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17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包括圆筒形槽体、位于所述槽体内的圆筒形阳极室和电解质;所述槽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和电解液进口,在所述槽体下部还设有布满通孔的隔板,该隔板设置在槽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阳极室有底无盖,其侧面和底面布满通孔,其置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槽体横截面、隔板、阳极室横截面的圆心位置重合;在所述槽体的内壁固定设有金属片作为阴极;电解时,将金属废料投入阳极室作为阳极,阳极室中间插入导电棒接电源正极,金属片接电源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槽可直接回收利用金属二次资源,其采用圆筒形阳极室,有效利用阳极面积,提高电解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铜、锡、锌等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

A new type of electrolyzer for recovering two resources of metal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ovel electrolytic tank two recycling of metal resources, including cylindrical tank, located in the cylindrical anode chamber of the tank body and the electrolyte;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electrolyte and electrolyte export import,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baffle hole, the the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groove; the anode chamber bottom cover, the side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placed on the partition, and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trough body overlap cross section, separator, the anode chamber cross secti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ank is fixed with a metal sheet as cathode; during electrolysis, the metal waste into the anode chamber as the anode, the anode chamber is inserted into the middle of the condu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supply cathode, sheet metal cathode of a power supply. The electrolyzer can be directly recycled metal two resources,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cylindrical anode chamber, the anode area, improve the electrolysis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recovery of copper, tin and zinc resource two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金属的生产过程可分为原生金属的生产和再生金属的生产。原生金属生产的原料来源是矿产资源,再生金属生产的原料来源是废旧金属等二次资源。然而,矿产资源经过长期的开采已日益匮乏,矿产原料短缺的矛盾日趋突出。此外,原生金属的生产过程由于原矿成分复杂、品位较低而导致生产流程长、工序多,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等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与之相比,再生金属的生产不仅能够缓解矿产资源的紧缺,而且具有建厂占地少、流程短、污染少的优点。因此,在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利用二次资源生产再生金属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冶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再生金属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化学冶金。火法冶金一般用于处理主金属品位高的优质二次资源,处理量大,但存在能耗高、投资大、污染大等不足;湿法冶金可用于处理低品位的资源,但也有反应速率较慢、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而相比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电化学冶金回收纯金属二次资源具有工艺路线短、成本低、污染小、易于操作等特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以二次资源为原料、不经过熔炼和药剂浸出而直接进行电解的新设备,以加强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目前的电解槽大多为方形结构,其缺点是电解槽容积大,但有效容积小,电流效率低,电能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其实现了对金属二次资源的直接回收利用,并且该电解槽采用圆形阳极室,突破传统电解槽的方形结构,可有效利用阳极面积,提高电解效率,适用于铜、锡、锌等废旧金属的电解回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其关键在于:包括圆筒形槽体、位于所述槽体内的圆筒形阳极室和电解质;所述槽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和电解液进口,在所述槽体下部还设有布满通孔的隔板,该隔板设置在槽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阳极室有底无盖,其侧面和底面布满通孔,其置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槽体横截面、隔板、阳极室横截面的圆心位置重合;在所述槽体的内壁固定设有金属片作为阴极;电解时,将金属废料投入阳极室作为阳极,阳极室中间插入导电棒接电源正极,金属片接电源负极。进行电解时,将金属废料切割、打包成合适的形状投入阳极室内作为阳极,阳极室中间插入导电棒,导电棒接电源正极。槽体的内壁面固定金属片作为阴极,金属片接电源负极,阳极室外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即为极距。电解液采用下进上出的循环方式,隔板上布满通孔,有利于电解液的流通和电解质的传输。然后,通电进行电解,金属在阴极析出并收集,即可完成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解槽可实现金属二次资源的直接回收利用,省去耗能高的阳极熔铸工序,亦不需采用试剂消耗量大的湿法浸出工序,仅仅采用简单的切割、打包处理金属二次资源,即可投入电解槽进行电解。阳极室大小可根据工艺进行调整,满足不同金属电解时极距的调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金属二次资源直接回收利用的电解槽,并且该电解槽突破了传统电解槽的方形结构,采用圆筒形阳极室,可有效利用阳极面积,提高电解效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铜、锡、锌等金属废料的二次资源的回收,对于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电解液进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壁面上设有凸出内壁面的支撑部件,所述隔板置于该支撑部件上。隔板为活动式,便于清理和维修。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还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呈漏斗形结构,其与圆筒形槽体底部一体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出口端设有阀门。当阴极析出的金属到达一定量时,定期刮粉,使金属从阴极脱落,进入收集槽,在收集槽的导向作用下通过阀门放出,完成金属的收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解槽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解槽的阳极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隔板安装在槽体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槽体;2-收集槽;3-阀门;4-隔板;5-电解液进口;6-电解液出口;7-阳极室;8-支撑部件;9-导电棒;10-金属片;11-金属废料;12-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包括圆筒形槽体1、位于所述槽体1内的圆筒形阳极室7和电解质;所述槽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6和电解液进口5,在所述槽体下部还设有布满通孔的隔板4,该隔板4设置在槽体1的整个横截面;所述阳极室7有底无盖,其侧面和底面布满通孔,其置于所述隔板4上,且所述槽体1横截面、隔板4、阳极室7横截面的圆心位置重合;在所述槽体1的内壁固定设有金属10片作为阴极;电解时,将金属废料11投入阳极室7作为阳极,阳极室中间插入导电棒9接电源正极,金属片10接电源负极。进行电解时,将金属废料切割、打包成合适的形状投入阳极室7作为阳极,阳极室7中间插入导电棒9,导电棒9通过导线12接电源正极。槽体1的内壁面固定金属片10作为阴极,金属片10通过导线12接电源负极,阳极室7外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即为极距。电解液采用下进上出的循环方式,隔板4上布满通孔,有利于电解液的流通和电解质的传输。通电进行电解后,金属在阴极析出并收集,即可完成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所述隔板4位于所述电解液进口5上方。所述槽体内壁面上设有凸出内壁面的支撑部件8,所述隔板4置于该支撑部件8上。隔板为活动式,便于清理和维修。所述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还设有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呈漏斗形结构,其与圆筒形槽体1底部一体连接,所述收集槽2的出口端设有阀门3。当阴极析出的金属到达一定量时,定期刮粉,使金属从阴极脱落,进入收集槽2,在收集槽的导向作用下通过阀门排出,从而完成金属的收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解槽可实现金属二次资源的直接回收利用,省去耗能高的阳极熔铸工序,亦不需采用试剂消耗量大的湿法浸出工序,仅仅采用简单的切割、打包处理金属二次资源,即可投入电解槽进行电解。阳极室大小可根据工艺进行调整,满足不同金属电解时极距的调整。本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电解槽的方形结构,采用圆筒形阳极室,可有效利用阳极面积,提高电流效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铜、锡、锌等金属废料的二次资源的回收,对于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槽体、位于所述槽体内的圆筒形阳极室和电解质;所述槽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和电解液进口,在所述槽体下部还设有布满通孔的隔板,该隔板设置在槽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阳极室有底无盖,其侧面和底面布满通孔,其置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槽体横截面、隔板、阳极室横截面的圆心位置重合;在所述槽体的内壁固定设有金属片作为阴极;电解时,将金属废料投入阳极室作为阳极,阳极室中间插入导电棒接电源正极,金属片接电源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回收金属二次资源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槽体、位于所述槽体内的圆筒形阳极室和电解质;所述槽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电解液出口和电解液进口,在所述槽体下部还设有布满通孔的隔板,该隔板设置在槽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阳极室有底无盖,其侧面和底面布满通孔,其置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槽体横截面、隔板、阳极室横截面的圆心位置重合;在所述槽体的内壁固定设有金属片作为阴极;电解时,将金属废料投入阳极室作为阳极,阳极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娟夏文堂尹建国袁晓丽向小艳杨文强周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