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良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64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为内壳(1.1)与外壳(1.2),所述内壳(1.1)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有传送室(1.1.1)、研磨室(1.1.2)和分料室(1.1.3),所述内壳(1.1)的内部设有研磨刀(4),所述研磨刀(4)依次设有传送段(4.1)、研磨段(4.2)和延伸段(4.3),所述传送室(1.1.1)、研磨室(1.1.2)与传送段(4.1)、研磨段(4.2)之间设有用于断料后推出研磨室中研磨球的推筒(5)和与传送段(4.1)上的螺纹相配合以控制推筒(5)在内壳(1.1)内沿轴向往复移动的开关组件(6),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平放置、生产效率高且设备中不会有物料滞留的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球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研磨球的加工设备大多数是采用竖直放置的球形设备,这种设备在加工研磨球时先要将胚料投入到设备中,而后再启动设备对胚料进行研磨,同时因为加工胚料的移动性小,大小不一,容易出现加工成型难的问题,往往要进行长时间的研磨,从而造成了球形设备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还有一些水平放置的研磨球设备,但这类设备在加工成型结束后往往会有胚料滞留在设备中,不易取出,造成了生产的浪费,同时影响了下一批研磨球的加工,所以该类的研磨球设备虽然生产的速率高,但也因为浪费大而无法被厂家认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放置、生产效率高且设备中不会有物料滞留的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内壳与外壳,所述内壳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有传送室、研磨室和分料室,所述内壳轴线两端的外壳上设有同轴的轴承座和驱动机构,所述分料室上方的外壳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研磨刀,所述研磨刀的一端与驱动机构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研磨刀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研磨刀从驱动机构端到轴承座端依次设有传送段、研磨段和延伸段,所述传送段位于传送室中,所述研磨段位于研磨室中,所述延伸段位于分料室中,所述传送室、研磨室与传送段、研磨段之间设有用于断料后推出研磨室中研磨球的推筒和与传送段上的螺纹相配合以控制推筒在内壳内沿轴向往复移动的开关组件,所述推筒轴向上依次设有接料段、推料段和成形段,所述接料段与推料段位于传送室中,所述成形段的一端位于研磨室中,所述成形段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室中,所述接料段为弧形柱且弧形柱的开口朝向进料口,所述接料段弧形柱的两侧棱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倒角,所述推筒的外径与内壳的内径相等,所述研磨段的外径、传送段上的螺纹外径、接料段的内径、推料段的内径四者相等且小于成形段的内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与传送段上的螺纹相配合以控制推筒在内壳内往复移动的连接柱和用于控制连接柱与传送段上螺纹配合的开关,所述接料段的端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便于推筒更快速地复位,所述接料段设有用于供连接柱移动的侧孔,所述内壳上设有用于供开关和连接柱通过的通孔。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备正常运转时,可获得表面光滑的研磨球,在设备断料后通过开关组件对推筒的控制,使推筒在断料后受传送段的螺纹作用移动,从而推动胚料继续移动,达到研磨的效果,而后排出研磨室,移动到分料室中,避免了设备在断料后胚料滞留在设备里不易排出的现象,同时还避免从进料口进来的胚料堆积在侧棱上,造成胚料的浪费,c通过弹性绳的作用可以在推筒在复位运动开始时使移动柱快速与传送段上的螺纹相抵,便于受螺纹的作用复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壳下端设有导向槽,所述推筒的下方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以使推筒进行轴向移动的导向块,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保证推筒受导向块和导向槽的作用沿轴向运动,更加快速有效的完成排出研磨室中研磨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侧孔为台阶通孔,所述连接柱包括用于与传送段上的螺纹配合的移动柱和用于与开关相抵的移动块,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移动柱和移动块的连接处相抵,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侧孔的台阶面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推筒在复位过程中,当连接柱抵达内壳上的通孔时,受弹片作用,连接柱自动弹出,使移动柱与传送段的螺纹配合解除,从而推筒停止移动,不需要停止研磨刀的转动来停止推筒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接料段与推料段的内壁半径与成形段的内壁半径差值等于成品研磨球的直径,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保证研磨球在最后成型时大小相等,使得研磨球的品质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常研磨工作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I处结构开关打开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I处结构开关关闭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推筒工作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1.1、内壳,1.1.1、传送室,1.1.1.1、通孔,1.1.2、研磨室,1.1.3、分料室,1.1.4、导向槽,1.2、外壳,1.2.1、进料口,2、轴承座,3、驱动机构,4、研磨刀,4.1、传送段,4.2、研磨段,4.3、延伸段,5、推筒,5.1、接料段,5.1.1、倒角,5.2、推料段,5.3、成形段,5.4、导向块,5.5、侧孔,6、开关组件,6.1、连接柱,6.1.1、移动柱,6.1.2、移动块,6.2、开关,6.3、弹片,7、弹性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设在壳体1内部的研磨刀4、用于提供研磨刀4动力的驱动机构3和用于防止断料后物料滞留的推筒5、开关组件6。壳体1分为内壳1.1与外壳1.2、内壳1.1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有传送室1.1.1、研磨室1.1.2和分料室1.1.3,在内壳1.1轴线两端的外壳1.2上设有同轴的轴承座2和驱动机构3,在分料室1.1.3上方的外壳1.2上设有进料口1.2.1,传送室1.1.1的另一端与外壳1.2设有间隙,且该端的外壳1.2上连接有驱动机构3,传送室1.1.1的侧边设有供开关6.2通过的通孔1.1.1.1;分料室1.1.3的一端与研磨室1.1.2相连,分料室1.1.3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外壳1.2相抵,在该端壳体1上设有用于支撑研磨刀4的轴承座2和轴承,分料室1.1.3的下端设有用于分离研磨球和研磨粉的分离器,分离后的研磨球从轴承座2下方的研磨球出料口排出,分离后的研磨粉从通过分离器排到集粉室中,在研磨室1.1.2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推筒5上的导向块5.4相配合的导向槽1.1.4,可以使推筒5沿导向槽1.1.4方向移动,其中导向槽1.1.4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导向块5.4的设计位置来确定,并不是一定要设置在研磨室1.1.2的下端。研磨刀4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一端与驱动机构3相连,另一端与轴承座2相连,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使研磨刀4进行旋转,研磨刀4从驱动机构3端至轴承座2端依次分为用于传送胚料的传送段4.1、用于研磨胚料的研磨段4.2和用于支撑研磨刀4的延伸段4.3,传送段4.1与研磨段4.2的外径相等,在传送段4.1的端部设有与驱动机构3上驱动轴相配合的连接孔,传送段4.1上的螺纹与研磨段4.2之间设有间隙,使移动柱6.1.1移动到螺纹末端时不再受螺纹转动作用而轴向移动。推筒5轴线方向上分为三段,依旧是接料段5.1、推料段5.2、成形段5.3,推筒5与壳体1采用间隙配合,该配合间隙可保证推筒5在壳体1内移动,又可避免胚料进入推筒5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内;接料段5.1和推料段5.2与研磨刀4的传送段4.1和研磨段4.2采用间隙配合,该配合间隙可保证推筒5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受研磨刀4的影响,又可保证研磨刀4在可在推筒5内部转动,同时可避免胚料通过推筒5和研磨刀4的间隙,避免造成传送糠米和推动糠米的效率降低的现象,成形段5.3的内径比接料段5.1和推料段5.2的内径要大,半径的差值等于所需研磨球的直径,这样可以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为内壳(1.1)与外壳(1.2),所述内壳(1.1)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有传送室(1.1.1)、研磨室(1.1.2)和分料室(1.1.3),所述内壳(1.1)轴线两端的外壳(1.2)上设有同轴的轴承座(2)和驱动机构(3),所述分料室(1.1.3)上方的外壳(1.2)上设有进料口(1.2.1),所述内壳(1.1)的内部设有研磨刀(4),所述研磨刀(4)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研磨刀(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2)转动连接,所述研磨刀(4)从驱动机构(3)端到轴承座(2)端依次设有传送段(4.1)、研磨段(4.2)和延伸段(4.3),所述传送段(4.1)位于传送室(1.1.1)中,所述研磨段(4.2)位于研磨室(1.1.2)中,所述延伸段(4.3)位于分料室(1.1.3)中,所述传送室(1.1.1)、研磨室(1.1.2)与传送段(4.1)、研磨段(4.2)之间设有用于断料后推出研磨室中研磨球的推筒(5)和与传送段(4.1)上的螺纹相配合以控制推筒(5)在内壳(1.1)内沿轴向往复移动的开关组件(6),所述推筒(5)轴向上依次设有接料段(5.1)、推料段(5.2)和成形段(5.3),所述接料段(5.1)与推料段(5.2)位于传送室(1.1.1)中,所述成形段(5.3)的一端位于研磨室(1.1.2)中,成形段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室(1.1.1)中,所述接料段(5.1)为弧形柱且弧形柱的开口朝向进料口(1.2.1),所述接料段(5.1)弧形柱的两侧棱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倒角(5.1.1),所述推筒(5)的外径与内壳(1.1)的内径相等,所述研磨段(4.2)的外径、传送段(4.1)上的螺纹外径、接料段(5.1)的内径、推料段(5.2)的内径四者相等且小于成形段(5.3)的内径,所述开关组件(6)包括与传送段(4.1)上的螺纹相配合以控制推筒(5)在内壳(1.1)内往复移动的连接柱(6.1)和用于控制连接柱(6.1)与传送段(4.1)上螺纹配合的开关(6.2),所述接料段(5.1)的端部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性绳(7),所述弹性绳(7)便于推筒(5)更快速地复位,所述接料段(5.1)设有用于供连接柱(6.1)移动的侧孔(5.5),所述内壳(1.1)上设有用于供开关(6.2)和连接柱(6.1)通过的通孔(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研磨球的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为内壳(1.1)与外壳(1.2),所述内壳(1.1)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有传送室(1.1.1)、研磨室(1.1.2)和分料室(1.1.3),所述内壳(1.1)轴线两端的外壳(1.2)上设有同轴的轴承座(2)和驱动机构(3),所述分料室(1.1.3)上方的外壳(1.2)上设有进料口(1.2.1),所述内壳(1.1)的内部设有研磨刀(4),所述研磨刀(4)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研磨刀(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2)转动连接,所述研磨刀(4)从驱动机构(3)端到轴承座(2)端依次设有传送段(4.1)、研磨段(4.2)和延伸段(4.3),所述传送段(4.1)位于传送室(1.1.1)中,所述研磨段(4.2)位于研磨室(1.1.2)中,所述延伸段(4.3)位于分料室(1.1.3)中,所述传送室(1.1.1)、研磨室(1.1.2)与传送段(4.1)、研磨段(4.2)之间设有用于断料后推出研磨室中研磨球的推筒(5)和与传送段(4.1)上的螺纹相配合以控制推筒(5)在内壳(1.1)内沿轴向往复移动的开关组件(6),所述推筒(5)轴向上依次设有接料段(5.1)、推料段(5.2)和成形段(5.3),所述接料段(5.1)与推料段(5.2)位于传送室(1.1.1)中,所述成形段(5.3)的一端位于研磨室(1.1.2)中,成形段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室(1.1.1)中,所述接料段(5.1)为弧形柱且弧形柱的开口朝向进料口(1.2.1),所述接料段(5.1)弧形柱的两侧棱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倒角(5.1.1),所述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