聚烯烃树脂薄膜1,因为表面能低,具有难以进行粘接的性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必须在其两面施加使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表面具有易粘接性的改性处理,以在其表面上形成改性处理区域1a。作为改性处理,可举出电子线照射处理、碱液处理、火炎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电晕处理等。其中由经济性出发优选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等改性处理条件,可按照聚烯烃树脂薄膜的种类等适宜地进行设定。改性处理区域1a与改性处理前的表面相比,有时也看得出宏观结构或微观结构的差别,但由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其区别点是有意义的。另外,本专利技术在改性处理的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至少1个单面上设置改性树脂层2(所谓底层涂料)为佳。该改性树脂层2,使得与在电晕处理的聚烯烃树脂薄膜1上涂布的树脂涂料的粘附性改善,在涂料烘烤后剥离时,可防止涂料的飞散,使分界线的精度提高,并防止电晕处理效果经时效造成的降低。特别是在粘着剂层和聚烯烃树脂薄膜1表面的改性处理区域1a之间的结合力弱的场合,最好设置改性树脂层2。为了防止涂漆防护胶带在保存条件下自行粘连,改性树脂层2在保存条件下是非粘着性的为佳。作为构成这样的改性树脂层2的改性树脂,可使用聚酯系聚氨酯树脂、聚醚系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等。另外,为提高改性树脂层2的耐热性,最好再用聚异氰酸酯、三聚氰胺等交联剂使改性树脂层2交联。改性树脂层2的厚度,对于聚烯烃树脂薄膜1的1个面而言,较佳为20μm以下,更佳为15μm以下。作为在聚烯烃树脂薄膜1上形成改性树脂层2的方法,可采用公知的手段。例如可以将形成改性树脂层用的组合物,用照相凹版辊式涂布机、逆辊涂布机等进行涂布后,经干燥而形成。另外,为了能够容易地识别被粘着体和涂漆防护胶带的边界,最好使用颜料、染料、充填剂等使改性树脂2着色。对于进行过这样改性处理的聚烯烃树脂薄膜1,求出对其表面具有35dyn/cm表面张力(γ)的标准液(JIS K 6768)的接触角A,最好使以rcosA定义的扩张张力(W)的值为25dyn/cm以上。即在25-35dyn/cm的范围为佳。经这样的处理,对涂料的粘附力改善,能够更好地作为涂漆用防护胶带用基材使用。在扩张张力比上述值更低的场合,在烘烤后剥离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漆防护胶带用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它由弹性模数为15-55kgf/mm↑[2]的聚烯烃树脂薄膜构成,并且其两面已作改性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正峰原口喜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