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513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模块,包括热管、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热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呈弯折结构。热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分别穿设于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其中热管、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热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

Radiating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radiating module comprises a heat pipe, a first fin group, second fin and three fin group. The heat pipe comprises first and second part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ird part. The third part is in a bent structure. The first part of the heat pipe, the second part and the three part respectively penetrates the first fin group, second fin and three fin group, wherein, the first heat pipe fin group, second group and third group of fin fin thermal coupling.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radiat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佳散热效能的散热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为了让电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电脑系统中发热功率较高的电子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模块(memorymodule)、绘图处理单元(GPU)及芯片集(chipset)等,都必须额外地安装一散热模块来将多余的热能带离电子元件,以预防运行中的电子元件的温度超过其正常的运行温度上限。现有一种散热模块是利用鳍片组搭配热管来达到散热的功能,鳍片组由多个间隔地排列的鳍片组成,并与热管的热端及冷端接触,用来增加散热面积以提升散热效率。而在散热设计上,常需折弯热管以配合使用空间或提升散热效率。因此,热管在热端与冷端之间存在折弯的区域。受限于热管在此折弯的区域的形状以及此折弯的区域的弯折角度具有较大公差,目前的鳍片组只能配置在热管尚未有折弯的部位。然而,随着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越来越高,目前的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也逐渐不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其可组装出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包括热管、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热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一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呈弯折结构。热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分别穿设于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其中该热管、该第一鳍片组、该第二鳍片组和该第三鳍片组热耦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鳍片组与第二鳍片组分别紧贴于第三鳍片组的相对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鳍片组包括可拆卸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上半部与下半部分别包括上凹槽及下凹槽,上凹槽与下凹槽于组装状态形成容纳热管的第三部分的空间,使得第三鳍片组的上半部及下半部紧密包覆第三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半部及下半部可以为铝挤件、铸造件或电脑数值控制(ComputerNumericalControl,CNC)加工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底板,配置在第一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的同一侧,且接触第一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并与第一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热耦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包括:配置热管的第一部分至第一鳍片组的第一沟槽,其中热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呈弯折结构;配置第三鳍片组的上半部至热管的第三部分的一侧,配置第三鳍片组的下半部至热管的第三部分的另一侧,上半部及下半部于组装状态形成紧密包覆热管的第三部分的空间,且将下半部固定于上半部;以及配置第二鳍片组的一第二沟槽至热管的第二部分;其中热管、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第三鳍片组热耦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鳍片组与第二鳍片组分别紧贴于第三鳍片组的相对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半部与下半部分别包括上凹槽及下凹槽,上凹槽与下凹槽共同形成的内轮廓接近热管的第三部分的外轮廓,而使得第三鳍片组的上半部及下半部紧密包覆第三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半部及下半部可以为铝挤件、铸造件或电脑数值控制加工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还包括配置一散热底板至第一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的一侧,其中散热底板接触第一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并与第一鳍片组及第三鳍片组热耦合。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的热管具有在延伸方向轴线不同且依序排列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为弯折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中,除了热管位在两端处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上配置有第一鳍片组及第二鳍片组之外,呈弯折结构以弯折连接于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上也配置第三鳍片组。因此,散热模块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而能提供更高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其通过在将第一鳍片组配置在热管的第一部分之后,先组装弯折角度精密度较高的第三鳍片组于热管的第三部分,以校正热管的第二部分的位置之后,再组装弯折角度精密度较低的第二鳍片组至第二部分,以避免热管因弯折的第三部分的弯折角度具有较大公差而发生不易安装第三鳍片组的状况。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至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散热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散热模块110热管112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16第三部分120第一鳍片组122第一沟槽130第二鳍片组132第二沟槽140第三鳍片组142上半部144上凹槽146下半部148下凹槽150散热底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其可组装出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图1至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请先参阅图1与图2,配置热管110的第一部分112至第一鳍片组120的一第一沟槽122,其中热管110包括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4及位于第一部分112与第二部分114之间的第三部分116。第三部分116呈弯折结构,用以连接第一部分112和第二部分114。图示中这三部分的关系可以视作第一部分112与第三部分116之间弯折地连接,且第二部分114与第三部分116之间弯折地连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管110的数量为多条,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热管110也可以只有一条,弯折出多排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4与第三部分116。热管110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制。这些热管110的第一部分112是热端,其会接触热源(未绘示),第二部分114是冷端,其远离热源。一具体实现中,热管110的第一部分112(热端)延伸方向与第二部分114(冷端)延伸方向虽然彼此平行但不会位于同一轴线上。在一实施例中,热管110存在多条,相邻两热管110的两第二部分11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第一部分112之间的距离。第一部分112与第二部分114之间是通过第三部分116连接,第三部分116为弯折结构,体现于图示中为第一部分112与第三部分116之间存在一弯折,第二部分114与第三部分116之间也存在一弯折。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4与第三部分116的延伸方向轴线不同;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第三部分116分别与第一部分112及第二部分114弯折地连接即可,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4的延伸方向轴线亦可相同。上述的热管110在图2的步骤中被放入第一鳍片组120的第一沟槽12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沟槽122是凹陷在第一鳍片组120上的凹槽,热管110的第一部分112可以直接放置于第一鳍片组120的第一凹槽122之后再将第一鳍片组120通过例如是焊接等方式固定热管110的第一部分112。当然,第一沟槽122也可以是不外露于第一鳍片组120表面的穿槽,第一沟槽122的形式以及第一鳍片组120与热管110的第一部分112之间可以紧迫式固定或以焊接方式固定,固定方式不以上述为限制。接着,请参阅图3,配置第三鳍片组140的上半部142至热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块,包括:热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呈弯折结构;第一鳍片组,该热管的该第一部分穿设于该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该热管的该第二部分穿设于该第二鳍片组;以及第三鳍片组,该热管的该第三部分穿设于该第三鳍片组;其中该热管、该第一鳍片组、该第二鳍片组和该第三鳍片组热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模块,包括:热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呈弯折结构;第一鳍片组,该热管的该第一部分穿设于该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该热管的该第二部分穿设于该第二鳍片组;以及第三鳍片组,该热管的该第三部分穿设于该第三鳍片组;其中该热管、该第一鳍片组、该第二鳍片组和该第三鳍片组热耦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该第一鳍片组与该第二鳍片组分别紧贴于该第三鳍片组的相对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该第三鳍片组包括可拆卸的上半部及下半部,该上半部与该下半部分别包括上凹槽及下凹槽,该上凹槽与该下凹槽于组装状态形成容纳该热管的该第三部分的空间,使得该第三鳍片组的该上半部及该下半部紧密包覆该第三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该上半部及该下半部为铝挤件、铸造件或电脑数值控制加工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底板,配置在该第一鳍片组及该第三鳍片组的同一侧,且接触该第一鳍片组及该第三鳍片组,并与该第一鳍片组及该第三鳍片组热耦合。6.一种散热模块的组装方法,包括:配置热管的第一部分至第一鳍片组的第一沟槽,其中该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顺治宁广博张志隆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