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辅助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86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即使是托架的刚性高的情况下也能将驱动单元稳定地安装到托架上。驱动单元的壳体包含第一悬架凸台以及第二悬架凸台。第一悬架凸台以及第二悬架凸台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被配置于托架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一螺栓被紧固到第一悬架凸台。第一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第一侧板的孔。在第二悬架凸台形成有插入孔。插入孔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朝向第二侧板开口。筒部件被嵌入到插入孔并配置为能够在插入孔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在筒部件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螺纹槽与形成于第二螺栓的外周面的螺纹牙啮合。第二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第二侧板的孔。

Electric auxiliary bicy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auxiliary bicycle. The driving unit can be stably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even if the bracket has high rigidity. The housing of the drive unit includes a first suspension boss and a second suspension boss. The first suspension boss and the second suspension boss are disposed between the first side plate of the bracket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The first bolt is fastened to the first suspension boss. The first bolt is inserted from the outer side into the hole formed in the first side plate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An insertion hole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suspension boss. The insertion hole extends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and opens toward the second side plate. The cylinder member is embedded into the insertion hole and is configured to slide in the direction extending from the insertion hole. Thread grooves are formed on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barrel parts. The thread groove is meshed with the thread tooth form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bolt. The second bolt is inserted from the outside into the hole formed on the second side plate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辅助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辅助自行车,详细地,涉及具有安装于车身框架的驱动单元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能够简单地适用的交通工具而不管男女老少正在广泛地普及。近年来,通过马达的驱动力对骑车人的踏板踏力进行辅助的电动辅助自行车正在普及。这样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例如被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62679号公报公开。在上述公报中,电动辅助自行车具备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含曲轴。在曲轴上经由臂而安装踏板。驱动单元被安装在配置于车身框架的下端的托架上。在上述公报中,托架包含上板和一对侧板。一对侧板的每个从上板向下方延伸。驱动单元具有悬架凸台。悬架凸台被配置在一对侧板间。在一对侧板的每个上形成有孔。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一个侧板的孔中。螺栓贯穿悬架凸台,并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从内侧插入到形成于另一侧板的孔。针对螺栓的前端部分安装螺母。由此,驱动单元被安装于托架。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62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述那样,在将驱动单元安装于托架的情况下,需要将驱动单元具有的悬架凸台插入到一对侧板间。因此,在一对侧板的每个与悬架凸台之间形成很小的间隙。如上述那样,在将驱动单元安装于托架的情况下,利用螺栓的紧固力使一对侧板以上述的间隙量发生变形。通过将一对侧板紧贴到驱动单元的状态下进行紧固,来确保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强度。本专利技术人等考虑对在例如竞赛那样苛刻的情况下使用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用提高托架的刚性,并提高驱动单元向车身框架的安装强度。但是,当较高地提高托架的刚性时,难以使一对侧板足够地变形。因此,难以通过一对侧板较强地夹入驱动单元。其结果是,有可能降低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即使是托架的刚性高的情况下也能将驱动单元稳定地安装到托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身框架以及驱动单元。后轮与前轮比位于车辆的后方。车身框架支承前轮以及后轮。驱动单元被安装于车身框架。驱动单元产生被传递给后轮的驱动力。驱动单元包含壳体和曲轴。曲轴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贯穿壳体而配置。车身框架包含托架。在托架安装有驱动单元。托架包含上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上板连接。第二侧板与上板连接。第二侧板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第一侧板分离开。壳体包含第一悬架凸台以及第二悬架凸台。第一悬架凸台以及第二悬架凸台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被配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一螺栓被紧固到第一悬架凸台。第一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第一侧板的孔。在第二悬架凸台上形成有插入孔。插入孔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朝向第二侧板开口。电动辅助自行车还包括筒部件。筒部件被嵌入到插入孔并配置为能够在插入孔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在筒部件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螺纹槽。螺纹槽与形成于第二螺栓的外周面的螺纹牙啮合。第二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第二侧板的孔。通过第一螺栓被拧紧,壳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朝向第一侧板移动。其结果是,壳体被推到第一侧板上。通过第二螺栓被拧紧,筒部件向从插入孔脱出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是,筒部件被推到第二侧板上。在上述电动辅助自行车中,即使是托架的刚性高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将驱动单元安装于托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右侧视图;图2是驱动单元的右侧视图;图3是驱动单元的左侧视图;图4是对安装于托架的驱动单元进行放大示出的右侧视图;图5是示出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图6A是用于说明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方法的工序图,是示出在托架具有的一对侧板间配置有驱动单元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B是用于说明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方法的工序图,是示出通过左侧的螺栓被拧紧而驱动单元与左侧的侧板相接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C是用于说明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方法的工序图,是示出通过右侧的螺栓被拧紧而筒部件与右侧的侧板相接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构造的应用例的截面图;图8A是用于说明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方法的工序图,是示出在托架具有的一对侧板间配置驱动单元并且在右侧的侧板上安装有筒部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8B是用于说明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方法的工序图,是示出驱动单元被筒部件与左侧的侧板夹持的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于用于提高驱动单元向车身框架的安装强度的构造进行了讨论。其结果是,得到了以下的见解。在将驱动单元经由托架安装到车身框架的情况下,需要将驱动单元具有的悬架凸台插入到托架具有的一对侧板间。为此,在一对侧板的每个与悬架凸台之间必须形成有若干的间隙。在将驱动单元安装在托架的状态下,当形成有这样的间隙时,通过贯穿悬架凸台而配置的螺栓,驱动单元只是被悬浮起。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充分确保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强度。因此,考虑利用螺栓和螺母通过一对侧板来夹入驱动单元,由此确保驱动单元对托架的安装强度。具体地,利用螺栓的紧固力而使一对侧板的每个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朝向内侧以上述间隙量发生变形,在将一对侧板贴紧到驱动单元的状态下进行紧固。由此,能够确保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强度。本专利技术人等考虑在如上述那样的构造的托架中当想要进一步提高驱动单元对车身框架的安装强度时提高托架其本身的刚性。例如考虑通过调整托架的形状、材质、厚度等来大大提高一对侧板的刚性。但是,在该情况下,难以通过利用螺栓的紧固力而使一对侧板变形来在将一对侧板紧贴到驱动单元的状态下进行紧固。因此,有可能无法充分确保将驱动单元安装到托架的安装强度。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于即使是托架的刚性高的情况也能够将驱动单元稳定地安装到托架的构造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且,着眼于螺钉的特性来进一步进行讨论。其结果是,实现完成本专利技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不再重复对该部件的说明。[电动辅助自行车]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辅助自行车10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电动辅助自行车10的简略构成的右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分别表示从落座于电动辅助自行车10的鞍座18的骑车人观察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方,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方。电动辅助自行车10包括车身框架12、前轮14F、后轮14R、车把16、鞍座18、驱动单元20以及电池单元26。车身框架12包含头管121、上管122、下管123、座管124以及托架125。头管121被配置于车身框架12的前部,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竖管27被旋转自如地插入到头管121。在竖管27的上端固定有车把16。在竖管27的下端固定有前叉28。前轮14F以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前叉28的下端。即,前轮14F经由竖管27以及前叉28被车身框架12支承。上管122被配置于头管121的后方,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上管122的前端与头管121连接。上管122的后端与座管124连接。下管123被配置于头管121的后方,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下管123被配置于上管122的下方。下管123的前端与头管121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管123的前端部也被与上管122的前端部连接。下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辅助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所述后轮与所述前轮比位于车辆的后方;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支承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被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并产生被传递给所述后轮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单元包含壳体以及在车辆的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壳体而配置的曲轴,所述车身框架包含安装所述驱动单元的托架,所述托架包含上板、与所述上板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配置为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侧板离开并与所述上板连接的第二侧板,所述壳体包含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悬架凸台和第二悬架凸台,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孔的第一螺栓被紧固在所述第一悬架凸台,在所述第二悬架凸台形成有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开口的插入孔,所述电动辅助自行车还包括筒部件,所述筒部件被嵌入到所述插入孔,并能够在所述插入孔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在所述筒部件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螺纹牙啮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牙形成于第二螺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孔中,通过所述第一螺栓被拧紧,所述壳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移动,所述壳体被推到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被拧紧,所述筒部件向从所述插入孔脱出的方向移动,所述筒部件被推到所述第二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8 JP 2016-0914701.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所述后轮与所述前轮比位于车辆的后方;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支承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被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并产生被传递给所述后轮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单元包含壳体以及在车辆的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壳体而配置的曲轴,所述车身框架包含安装所述驱动单元的托架,所述托架包含上板、与所述上板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配置为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侧板离开并与所述上板连接的第二侧板,所述壳体包含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悬架凸台和第二悬架凸台,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孔的第一螺栓被紧固在所述第一悬架凸台,在所述第二悬架凸台形成有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开口的插入孔,所述电动辅助自行车还包括筒部件,所述筒部件被嵌入到所述插入孔,并能够在所述插入孔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在所述筒部件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螺纹牙啮合的螺纹槽,所述螺纹牙形成于第二螺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螺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孔中,通过所述第一螺栓被拧紧,所述壳体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移动,所述壳体被推到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被拧紧,所述筒部件向从所述插入孔脱出的方向移动,所述筒部件被推到所述第二侧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所述壳体包含第一壳体部件以及被配置在相比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位置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一悬架凸台横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而形成,所述第二悬架凸台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所述壳体包含第一壳体部件以及被配置在相比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位置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一悬架凸台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所述第二悬架凸台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所述第一螺栓通过被形成在所述第一悬架凸台的螺孔而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悬架凸台。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野恭规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