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甫在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29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补水箱、燃烧室水箱、高压水箱、燃烧室、蓄供电系统、电离室、设置在电离室和燃烧室内的活塞、与活塞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与动力输出机构相连接的发电机、由蓄供电系统供电做功的电动机、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喷入电离室内的喷水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蓄供电系统和喷水系统的控制器,发电机与蓄供电系统电连接、以将发电机发的电能存储至蓄供电系统,电离室内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当控制器控制喷水系统向电离室内喷水时,控制器控制蓄供电系统向正电极和负电极供高压、以使水电离形成电离气体膨胀做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发动机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A hybrid eng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ybrid engine, including a water supply tank, water tank, water tank, high-pressure 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chamber, storage power supply system, ioniz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ionization chamber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piston and piston connected with power output mechanism, and the power output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generator, by the accumulator power supply work for motor, the water tank is sprayed into the ionization chamber of the water spray system, and used to control the storag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prinkler system controller, generator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onnected to storage, the generators of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to storage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ioniz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ccumulator when the controller, control sprinkler system to the ionization chamber when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to control the storage controller, a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for high pressure,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water ionization Expansion work of ionized gas. The engine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has higher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汽车的发动机的燃料采用油或气,污染很大,燃料成本高。为了降低污染和使用成本,市场上出现了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动汽车,然而,纯电动的续航里程不高,油电混动汽车虽然可以解决续航问题,但汽车成本高,用户也较少,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效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其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补水箱、燃烧室水箱、高压水箱、燃烧室、蓄供电系统、电离室、设置在所述电离室和所述燃烧室内的活塞、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相连接的发电机、由所述蓄供电系统供电做功的电动机、用于将所述水箱内的水喷入所述电离室内的喷水系统、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蓄供电系统和所述喷水系统的控制器,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供电系统电连接、以将所述发电机发的电能存储至所述蓄供电系统,所述电离室内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水系统向所述电离室内喷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蓄供电系统向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供高压、以使水电离形成电离气体膨胀做功;所述燃烧室通过燃烧油或气推动其内部活塞做功,且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水箱内部,所述燃烧室的排气管经过所述燃烧室水箱,且所述燃烧室的排气管具有导热性、以将排气管内的温度传导至所述燃烧室水箱内;为了利用做功冲程完成后余下的压力,所述电离室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离室通过第一高压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气管上设有用于控制两个所述电离室导通或断开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启闭;两个所述电离室都设置在所述高压水箱内,所述高压水箱的上端设有高压气缸,两个所述电离室分别通过第二高压气管与所述高压气缸相连通,两个所述电离室内的高压高温电离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高压气缸向所述高压水箱提供压力,所述第二高压气管设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启闭;所述补水箱和所述燃烧室水箱之间设有第一补水管路,所述燃烧室水箱和所述高压水箱之间设有第二补水管路和第三补水管路,所述第三补水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当所述燃烧室水箱大于所述高压水箱的水压时,所述单向阀导通。优选地,所述电离室的排气管穿过所述燃烧室水箱和所述补水箱内部,且所述电离室的排气管具有导热性、以将排气管内的温度传导至所述燃烧室水箱和所述补水箱内。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高压水箱和所述补水箱内部的部分的外壁设有散热翅片。优选地,还包括通过所述排气管内的高压气体驱动的辅助发电机,所述辅助发电机与所述蓄供电系统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正电极为伸入于所述电离室内的电极棒,所述负电极为所述电离室的内壁。优选地,所述高压水箱内设有用于加速内部水循环的第一循环泵。优选地,所述第一补水管路和所述第二补水管路上,分别沿所述补水箱向所述燃烧室水箱和沿所述燃烧室水箱向所述高压水箱的补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水位开关。优选地,所述燃烧室水箱内设有用于加速内部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主要采用水、电、油或气作为能源,上述蓄供电系统为既能蓄电也能向电动机的系统,当蓄电池电能用尽时可用燃烧室或电离室的动能输出接入的发电机为本系统充电,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电时,能够使电动机产生动能,进而驱动车辆。蓄供电系统还能够向电离室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放电产生高压,电离室高正负极与电离室相接部位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整机带电或短路。而喷水系统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喷入到电离室内,喷水系统向水箱内喷水时,蓄供电系统向正电极和负电极供高压,使水电离产生电离气体,温度能够升高至六千度左右,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同时膨胀推动活塞对外进行动力输出,一部分发电,产生的电能存储在蓄供电系统内继续循环使用,另一部分直接动能输出、以驱动车辆。同时,燃烧室水箱内的燃烧室能够燃烧油或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以驱动车辆。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动力发动机,能够将燃烧室做工后散于燃烧室外的热能、做功后散于电离室外的热能、以及排出燃烧室和电离室外没利用的热能都利用上,以水冷方式回收利用,且电离室不是直接用气体驱动输出动能,而是进入电离室电离后使其再次产生高温,与下一次冲程的输入的水共享一电离室,既可推动活塞做功,又可产生更多的热能,为下一次做功所用,热能以同样方式再次回收利用,循环下去,虽然电离水蒸气还需电能,但经过热能回收后的水蒸气的热能与输出设备外的水蒸气的热能接近相等,这样电能做功后的大部份热能就会被多次利用,高效的利用热能,而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只利用了第一次热能膨胀做功,它大幅度提高了电的利用率,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另外,它可以将第一电离室做功冲程完成后余下的压力传至第二电离室,也可将第二电离室做功冲程完成后余下的压力传至第一电离室,完成压力传递后才打开排气开关排气,这样既可将动能与热能传给电离室,又可节省来自高压气缸的压力,保证高压气缸的压力了无论何时都高于电离室做功冲程完成时的压力,使电能做功刚开始就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水蒸气,电离后产生的热能与动能就会非常高,而输入的电能则变化不大,还有可能减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合动力发动机示意图;图2-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动机工作各个步骤示意图;图10-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补水箱向燃烧室水箱、以及燃烧室水箱向高压水箱补水各个步骤示意图。图中:第一电离室—11、第二电离室—12、补水箱—13、高压水箱—14、第一高压气管—15、第一控制阀—16、第一电离室的喷水系统—17、第二电离室的喷水系统—18、正电极—19、负电极—20、第一电离室的排气管—21、第二电离室的排气管—22、辅助发电机—23、高压气缸—24、液位开关—25、第一循环泵—26、蓄供电系统—27、第一阀门—28、第二阀门—29、第三阀门—30、旁通管路—31、水位开关—32、燃烧室—33、燃烧室水箱—34、第一补水管路—35、第二补水管路—36、第三补水管路—37、单向阀—38、第二循环泵—39。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其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的效果。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补水箱13、燃烧室水箱34、高压水箱14、燃烧室33、两个电离室,两个电离室通过第一高压气管15相连通,第一高压气管15上设有用于控制两个电离室导通或断开的第一控制阀16,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控制阀16的启闭。为了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箱、燃烧室水箱、高压水箱、燃烧室、蓄供电系统、电离室、设置在所述电离室和所述燃烧室内的活塞、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相连接的发电机、由所述蓄供电系统供电做功的电动机、用于将所述水箱内的水喷入所述电离室内的喷水系统、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蓄供电系统和所述喷水系统的控制器,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供电系统电连接、以将所述发电机发的电能存储至所述蓄供电系统,所述电离室内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水系统向所述电离室内喷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蓄供电系统向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供高压、以使水电离形成电离气体膨胀做功;所述燃烧室通过燃烧油或气推动其内部活塞做功,且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水箱内部,所述燃烧室的排气管经过所述燃烧室水箱,且所述燃烧室的排气管具有导热性、以将排气管内的温度传导至所述燃烧室水箱内;为了利用做功冲程完成后余下的压力,所述电离室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离室通过第一高压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气管上设有用于控制两个所述电离室导通或断开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启闭;两个所述电离室都设置在所述高压水箱内,所述高压水箱的上端设有高压气缸,两个所述电离室分别通过第二高压气管与所述高压气缸相连通,两个所述电离室内的高压高温电离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高压气缸向所述高压水箱提供压力,所述第二高压气管设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启闭;所述补水箱和所述燃烧室水箱之间设有第一补水管路,所述燃烧室水箱和所述高压水箱之间设有第二补水管路和第三补水管路,所述第三补水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当所述燃烧室水箱大于所述高压水箱的水压时,所述单向阀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箱、燃烧室水箱、高压水箱、燃烧室、蓄供电系统、电离室、设置在所述电离室和所述燃烧室内的活塞、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相连接的发电机、由所述蓄供电系统供电做功的电动机、用于将所述水箱内的水喷入所述电离室内的喷水系统、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蓄供电系统和所述喷水系统的控制器,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供电系统电连接、以将所述发电机发的电能存储至所述蓄供电系统,所述电离室内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水系统向所述电离室内喷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蓄供电系统向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供高压、以使水电离形成电离气体膨胀做功;所述燃烧室通过燃烧油或气推动其内部活塞做功,且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水箱内部,所述燃烧室的排气管经过所述燃烧室水箱,且所述燃烧室的排气管具有导热性、以将排气管内的温度传导至所述燃烧室水箱内;为了利用做功冲程完成后余下的压力,所述电离室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离室通过第一高压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气管上设有用于控制两个所述电离室导通或断开的第一控制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启闭;两个所述电离室都设置在所述高压水箱内,所述高压水箱的上端设有高压气缸,两个所述电离室分别通过第二高压气管与所述高压气缸相连通,两个所述电离室内的高压高温电离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高压气缸向所述高压水箱提供压力,所述第二高压气管设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甫在
申请(专利权)人:杨甫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